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賦予浪漫主義色彩,地球生物圈還會有第二個嗎?

“我好想吃碗白米飯,要是有味增湯就更好了”

“喂,我想回家,回去看看媽媽”

“地球毀了,我們哪裡還有家?”

“七天之內,我們不可能回到家!”

“那我們為何要回去?往回開!”

“日本救援隊佐藤少佐前來報道!”

“俄羅斯救援隊伊凡一等兵前來報道!”

“英國救援隊布萊恩列兵!”

流浪地球賦予浪漫主義色彩,地球生物圈還會有第二個嗎?

我從不相信個人英雄主義,歷史是由無數小人物書寫的,一筆之下,那都是數不清的生命。《流浪地球》,完美地演繹了這一事實。

這部電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主人公,不僅僅是劉啟,韓朵朵,王磊,劉培強,一一,“中澳合資”等等等等這些有名有姓的人————他們每個人都有其價值,每個人都有其獨特之處————那些“路人甲”,npc,甚至是那個AI,都讓我感受到他們的存在感、感情和對電影的推動作用,而不是用過就完了、純粹是劇情需要的“工具人”。

流浪地球賦予浪漫主義色彩,地球生物圈還會有第二個嗎?

這一次,人類又被拯救了,但不是依靠一兩個人的小宇宙大爆發,而是無數人做出犧牲。電影只展現出了主人公一行的那支救援隊,事實上無數線索表現出全世界的救援隊都在前赴後繼地向前衝。“大阪發射器已恢復!”“新加坡發射器已恢復!”“都靈發射器已恢復!”……。。。“蘇拉威西發射器已恢復!”

希望,恐怕從不是無中生有的,從不是一兩個主角光環就可以概括的。當看到各國救援隊放棄在最後時日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前來幫助主人公一行執行最後的救援任務時,我彷彿看到了第一部《獨立日》,那一次,人類站在了一起。我的眼淚一下就下來了。原諒我這可笑的感情吧。盛讚!

流浪地球賦予浪漫主義色彩,地球生物圈還會有第二個嗎?

別忘了聯合政府作出的努力。政府在知道人類自救成功機率幾乎為零的時候做出了選擇——執行“火種”計劃——但是千萬別忘了,聯合政府自己,也在地球上。他們都做好了為文明延續而犧牲自己的覺悟。他們並不貪生怕死。

流浪地球賦予浪漫主義色彩,地球生物圈還會有第二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