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之流的聖母思想是怎麼傳到中國的?這幅敦煌壁畫也許就是源頭

有人問“說到了敦煌壁畫你怎麼不介紹下飛天啊?”

嗯,由於作者是按時間線來寫文章的(所以很難蹭到熱點),飛天在南北朝時期雖然也有一定的藝術價值,但還沒到高峰時期,所以留待以後再說。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另一幅北魏時期的本生故事畫《以身飼虎》。

啥叫本生故事畫?

本生故事,主要是講釋迦摩尼佛在無數次轉世修行中做的各種善行事蹟。

這些故事大致可劃分為四類:宣揚忍辱,施捨;宣揚孝行;宣揚聞法,持戒;宣揚仁智,信義。

以宣揚忍辱、施捨為主題的,數量最多,如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等;以宣揚孝行為主題的,如善友太子、猴王救母等;以宣揚聞法、持戒為主題的,如大光明王、獨角仙人等;以宣揚仁智、信義為主題的,如樵人背恩等。

方方之流的聖母思想是怎麼傳到中國的?這幅敦煌壁畫也許就是源頭

《捨身飼虎》出自《賢愚經》卷一《摩訶薩埵[duǒ]以身施虎品》。

說的是某國三個王子出遊,見到母老虎因為飢餓要吃掉小老虎。

年齡最小的三王子摩訶薩埵為了保護小老虎,支開了兩位哥哥,自願讓母老虎吃掉自己。

為了照顧牙口不好的母老虎,三王子還自己弄了根竹枝刺穿自己的脖子,刺激母老虎的食慾。

三王子當然如願以償,可他的父母得知後悲痛欲絕,併為他造塔以示紀念。

——這麼偉大的事蹟,這麼感人的自我犧牲精神怎麼能不大肆宣揚呢?

所以這一題材被反覆表現,光莫高窟就有16處《捨身飼虎圖》。

其中最出名的一幅,也是今天要講的,位於254窟主室南壁。

254窟的《捨身飼虎圖》由10個情節組成:(1)入山見虎;(2)投身跳崖;(3)以身飼虎;(4)利竹刺頸;(5)再次跳崖;(6)再次飼虎;(7)虎啖薩埵;(8)找見殘骸;(9)抱屍痛哭;(10)起塔供養。

方方之流的聖母思想是怎麼傳到中國的?這幅敦煌壁畫也許就是源頭

254窟的《捨身飼虎圖》

方方之流的聖母思想是怎麼傳到中國的?這幅敦煌壁畫也許就是源頭

原作看不清,可以看這個《捨身飼虎圖》現代臨摹版

普通人可能看不太出這幅畫的特別之處。

其實該圖的最大特點在於構圖巧妙:

在一幅畫中將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十個情節交織在一起,自上而下再回轉向中心。

方方之流的聖母思想是怎麼傳到中國的?這幅敦煌壁畫也許就是源頭

尤其是用一個畫面來表示兩次類似情節(兩次跳崖、兩次喂虎),節省空間的同時也不妨礙故事情節的表現。

而且,跳崖和刺頸的畫面放在了一起,兩個三王子的眼神還是相對的。

這就挺有意思了。

這已經有了現代蒙太奇的感覺了——彷彿三王子在進行自我對話:“獻出生命,你後悔嗎?你希望得到什麼?”“不,我絕不後悔,我不求尊榮富貴,唯願幫助眾生……”

方方之流的聖母思想是怎麼傳到中國的?這幅敦煌壁畫也許就是源頭

跳崖與刺頸

三王子喂虎一段處理得的很含蓄,完全符合我國的審查制度,沒有出現血肉橫飛的恐怖畫面。

三王子衣飾完整、呈熟睡狀,渲染了人物靈魂的高尚,給人以平靜超脫之感。

相比之下,其他窟的的《捨身飼虎圖》在意境上就相形見拙了。

眾虎分屍的畫面太過血腥,會嚇壞小朋友的。

畫中的母老虎在吃三王子時,它的腹部還有一隻在吃奶的小老虎。

這個小老虎代表了新生命的延續,將佛教中最重要的理論基礎慈悲和救度眾生的因果關聯呈現在觀者面前。

方方之流的聖母思想是怎麼傳到中國的?這幅敦煌壁畫也許就是源頭

喂虎

方方之流的聖母思想是怎麼傳到中國的?這幅敦煌壁畫也許就是源頭

428窟薩埵太子本生故事(北周)

嗯,以上是純藝術角度的賞析,實際上,三王子的做法並不可取。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老虎都是在偶然狀態下嘗試過吃人後,發現人類並不那麼難對付,才養成了吃人的習慣。

而且吃人的這個習慣,老虎還能遺傳給下一代。

所以,三王子的做法成全了自己的偉大,卻為治下的子民帶來了無窮的隱患。

這就是典型的聖母BIAO啊!

方方之流的聖母思想是怎麼傳到中國的?這幅敦煌壁畫也許就是源頭

方方之流的聖母思想是怎麼傳到中國的?這幅敦煌壁畫也許就是源頭

但當時的老百姓哪懂這個?

當時的敦煌還遭受著饑荒和戰亂。

在這種情況下,佛教以其無畏佈施、鎮定堅韌、犧牲奉獻、守護正念、驅魔降惡等教義與信仰,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試想,你是一個窮困潦倒的老百姓,來到莫高窟,看到佛陀在生生世世中竭力衛護眾生、幫助眾生,你會有什麼感覺?

換一種身份,如果你是敦煌的統治者,你發現治下的子民都認命了,把過好日子的希望寄託在來世,你會不會感激宣揚這種思想的人?

所以,敦煌壁畫成為了敦煌人日常信仰的一部分。

嗯,我也只能說到這兒了。

本文是《趣談中國漢字/書法史》姊妹篇,《笑畫中國美術史》(暫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鐘,收穫受用一生的知識,你值得擁有!加關注看之前文章,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絡。

方方之流的聖母思想是怎麼傳到中國的?這幅敦煌壁畫也許就是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