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不會讀書”,毀掉你的一生!

如何讀書?

如何提高讀書效率?

為什麼看過的書總是忘得一乾二淨?

讀書究竟有什麼用?

成功人士究竟是如何讀書的?

我又該如何讀書?

不要讓“不會讀書”,毀掉你的一生!

——

——

——01我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究竟有什麼用?

人們拿到一本書之前,總會本能的在心裡問上一句:

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本書究竟能夠給我帶來什麼幫助?

目的性很強、功利性很強的讀書意願,往往是大多數人“硬著頭皮”讀一本書最根本的動力,雖然讀書是一件很“苦澀”的事情,但為了達到某些目的,實現某種效果,只好無奈的堅持下去。

然而,這些讀書目的性、功利性很強,且被動驅使的人,讀書效果往往不會太好。

要記住一句話,

選擇書籍要有很強的針對性,然而讀書的時候最好把心思、雜念徹底清空。

迴歸到讀書本質,而不要太多計較這本書能夠幫助你什麼,能夠給你帶來哪方面的提高。

讀書就是讀書,越主動,效率越高;越簡單,效果越好。

不要讓“不會讀書”,毀掉你的一生!

——

——文章作者‖郭子晉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小孟,他是某大型國有企業的基層職工,平時工作相對自由,於是他選擇用“看書”的方式來打發清閒的時光。他希望透過“書籍”來提升一下自己的思想認知,為今後的職業生涯增加一些內在的競爭籌碼。

然而,用他的話講,他用一整年的時間讀了70多本書籍,花費了他一大半業餘時間。可惜讀這麼多書對他的提升非常有限,甚至“讀”和“沒讀”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

小孟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堅持下去,於是就給我打了一個電話,把他的苦楚向我述說了一遍。

透過和他的交談,我漸漸明白:小孟讀書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功利性很強;另一方面是讀書方法存在問題。

不要讓“不會讀書”,毀掉你的一生!

——

——

——02讀書要注意方式方法,好的讀書方法可以提高“十倍”效率!

在《胡適談人生與智慧:讀書與做人》一書當中,胡適提到了自己的讀書方法,

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第一,所謂

眼到

,就是養成一字一句的看書,切勿三心二意、七零八落、挑三揀四的看書。

有的人拿到一本書,總是先看封面,再看目錄。最多認真看上三頁五頁,然後就任意翻頁,隨便挑頁,東看一句西看一句,巴不得一口氣從第一頁直接翻到最後一頁。

這樣看書,難免是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表現,甚至花費了很長時間看書,仍然收不到應有的看書效果。

即便“囫圇吞棗”般將一本書讀完,也明白書中的大概意思,然而此時此刻的

讀書印象

如空中鴻毛一吹即散,根本經不住時間的考驗。

不要讓“不會讀書”,毀掉你的一生!

為什麼總有人懊惱自己明明看過的書卻沒有一丁點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沒有一字一句的看,沒有認認真真的看。

小孟在讀書過程中,就存在這樣的問題,雖然看了將近70本書,然而沒有一本書是一字一句,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看完的。

用他的話講:為了在工作之外,還能夠堅持一個星期看完一本書的閱讀效率,很多時候只能為了“速度”而犧牲“內容”了。

其實,對於很多一邊工作,一邊看書的職業人士來說,大可不必追求讀書的速度和數量。

追求閱讀數量本身就是功利性強、目的性強的直接表現。

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按照自己的生活節奏,不慌不忙、一字一句的將一本書看完,即便犧牲一些速度,但從長遠的尺度來看,讀書效果只會增強而不會減弱。

第二,所謂

口到

,就是遇到一些精彩的文章,漂亮的詩歌,或者言辭確鑿的定義,我們不僅要認真的看,還要小聲或者大聲的將它們念讀出來。

不要讓“不會讀書”,毀掉你的一生!

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

一是

可以加深對文章、詩歌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閱讀印象;

二是

有助於自己對語句構造的認知和剖析,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很多人總覺得一邊看書,一遍讀出來是很難辦到的事情。

一方面受到環境的影響,不能因為自己的“讀書”而影響到別人的工作生活;二是“讀書”會大大降低看書效率,原先看一本書需要三天時間,然而一邊看一遍讀的話,可能要花費一週的時間。

其實在我看來,

學富五車、博覽群書的人一般都不是用“數量”來衡量的。畢竟,讀書貴在於“精”,次在於“博”,最後才在於“量”上。

與此同時,將文章“讀”出來也並非全靠“口”讀,我們可以拿上一支筆,按照自己的理解在書本上或者斷句子,或者做標記,這樣可以使我們更好的理解文章結構和意義。

不要讓“不會讀書”,毀掉你的一生!

第三,所謂

心到

,就是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多多思考,多多延伸。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儘量翻看其他的書籍,或者直接在網上尋找,直到把某一知識點吃透,吃準,讓某一知識點在腦海中成為一個閉合的“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孔子老師講述的學習方法。

讀書原本就是一個學習過程,讀完、看完,卻沒有一丁點思考過程,這樣“不求甚解”的閱讀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就比如讀《正念的奇蹟》這本書之前,我們先要明白作者一行禪師的人物事蹟,這是非常必要的內容延伸;

就比如我們讀《詩經》《楚辭》這些古代書籍之前,手頭上應該放置一些工具書籍,便於對某些生僻詞語的查詢和理解,把文字詞語上的疑難問題儘量解決掉。

讀書的時候,切勿“就事論事,就書論書”,而是要抱著“不怕麻煩、不怕費事”的心態,積極拓展和延伸,讓書中知識在腦海中閉合成“環”,這樣才能起到加深讀書印象、形成知識體系的目的。

不要讓“不會讀書”,毀掉你的一生!

第四,所謂

手到

,其實就是多寫讀書筆記,多寫讀書總結。對於一本二十萬字內容的書籍來說,真正有用的地方其實不到二百分之一,也就是一千多字的篇幅。

如何將二十萬字的內容濃縮成一千字的讀書筆記,甚至幾百字的讀書筆記,是一項非常關鍵的閱讀能力,也是“會讀書”和“不會讀書”人群最根本的區別。

為什麼有的人讀書效率高,讀書記憶牢固,其根本原因他們善於總結,並且願意總結。

很多人心甘情願在“讀書”上花費很多時間,然而在選書、總結等等環節上卻非常吝嗇自己的時間。

相比較我們該如何讀書?我們應該讀哪些書,我們在閱讀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在閱讀之後需要做哪些總結,後面的環節同樣重要。

不要讓“不會讀書”,毀掉你的一生!

——

——

——03職場競爭中,我們必須要多讀一些書。

笛卡爾曾經說過:閱讀好的書,就像跟過去最優秀的人物對話一樣。

如今職場競爭相當激烈,我們想要從眾人群當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比別人多讀一些書籍。畢竟,讀書是提高自己最自由、最廉價、最直接、最根深蒂固的方法。

當然,我們讀書並不是想要在某個領域成為權威和專家,而是儘量減少自己“零知識”領域

。這樣會使得我們在上下級交流,同級別交際之間,變得更加從容,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切記,千萬不要讓“不會讀書”,耽誤了大家的職業前程,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