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詩召你,魂兮歸來!

現在

我們在這頭

您,在那頭

如果說,曾經的課本上,有什麼現代詩是值得我們銘記一生的,那麼一定當推此三首。

第一首,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這首詩無他,感情真摯,名氣大。

第二首,是舒婷的《致橡樹》。這首詩比喻微妙,勘破了愛情的真諦。

第三首,就是余光中的《鄉愁》。這首詩言簡意賅地讓我們明白了,臺灣海峽,到底有多深。

2017年12月14日,詩人余光中在高雄醫院過世,享年89歲。

我以詩召你,魂兮歸來!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男,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

一個“花心”的詩人

現代詩是一種很難掌握的文體,除了平仄聲韻之外,還要對情感有微妙的把控,過分直白,會讓人覺得俗不可耐,淺顯易懂,又讓人覺得沒有韻味。但是余光中的詩,能將分寸拿捏得很好。

《鄉愁四韻》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樣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母親的芬芳

是鄉愁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看起來像是碎碎念,但是情感一點也不囉嗦。同時又能透過比喻,恰當的將胸中的思緒,鋪展開來。這樣的風格與他在文學上的“花心”密不可分。

除了詩歌,余光中還熱衷於散文、評論、翻譯。

那句膾炙人口的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就是他的譯作。

他將這四項稱作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也正是因為這樣,他也被戲稱為“花心”的詩人。

有一位為數不多的全才大家,撒手而去,雖然知道生死之事無可奈何,但是終究還是忍不住惋惜。

我以詩召你,魂兮歸來!

一個放不下故土的詩人

很多人都說,文學,不應當被政治左右,否則就媚俗了。但是潛藏在心底的情感,是永遠也無法掩蓋的。

一個詩人,用生死之事,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時,這份情感,就已經無法用政治來框量了。

《當我死時》

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

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

聽兩側,安魂曲起自長江,黃河

兩管永生的音樂,滔滔,朝東

這是最縱容最寬闊的床

讓一顆心滿足地睡去,滿足地想

從前,一箇中國的青年曾經

在冰凍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國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饜中國的眼睛

饕餮地圖,從西湖到太湖

到多鷓鴣的重慶,代替回鄉

他心裡比誰都清楚,這樣一灣淺淺的海峽,在他有生之年,是無法真正橫渡的。

於是他寄希望於死後,能夠在故鄉的山河上,永遠地長眠。

余光中的一生,譭譽參半,有人毀他的為人,有人贊他的詩歌。

是非也好,功過也罷,無法,也不應當在今天被提起。

今天,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圍在一起,將那些雋永的詩句,再讀一遍。

(附:余光中先生生前朗誦《鄉愁》影片)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j0399eoyfbf&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走好吧,老先生,望九泉之下,可以沒有鄉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