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孩子沒青春,懂事的大人沒人生

懂事的孩子沒青春,懂事的大人沒人生

今年有一部電影,戳痛了很多人的心。

很多人說從這部影片裡,看見了自己成長的痛。

它就是曹保平導演的「新作」——

《狗十三》

從初版海報開始,這部電影就表現得

十分不客氣

清新明亮的色調,女孩穿著校服、拿著粉筆的側臉特寫。

都是常規青春片的調調。

可粉筆下那個醒目的片名。

被寫得特別像一句粗口。

止不住對這個世界產生好奇,又忍不住想對一切苟且罵聲「狗X」。

一如少女李玩(張雪迎 飾)剛出場時的張揚態度。

幾乎是在電影的前3分鐘,十點君就被故事成功地帶了進去——

13歲的李玩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從小被爺爺奶奶帶大。

擅長物理,英語成績一般,成績只能算是中上。

學校搞學習興趣小組,李玩的父親(果靖霖 飾)不顧女兒的個人意願,強行把她的興趣小組改成了英語。

走出學校,父親抽出錢包裡的2張大鈔塞給李玩,敷衍地表達著歉意:

「拿著,自己喜歡啥就買去。」

孩子可以喜歡啥就買啥,但不能喜歡啥就幹啥。

為了你好,得按照我的意思來。

這不就是大多數中國父母慣常的做法嗎?

為了討好女兒,父親送了一隻小狗給李玩。

李玩喜歡天文和物理,所以給小狗取名愛因斯坦。

這個可愛柔軟的小生命,逐漸使李玩放下警惕,產生了依賴。

成為了敏感、孤獨的少女在漫長的青春期裡,最為重要的情感寄託。

可是有一天,愛因斯坦走丟了。

家人在狗丟失以後,不是第一時間幫忙找狗,而是想著如何掩蓋問題,把事情敷衍過去。

繼母買來新狗,非得讓李玩相信這就是愛因斯坦。

甚至不惜拉上全家,用極其荒唐潦草的說辭,上演了一出現實版的「指鹿為馬」。

這使得李玩與那個充斥著謊言與虛假的成人世界,徹底決裂了。

她開始不顧一切地宣洩自己的情緒,不計代價地去尋找愛因斯坦。

即使自己最敬重的爺爺奶奶為此倍感傷心,她也絕不妥協。

在大人眼中,狗是畜生,是玩物。

隨便買來哄哄孩子的,哪裡值得這麼較真。

所以,父親實在無法理解李玩為何會執著於找狗,而把家庭搞得雞犬不寧。

面對女兒對自己權威地位的挑釁。

他的解決方法,是透過一場突如其來的暴力。

看著深夜晚歸的李玩,父親一改往日的慈父形象,「啪」的一聲摁碎女兒手中的酒瓶。

不顧女兒的哭喊和老人的勸解,辱罵聲和著拳頭巴掌,一齊向李玩招呼了過去。

父親像拎小狗一樣地掐著女兒脖子,強迫孩子低頭認錯。

面目猙獰,沒有一絲一毫的留情。

這場家暴,可以說是全片最震撼的一個段落。

父親的叫罵、親屬的哀求、孩子的無助都得到了真實完整的呈現。

「打你,是因為愛你。」

就連李玩父親冷靜下來後表達歉意的話語,我們也並不陌生。

許多人看到這裡時,都會被瞬間拉回到自己的孩童記憶中,眼淚一下子奔湧出來。

我們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忘記了的、那種屈辱又委屈的感覺,原來依舊如此清晰。

出發點是愛,結果卻是折磨彼此的暴力。

父母總是萬般無奈:我都如何如何了,你還想怎樣?

可是孩子想要的,大人真的瞭解嗎?

李玩需要父親的陪伴,只等來了一條狗;

需要父親的承諾,只等來了一再的拖延;

需要父親的愛,只等來了一個全家人捧在手心裡的小弟弟……

李玩是在弟弟昭昭滿週歲的那天,才知道了他的存在。

這個活潑好動的男孩,在家裡有著至高無上的特權。

他可以拿晾衣杆隨意打人而不受責怪。

即便他把家裡的狗打到亂叫,家人也覺得是狗的問題。

李玩在看到自己的第二隻狗被昭昭欺負時,主動靠近它、安撫它。

叫它愛因斯坦,讓它不要害怕。

狗慢慢安靜了下來,李玩淚流滿面。

她看著蜷縮在衛生間瑟瑟發抖的愛因斯坦,就像看到了絕望孤單的自己。

就在李玩已經從情感上完全接受了愛因斯坦的時候,

昭昭卻被愛因斯坦咬傷了

看著嚎啕大哭的小男孩,長輩們心疼得要命。

父親更是不顧李玩的哀求,把被打斷腿的愛因斯坦

無情丟棄

了。

再次失去愛因斯坦,使得李玩逐漸意識到,只做到不哭不鬧,是不夠的。

自己必須更優秀更懂事,才能從弟弟那裡,分到別人一點點的愛。

所以,李玩開始逼迫自己,接受馴服。

終於,在李玩物理競賽得獎的慶功宴上,父親一臉欣慰地對著親朋好友誇耀,說李玩是他的驕傲。

李玩也很開心,陪著長輩們喝酒聊天,接受讚揚。

絲毫不見以往飯局上「孩子般」的侷促和尷尬。

作為獎勵,一位不知情的長輩點了一道紅燒狗肉擺在李玩面前,熱情地夾到她的碗中。

李玩先是愣了一下。

隨後臉上恢復了得體的微笑,向長輩道謝。

夾起狗肉,一口吞下。

宴席仍在繼續。

只是在那一刻,有什麼東西徹底破碎了……

被懲罰、被冷落、被規訓。

整個過程,就像這款「雕刻版」海報一樣。

在經歷了來自成人世界的一次次以愛為名的暴力雕琢之後。

李玩也逐漸有了大人的模樣。

在影片的結尾,李玩和表姐在路上遇到了走丟的愛因斯坦。

表姐堅持要向新主人要回小狗。李玩只是說,對不起,我們認錯了。

離開後,她故作輕鬆地對錶姐說:

「我剛才好怕它認出我撲過來,幸好沒有。」

但獨自一人轉進街角時,李玩還是抑制不住地崩潰哭泣。

第一次丟狗,李玩無視家人的反應,一頭扎進房間放聲大哭;

可是現在,她已經可以剋制情緒,自動把悲傷調成靜音。

你看,這時的李玩,多懂事啊!

《狗十三》的導演曹保平,素有「影帝制造機」之稱,以拍黑色犯罪片見長。

他執導的犯罪片《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兇者也》,皆是質量上乘的國產佳作。

雖然《狗十三》是一部青春片,外在的戲劇性衝突沒有曹導以往作品來的明顯。

但電影內在的力量,依舊勁頭十足。

成長是一個人從純粹到可以消化各種複雜事物的時期,是一個人變質的時期。

它多殘酷啊,但是大家沒有去拍那種殘酷。

沒人注意到我們是在什麼時候突然長大,但那一天的到來其實很殘酷的,我想讓大家回頭看看這一天。

這是曹保平導演面對媒體時,對《狗十三》的簡述。

成長是一個殘酷的過程。

這其中,沒有真正的壞人,也沒有大是大非、大喜大悲。

只有不斷髮生的誤會、不理解、以及因此帶來的衝突。

如果你也曾感受過這種鈍痛。

那就請不要忘記,我們曾經是怎樣的小孩;

也不要忘記,我們曾經期待長成怎樣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