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你想過動物的行為也可以預言人類的未來嗎?今天要講的這個實驗,絕對會讓你大開眼界。

1968年,美國一個名叫約翰·卡爾宏(John B。 Calhoun)的生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將8只(4公4母)老鼠被放到一個可容納3840只老鼠的大盒子裡。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盒子裡放著老鼠生活中所需要的食物、水,併為它們遮蔽了陷阱、疾病以及氣候變化等問題。

唯一的不足就是它們生活空間受到限制。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在實驗開始之前,這4對老鼠一定認為它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老鼠,但它們想不到的是:僅兩年之後,它們製造了一場大災難,導致自己和子孫後代全數滅亡。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請往下看。

剛開始,一切都正常,老鼠數量每55天就繁殖增長一倍,

然而到了315 天,數量到達620只時,情況發生了變化。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先是老鼠增長顯著下降,變成每145天增加一倍,但最可怖的是,老鼠的行為變得混亂不堪:

公鼠不再執行傳宗接代的任務,而是開始搶奪地盤互相廝殺,戰敗的公鼠就會失去社會地位,最終只能選擇逃避社交;

一旦公鼠不能保護家庭,母鼠就要挺身而出參與暴力捍衛權益,以致於母親無法傾心照顧孩子,甚至將未斷奶的小鼠驅逐出門;

而小鼠呢,先是被父親拋棄,然後被母親拋棄,最後因為沒有爸爸媽媽教育,它們根本不知道怎麼做一隻正常的老鼠,最終被社會拋棄。

但上一代的攻擊、迴避等壞行為,則被傳遞了下去……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到了600天的時候,

它們的社會體系完全崩壞,行為徹底淪喪:

幼鼠死亡率高達96%,同類相吃,媽媽吃小孩,公鼠互相交配,選擇逃避社會的老鼠成了“宅男”,等大家睡覺後才出來活動吃東西,它們不參與任何活動,包括求偶交配;

而新一代的老鼠呢,由於沒有交配、養育或社會角色的概念,他們將所有的時間用來進食、睡覺和梳理毛髮,被稱為“美麗的人”。

等到最後一隻幼崽誕下後,母鼠們便完全停止了生育,老鼠數量下降至滅絕。

這個實驗叫做

"老鼠烏托邦"

約翰·卡爾宏認為這是人類社會的隱喻:

一旦人口過剩,競爭和壓力將使社會體系崩潰。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約翰·卡爾宏

果真如此麼?

不如先讓我們來看看社會現狀與實驗之間的相似之處。

1

想必大家都聽過宅男、繭居族、啃老族等名詞。

這類人有共同的特徵,就是懼怕社交,失去與人互動的能力,他們可以整個星期甚至是整個月不出門,陪伴他們的只有電腦和手機。

網上曾有一則新聞,說的是

一名擁有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碩士學位的青年,畢業回國後整整7年,除了玩遊戲便是睡覺。

而他的生活開支,全由患有尿毒症的老母親供給。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一切似乎都和“烏托邦”環境中的老鼠一樣,這些人對外面的世界漠視,對身邊的人關注度很低。

他們只關心自己,其他人和事在他們看來都好煩好累。

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來自學業、感情或工作上的挫敗,所以選擇逃避現實的不快,沉浸在虛擬世界裡,幻想著自己是遊戲主角。

在他們看來,網路給了他們求生意志,而現實卻給了他們絕望。

許多父母無奈之下,乾脆自我安慰:孩子能健康平安就好,哪管他對未來有什麼追求呢?

但即使他們從房間裡走出來,父母的驕縱也讓他們失去了承擔的勇氣。

他們不會做全職工作,更不會參與長期僱傭關係,上一輩的奮鬥精神在他們身上消失殆盡。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在深圳有一群“三和大神”,工作一天玩三天

當然,這些人永遠成不了社會主流,他們只是亞文化的一部分。

而另一方面,在這個社會中,所有空間似乎都已被定義,新一代人被禁止更高階的活動,因為大部分社會角色都已被佔用。

類似“老鼠烏托邦”環境,現實社會漸漸出現兩極化,有一群人進入全球化世界,他們享受著所有的有利資源;

而另一群人,則窮盡一生都無法進入,他們只能被關閉在底層的那個世界裡,成為“失落的一代”。

就拿臺灣來說吧,幾乎所有的資源被老企業家壟斷,而新一代的年輕人就只能當時代的loser。

馬雲曾在臺灣的一次演講上說:

臺灣的大佬們,創新是年輕人的事情,如果你相信未來,就應該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這個現象,如果以約翰·卡爾宏的“烏托邦”觀點來看,便是科技進步了,導致老一輩人的壽命延長,他們無法將權力讓渡給急需施展空間的年輕人,致使世代之間的競爭變得如此嚴峻。

