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我的故鄉位於大別山南麓的舒城縣,這裡山區鄉鎮較多,茶園海拔從200-600米不等,得天獨厚石山、礫石條件,造就了舒城小蘭花茶的獨特品質。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舒城小蘭花茶,外形芽葉相連,條索細卷呈彎鉤狀,色澤翠綠勻潤,毫鋒顯露;沖泡後如蘭花開放,枝枝直立杯中,有特有的蘭花清香,俗稱“熱氣上冒一支香”;茶湯鮮爽持久,滋味甘醇,湯色嫩綠明淨,葉底勻整成朵,呈嫩黃綠色。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茶季的時候天麻麻亮,老人小孩齊出動,人人一揹簍,一瓶水,一草帽,迎著露水,茶園裡早已是歡聲笑語的,過了很久,紅彤彤的太陽才映耀在採茶人的臉頰上,茶季,茶農必須在天矇矇亮出門,出門前須帶足所需的水與糧食,在採茶過程,大多時候中午不回家休息,中午飯在茶園隨便對付一下,只是為了能在最好的時間採摘更多的茶青,茶農有句諺語:“早採三天是個寶,晚採三天便成草”。繁忙茶季一天工作時長最短也需7-8小時,長者可以達到10小時以上,更別說在這過程中他們幾乎都是站著的,或者一整天都在彎腰低頭,一個好的原生態茶園背後總會有一個對原生態茶執著且熱愛的茶農。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除了摘茶,小時候,我們在摘茶季節,村裡小夥伴都會挖蘭草花,掏掏鳥窩,偶爾還能逮到一窩剛出生的野兔,摘摘樹莓及茶桃果。在這裡,孩子的純真會被激發出來。

蘭花茶名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有兩種說法:一是芽葉相連於枝上,形似一枚蘭草花;二是採製是正直山中蘭花盛開,茶葉吸附蘭花香,故而得名。茶區還有一些有趣的傳說:一說清朝年間,舒城白桑園有一名叫蘭花的姑娘,心靈手巧,炒出的茶葉香味突出,形似蘭花,山東茶商十分喜愛,隨出高價包收,於是蘭花姑娘拼命地日夜兼制,不幸勞累過度而亡,鄉親們為紀念她即將此茶取名蘭花茶;一說清朝末年,舒城磨子園黃家灣茶農沈興餘,製茶技術精湛考究,所製茶葉具有濃郁的蘭花香,深得桐城茶行老闆鄭國英讚賞,稱其茶形若大麥苞,香如蘭草花,蘭花茶就因此而傳開。由此看來,蘭花茶的名稱主要是由其“外形芽葉相連似整朵蘭花,內質具有幽雅的蘭花香”的品質特徵而得。

茶村裡,峰巒秀麗,林木蔥蘢。除了盛產有大家熟知的“舒城小蘭花”,還有樹林裡與茶園伴生的茶油、板栗。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為了一杯好茶,從採摘到包裝,每一步都是茶農的精工細作,從清明前後開園,一葉一芽、一芽二、三葉制小蘭花茶,一芽三、四葉制大蘭花茶。採回的鮮葉晾乾表面水後,及時炒制,力求現採現制。殺青、初烘、等多道工序。用斜鍋。炒茶的竹絲帚分大、中、小三種,大帚竹絲較粗硬,小帚竹絲較細軟,竹絲和把柄各長尺餘,徑粗三、五寸,依鮮葉老嫩程度不同而選用。殺青溫度,第一口鍋底見微紅,其餘鍋溫依次下降。投葉量1-2兩。鮮葉下鍋後,用竹絲帚迴旋翻炒,抖散水汽,動作先慢後快。待葉質柔軟時,改用“緊把”,將葉子旋入竹絲之間,起揉條作用。“緊把”和“松把”結合,葉子在竹絲帚內吞吐,即“緊把”揉、“松把”透。兩種炒法巧妙結合起來,使葉子既搓捲成條,又保持翠綠色澤,香味鮮爽。另外,初烘與足烘:初烘溫度高,投葉量少,足烘溫度低,而投葉量多。邊烘邊翻,輕翻勤翻,防止斷芽碎枝。初烘到七成幹後,攤涼揀剔後,進行足烘,足幹後即裝桶或袋子貯藏。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家鄉的舒城小蘭花

千百年來這方水土孕育了家鄉的舒城小蘭花茶,蘭花茶也滋養了這方水土。生活在茶村村的人理應堅持製作原生態茶,不使用化肥,不打農藥,更不能為了成本去除草劑,為了增加產量去打催芽劑,雖然打除草劑節約人工,打催芽劑能讓茶葉早採並提高產量,可破壞了茶葉原有的品質,施用化肥增加產量,可同樣口感不好,雖芽頭肥壯可滋味偏淡,口感不好失去了喝茶本身的意義。所以這麼多年來家裡堅持原生態人工清理茶園,修剪下來的茶枝腐爛化作有機肥,雖然成本高產量低,但也贏得了老茶客的信任,很多老茶客每年的復購,甚至沒到茶季開園就早早預定這也是讓我家堅持原生態茶園,荒廢的茶園正在逐年增加清理中,為了自己也為了各位老茶客的一口安全的茶,不是單單的去為了賺取利潤,不盲目擴大產量、不改變原生態茶園才是感謝老茶客的厚愛最實際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