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之鄉”你知道在哪裡嗎

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明代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雲南三七分佈較廣,在海拔1200米、1700米的地區都有種植,以文山州各縣為主要產區,該州的硯山、馬關、西疇等縣栽培三七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

“三七之鄉”你知道在哪裡嗎

三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揚名中外的中成藥“雲南白藥”和“片仔黃”,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製成。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後三至七年挖採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藥。

雲南文山州是三七的主產地,這是文山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光、熱、水、土、氣等條件所決定的。因三七的貴重和獨特的功效促使三七由野生變人工種植比其他中藥材要早,清代乾隆年間《開化府志》中有,開化三七在市場出售暢銷全國的記載。公認的文山三七種植歷史不少於400年,全國95%以上的三七產在文山,被國家命名為“三七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