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失敗後,李賀寫下千古絕望之作,道盡知識分子的悲哀

《論語·子張》中有一句話叫“學而優則仕”,意思是說,學習之餘倘若還有餘力或者閒暇,就去做官。於是在古代很長一段歷史時期,知識分子都是以入仕為理想。而入仕的唯一途徑,便是參加科舉考試。雖然科舉考試的初衷是提供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入仕機會,但是隨著歷史車輪的推進,科舉考試逐漸走向黑暗和混亂,走後門、託人情之風開始盛行。

應試失敗後,李賀寫下千古絕望之作,道盡知識分子的悲哀

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說過,詩寫得再好,都“不及公卿一字書”。科舉考試的黑暗和混亂,對那些有才華卻沒有官員賞識推薦的知識分子來說,無疑是人生一大悲哀。“長吉體”詩歌的開創者,被譽為“詩鬼”的李賀,就是因此而導致了應試失敗。《出城》這首詩,便是李賀當年在長安應進士舉失敗之後離京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應試失敗後,李賀寫下千古絕望之作,道盡知識分子的悲哀

在這首詩中,李賀主要透過對自己回家途中的景色和形象描寫,表達了自己悲哀而絕望的心情。李賀的這種人生坎坷際遇和悲哀的心情,在當時的知識分子當中是具有典型意義的。所以李賀的這首詩,從科舉對人才的壓制這方面來說,是一首千古絕望之作。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賀的這首《出城》:

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

關水乘驢影,秦風帽帶垂。

入鄉誠可重,無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

應試失敗後,李賀寫下千古絕望之作,道盡知識分子的悲哀

首聯“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李賀便直接交代了自己應試失敗的結果,以及離京時悲哀絕望的心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桂花在大雪的摧殘下顯得愈發稀落,烏鴉被彈丸擊中後帶傷迴歸。所謂“桂花稀”,不僅是淒涼的景色,也暗喻了李賀的落第,因為唐人以登科為折桂。而“被彈歸”,實際上指的是李賀被打擊後失意而歸的境況。

頷聯“關水乘驢影,秦風帽帶垂”,刻畫了李賀回家途中落寞孤寂的形象。即李賀騎著瘦驢孤單的身影,倒映在了關中之水裡,蕭索的朔風把他的帽帶吹得低垂。這是一幅情感哀慼、色調慘淡的畫面,他透露而出的無疑是李賀應試失敗後的悲哀和絕望。

應試失敗後,李賀寫下千古絕望之作,道盡知識分子的悲哀

頸聯“入鄉誠可重,無印自堪悲”,則抒發了李賀回家的矛盾心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能夠回到故鄉誠然是值得欣慰珍重的,但是入京應試,失敗而歸,卻是悲哀的。這種複雜而矛盾的心情,其實是當時很多知識分子的共同心情,所以這首詩具有在知識分子當中的典型性意義。

尾聯“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即李賀回到家中,妻子忍著苦痛詢問,只見鏡中兩行淚止不住的流。從這兩句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妻子對外出求仕的丈夫的期盼,也能看到一位頗為善解人意的妻子形象,為了怕給丈夫增添更多的痛苦,只好佯裝照鏡掩飾自己,可是“雙淚”卻止不住的流。

應試失敗後,李賀寫下千古絕望之作,道盡知識分子的悲哀

綜觀李賀的這首詩,所抒寫的是他應試失敗後的絕望,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個坎坷際遇。而李賀這首千古絕望之作,也道盡了古代知識分子的悲哀。讀完這首詩,你對古代科舉制度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交流。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