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包拯!原來,我們都被騙了上千年

很多網友都很好奇歷史上包拯的真實資料和各種影視劇中所描述的是否一致,據瞭解,包拯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是真實的資料介紹卻是和影視劇中有一定區別的。

說起包拯,上至耄耋老翁,下至婦孺稚童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古代官員了,可能大家對他的記憶都源自中國最早的那部武俠小說《七俠五義》和那部由金超群主演的電視劇《包青天》,當然小說和電視劇的情節都是進過演義和杜撰的,歷史上真實的“包青天”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呢?

歷史上的包拯(出自《歷代聖賢名人像冊》)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肥東),北宋名臣。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

累遷監察御史。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

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佑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

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文曲星 、奎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麵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宋史上並沒有關於包大人黑臉隻言片語的記載,而且包大人是進士出身,典型的讀書人,個子也不高,大約只有一米六五,(據1973年合肥肥東大興集發現的包拯墓中,專家們分析包拯個子只有1。65米左右,在古代讀書人一般都是“白面書生”形象。

從《歷代聖賢名人像冊》上的畫像來看,包大人也是一副比較溫文儒雅的氣質,並不像電視劇中那邊威武高大,面黑如炭的形象,另外眉間也並無月牙形標誌,那麼包大人是怎樣被“黑”的呢?

包拯的黑臉是元明以來戲劇化妝師設計的一項傑作,包拯執法嚴峻、鐵面無私,平時不苟言笑,總是板著一張臉,讓人生畏,當時人就流傳著“讓包拯笑比讓黃河水變清還要難”。

而黑色正好能表現出這樣威嚴之態,包拯在民間也就被塑造成了臉黑如炭的人,同時這也更加突出了包拯的威嚴、正直、剛毅的“包青天”的形象。黑臉包公只是一個文學藝術形象,與包拯本來面貌無關。

包拯的黑臉是元明以來戲劇化妝師設計的一項傑作,包拯執法嚴峻、鐵面無私,平時不苟言笑,總是板著一張臉,讓人生畏,當時人就流傳著“讓包拯笑比讓黃河水變清還要難”。

而黑色正好能表現出這樣威嚴之態,包拯在民間也就被塑造成了臉黑如炭的人,同時這也更加突出了包拯的威嚴、正直、剛毅的“包青天”的形象。電視劇上的情節是包公有個嫂娘,據說包拯家世清貧,生下未滿月,母親病故。“

最近熱播劇《開封府傳奇》就是講述的北宋年間,窮書生包拯進京趕考,無意中被捲入八王爺的謀反陰謀,憑藉過人的聰明才智,包拯揭露八王爺試圖謀害宋仁宗,奪取皇位的詭計,保護了江山社稷的安全。

因破案有功,包拯被提拔為監察御史,受命追查試圖刺殺皇親國戚劉復的兇手,劉復是當朝皇太后劉娥的弟弟,向來仗著權勢飛揚跋扈、欺壓百姓,包拯破獲了刺殺案件,並揭開劉復的諸多惡行,終使劉復多行不義而自斃。

因為劉復的案件,包拯被貶到端州,數年後,皇宮中突然爆發一起神秘的火案,仁宗差點葬身火海,因此包拯重回開封府,受命調查火案。

歷經艱難調查,包拯終於查清火案真相,並因此契機得以重回開封,幫助仁宗治理天下。包拯協助仁宗擊敗跋扈弄權的權臣和太后,迎來一個盛治之世。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包拯!原來,我們都被騙了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