“當所有可用空間都被佔用、所有社會角色都被填滿時,競爭和個體所經歷的壓力將導致複雜社會行為的徹底崩潰。”

年輕人失去了扮演某一社會角色的機會,他們存在的意義似乎只是為了“活著”,競爭顯得可笑而空洞,更別提什麼在競爭中實現自我價值了。

2

根據“烏托邦”實驗來看,一旦公鼠不能保護地盤,母鼠就要挺身而出。

現實中的女權崛起也並非沒有根據。

傳統的相夫教子已無法帶給她們保障,

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女性不但要承擔起生育的責任,還要上職場打拼,形勢讓她們變得更加獨立和雄心勃勃。

但隨著職場的壓力增大,女性根本無法兼顧到家庭。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婚姻很可能就成了她們來之不易的事業的墳墓,這樣一來,年輕一代對傳統的婚姻關係紛紛失去了興趣。

比如說日本,估計就有1300萬未婚人士。

據日本計劃生育協會調查,45%的16-24歲的女性“對性接觸不感興趣甚至鄙夷”,25%的男性也有同感。

"獨身綜合症"成了日本災難的一部分,也迫使日本成為世界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如果按生育更替水平來看,女性需要平均生育2。1個孩子才能達到世代更替,出生和死亡才能趨於均衡。

但事實是,亞替代生育率已遍佈全球。

2016年,美國人口諮詢局的資料表明,中國總和生育率僅1。62,日本是1。44,韓國為1。17,英國和美國分別為1。80。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老鼠烏托邦"實驗似乎再一次在現實中驗證:人口出生率急速下降。

有人不禁要問了,這不是很好嗎?至少人口不過剩啊。

當然,生育率下降在某一階段是有利的,經濟學稱之為“人口紅利”。

但如果人口持續下降,必然會造成勞動力供應減少,勞動力成本增加,社會福利支出高,稅收減少等等問題。

當這股人口紅利即將耗盡,又有哪些國家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問題?

3

“烏托邦”裡還有一群喜歡梳理毛髮的“美麗的人”。

在現實中是這樣的:一項調查顯示,韓國10%的男性都使用化妝品,而且,這股陰柔之風已吹向世界。

這些“美麗的人”,選擇脫離扮演男性的社會角色,利用自己的名人身份,享受著年輕人的愛慕和追捧。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中國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中化妝的男生

在這個不需要英雄主義和重體力勞動的溫情時代,身體強壯的男性已失去了他們在社會上該有的角色和地位。

取而代之的,是由生活富足和優越所帶來的精神享樂,男女分工不再明確,男性甚至可以代替女性,用他們的“柔美嫵媚”成為主流審美標準。

一項綜合了全球250多項科學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包括男人在內的“雄性動物”正變得越來越“陰柔”。

這種紊亂的現象被專家認為是一種社會功能的失調和衰退,也是造成人口萎縮的原因之一。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時尚界助長性別混亂

看來,約翰·卡爾宏的“老鼠烏托邦”中提到的種種跡象,都能在現實中一一找到依據:男性氣質消失,女權運動,生育率下降,性別混亂……

不過別急,仔細一想這個實驗還是可以找出漏洞的。

比如說,這個實驗並沒有考慮到近親繁殖的退化效應,因為只有4對老鼠,在交叉繁殖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近親交配與基因異常。

曾有研究人員對美國羅亞爾島上的兩隻狼進行跟蹤拍攝,時間長達半個多世紀,最後發現,它們的子孫走進了近親繁殖的“死衚衕”,直至狼群滅絕。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羅亞爾島僅剩的3匹狼,一對公狼和母狼,它們的孩子生下來就脊柱彎曲,生物學家認為可能是因為缺乏基因多樣性,從而導致它駝著背。

但無論如何,人口增長確實引起了資源枯竭、環境退化、全球變暖和城市暴力等種種問題。

許多影視作品也借“人口過剩、自然資源過度消耗”來推出一些激進作品,認為適當地減少人口是拯救地球的唯一辦法,否則世界將要滅亡,人類將會滅絕。

這場600天的驚悚實驗,也許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大結局

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但丁密碼》,就是一部想利用瘟疫來消滅地球上過剩人口的激進作品

那麼,推鼠及人,我們真的可以將約翰·卡爾宏的“老鼠烏托邦”實驗結果應用於人類嗎?

會不會真的如約翰·卡爾宏預測:即使生活在烏托邦宇宙,當人口密度達到某一臨界點,事情就會開始快速走向反烏托邦?

這個問題,恐怕並非你我能夠回答,它需要人類用更長的時間來驗證。

圖片整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投稿請聯絡微信:wgct-002,或搜尋微信公眾號:文化洞察。閱讀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