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臨死前的一句話,李世民卻沒有理解她的苦心

長孫皇后,在歷史上是數得著的賢明皇后。

這樣的女人,恐怕也是每個男人夢寐以求的吧。

長孫皇后臨死前的一句話,李世民卻沒有理解她的苦心

長孫皇后賢惠之名流傳青史

除了家教出了問題之外,長孫皇后一生可以說是完美,沒有任何汙點可言,李世民能夠找到這樣一位妻子,恐怕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然而,該如何講述這個女人呢?她死後沒過多少年,長孫家族轟然倒塌,一切宛如一場大夢,忽喇喇似大廈傾……而這,其實要怪李世民沒能夠明白長孫皇后的苦心。

長孫皇后很有智慧和謀略,透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

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長孫皇后還是秦王妃,那時候,李世民在外征戰,連續打下勝仗,鞏固開拓了大唐江山,而在長安城內,長孫皇后面對的問題,比李世民的戰爭考驗絲毫不多讓。

那就是:來自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敵視。

太子黨一方面在李淵面前陳說李世民種種不軌之心,另一方面,買通了後宮妃嬪,讓她們給李淵吹枕頭風,可以說,李世民的處境,此時已然走向了不測深淵。

長孫皇后臨死前的一句話,李世民卻沒有理解她的苦心

皇家媳婦不好當,人頭掛在腰上

長孫皇后這時採取的措施是,對李淵盡心孝奉,哄公公開心,另一方面,她對後宮妃嬪也殷勤恭順,她深知,越是這種時候,她必須表現出絕對孝順和恭敬,保持絕對的低調,決不能在後院給自家夫君惹火燒身。

單是做到這一點,就是一個非凡的女子,試看多少“坑夫”女子,稍微有點權勢和金錢,就四處嘚瑟的不得了,卻不知如此兇蠻,只會給自己、給老公、給家庭惹禍上身。

更關鍵的是,李世民可是一個暴烈脾氣,長年在外打仗,早就養成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性子,說一不二,當年打下洛陽城之後,把洛陽城裡的寶物全部分給了自己手下的將士,而不是上繳給朝廷(當然,此舉也是為了收買人心)。

有長孫皇后給李世民當剎車,李世民才能更加冷靜和理智,不被怒火佔據理智。

當李世民決定採取武力解決兄弟權力之爭後,長孫皇后完全順從李世民的意思,並且親自出面,安慰善待勸勉秦王府的幕僚和兵士,左右將士無不為她所感動。

在玄武門之變前夕,長孫皇后更是親自為兵士們發放鎧甲,她也下定了決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和丈夫一起,拼他個魚死網破,如此勇氣,稱得上是巾幗豪傑!

要說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感情,那也是相當好的,長孫皇后十三歲嫁給了李世民,直到她35歲去世,一共給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其中一個女兒還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兒,可見,長孫皇后一直榮寵不衰。

長孫皇后臨死前的一句話,李世民卻沒有理解她的苦心

玄武門之變,長孫皇后表現極其亮眼

長孫皇后最大的興趣愛好是讀書,甚至梳妝打扮的時候,也手不釋卷,讀書多了,智慧就打開了。在政治遠見方面,長孫皇后甚至遠遠超過了李世民和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作為李世民的鐵哥們,又是大舅子,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一位,李世民稱帝后本來打算重用他的,但卻被長孫皇后多次勸阻,並且接受長孫無忌的辭官。

長孫無忌權力慾極強,他之所以提出辭官,還是長孫皇后勸諫的結果,她語重心長的告訴長孫無忌:你看前朝那麼多外戚掌權,一是危害社稷,二是禍害自家家族,絕不可重蹈覆轍!

長孫皇后越是如此開明,李世民便越想對她好,於是說,我啟用長孫無忌,不是因為他是外戚大舅子,而是因為他的才華……

長孫皇后臨死前的一句話,李世民卻沒有理解她的苦心

長孫無忌死於自己的權力慾

長孫皇后卻是一個明白人,她依然盡力阻止長孫無忌出仕,死死把他按住,長孫皇后在世時,長孫無忌始終沒有執掌大權。

長孫皇后臨死之前,提出了幾個要求,一是關於她自己的後事,她堅決要求薄葬,甚至不要棺槨;另一個要求,就是請求李世民——“我的家族並無甚麼大的功勳、德行,只是有緣與皇上結為姻親,才身價百倍。要想永久保持這個家族的名譽、聲望,我請求陛下今後不要讓我的任何一個親屬擔任朝廷要職,這是我對陛下最大的期望。”

其實,這是因為長孫皇后看透了自己哥哥的本質:權力慾極強。

她是想保住自己的哥哥,想保住長孫家族。

長孫皇后臨死前的一句話,李世民卻沒有理解她的苦心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感情極好

然而,李世民並沒有聽從這句話。一來,他需要政治上的盟友,幫他在死後輔佐李治,這個人,必須可靠,放眼整個朝廷,只有長孫無忌最可靠。

二來,李世民也沒覺得長孫無忌會造反什麼的,頂多就是耍耍權力的威風。恐怕長孫無忌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然而,長孫無忌臨死前,一定想到了自己的妹妹,當初那些話的苦心。

長孫皇后臨死前的一句話,李世民卻沒有理解她的苦心

長孫皇后還是沒能保住家族

公元659年,流放到黔州的長孫無忌,被逼自縊而死,雖然他的子孫過了不久就被召回朝廷襲爵做官,但長孫一族,從此衰敗,直到唐肅宗年間,長孫無忌的官爵才被追復,得到平反,可那個時候的長孫無忌,早已經化作抔土了……

長孫皇后青魂有心,恐怕會長泣於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