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哥出品,為何影視作品中的文玩配飾出現的機率那麼大?

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平時除了繁重的工作學習之外,最喜歡的就是看劇看電影娛樂了。我是雷哥,最近發現影視劇裡面人物的配飾很有意思,今天分享一下!我們幾乎已經習慣在任何時候利用影視作品來消遣、欣賞或者打發時間。在坐公交車、趕地鐵的時候,我們也喜歡藉助手機隨時隨地觀看影視作品。電視劇電影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談資。當有新劇出來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和身邊的人探討裡面的劇情和演員。比如近期熱播的《烈火如歌》《獨孤天下》等,我和我的朋友都非常期待呢。

如果是在20年前,讀書或許是大多數人選擇的娛樂方式。但是到了如今倒是影視作品更勝一籌了。隨著技術和時代的發展,影視這種媒介的門檻變得很低。除了影視作品本身的便捷之外,影視作品作為一種視聽結合的藝術形式,之所以有很多時候比文學作品流傳更廣。群眾基礎更好的原因就在於它擁有“視”的層面,給人更多的體驗。由於影視發展的日趨成熟,近年來,觀眾們對於“視”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嚴格,不管是演員的顏值,還是劇組的服裝準備,以至於拍攝地外景設定等各個方面都越來越吹毛求疵。不知你是否有注意到,觀眾老爺們對影視作品中的文玩配飾和文物小件的配置要求也更高了呢?其實一切都是“事出有因”的。

雷哥出品,為何影視作品中的文玩配飾出現的機率那麼大?

首先,既然關乎到用眼睛欣賞的問題,那麼觀眾的確希望看到的是美麗的事物。如今,影視作品中的服裝和飾品漸漸成為人們挑選和評價影視作品的一個重要因素。我的一個朋友因為很喜歡《甄嬛傳》而對《羋月傳》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是當她看到《羋月傳》的妝造和場景設定不能滿足她的審美需求的時候,她告訴我“果斷棄劇了”。反觀被各方好評的《甄嬛傳》,各位小主的打扮已是美得各花入各眼,精緻的配飾和各個女子的氣質和角色的性格契合,就給人很好的審美體驗。劇中不乏對那些精美配飾的特寫鏡頭,比如太后的髮釵和皇后涼涼頭上的朝珠。如果這些東西讓人覺得很“low”,即使這只是無傷劇情大雅的因素,《甄嬛傳》也絕不會成為經典。同樣的,近年大火的《武媚娘傳奇》之所以能夠有很高的人氣,不僅是有大咖的加入,更是因為裡面的造型和飾物令人驚豔。只要看看范冰冰身上華美的錦緞和滿頭的朱翠也會忍不住因她的美多看幾眼;正是因為這些精緻的配飾,遮掩了劇情的劣勢,讓這個劇在當年也實打實地火了一把,成為熱門話題。現在就連五大三粗的魯智深也佩戴著有佛性的珠串呢。不難看出,近年來,這些配飾妝造的粗糙或精緻,多多少少影響了大家的選擇和評價。

雷哥出品,為何影視作品中的文玩配飾出現的機率那麼大?

雷哥出品,為何影視作品中的文玩配飾出現的機率那麼大?

圖源《武媚娘傳奇》《甄嬛傳》華麗的頭飾,有明珠、絹花等綴飾

文學作品的視窗是文字,影視作品的語言便是鏡頭。我們是透過熒幕展示的一個個連線的鏡頭來了解故事和人物性格的。除了人物之外,影視作品中還經常會出現景物的鏡頭,以及許多文飾的特寫。這些鏡頭當然不是用來強行湊時間的,文玩飾品常常被用來暗示人物的身份、性格,甚至是劇情走向的伏筆。就說古裝劇中男子的打扮,一個人佩戴什麼樣的腰飾就能反應這個人的身份。比如帶鉤這種繫於腰間的掛鉤裝飾,其不同的花紋、不同的材質、乃至不同的造型和大小都對應著不同的身份品階。對人物性格的暗示就更多了,如果你看到一個人物多用玉石的配飾,那麼可能這個鏡頭就是想暗示觀眾,這個人君子如玉。相反如果一個人非常有錢卻對於文物、裝飾沒有研究,那麼這就是想告訴觀眾他只是個毫無內涵的“土豪”。這些小東西也常常為劇情服務,常常看劇的人一定知道,如果對於一個物件進行了特寫,或者主角對它進行了不自然的留意和觀察,那麼說明不久之後將會有劇情因此觸發。由此可見,文玩飾品為影視作品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鏡頭語言,使得影視作品的表現力更加上乘。

雷哥出品,為何影視作品中的文玩配飾出現的機率那麼大?

圖源《甄嬛傳》中的手串和髮釵

這些文玩飾品還有更加深刻的用意。這些小物件大多代表一種精神寄託或者人物感情的具象化,讓人在更加理解劇情的同時也更容易被感動。我們都愛看影視作品裡的愛情戲份,裡面的男女主人公往往都有一件“定情信物”,就像古代的小說《桃花扇》中男主角所作的桃花扇一樣。讓我特別難忘的就是《仙劍奇俠傳一》唐鈺小寶和阿奴的人面吊墜;還有第三部中紫萱和徐長卿的金面具;《步步驚心》中八爺贈與若曦的手鐲;還有《甄嬛傳》中的果郡王和甄嬛的名為長相思和長相守的一笛一琴。角色會睹物思人,同時也會激起我們的共鳴。它就像是連線角色和觀眾的鑰匙,透過這種物件的聯絡,觀眾的感情很容易和角色同步,感情的表達也更加流暢動人了。如果僅僅是靠兩人膩歪的畫面和語言,未免會缺少一種情調和信仰感吧。而且往往也是這些東西激起劇情的高潮和觀眾的情緒。讓我非常難忘的便是《霸王別姬》中,段小樓焚燒掉那把霸王的寶刀時程蝶衣眼神中的失望和絕望。看到這裡,我的情緒也隨之爆發。總覺得,有了這些物件的寄託,人物之間感情顯得更加忠貞和神聖了。

最後就不得不迴歸到這些文玩飾物的本身了。在劇中出現的除了作品原創“自帶”的之外,還有很多大都是歷史文物,有著自己的故事,彰顯著影視作品的文化觀和文化內涵,“逼格”一下子就上去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刺客聶隱娘》的主角聶隱孃的一把羊角匕。她利用它“白日刺其人于都市”。這把小刀髮釵可說是聶隱娘形象的點睛之筆——這把匕首確實有歷史可考,來源是漢代鄂爾多斯市獸面青銅小刀。這小小的匕首頭飾增添了聶隱娘形象的神秘感和故事厚重的歷史文化感,讓聶隱娘角色的形象越發高大上了,還抬高了作品的文化逼格。可以說這是不可或缺的亮點。影片的上映,也引起了許多歷史迷對影片的眾多歷史文物細節的討論。反觀現在,有很多影視作品正是因為做不到讓作品產生應有的精神內涵和文化感才難以成為國民性的作品。不難發現,如果缺少這些文玩物件的必要加盟,影視作品會讓人感覺出戲,進而顯得缺少必要的渲染和歷史文化感,從而導致其缺少內涵和精神主題。

雷哥出品,為何影視作品中的文玩配飾出現的機率那麼大?

在人們對於影視作品質量更加苛求,對精緻和美感的追求更加嚴格的今天,這些文玩飾物就成了影視作品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影視作品如何做得更加出彩,也不得不在這方面用些心思。正所謂細節見真功夫,許多影視作品之所以被稱作經典,也是因為不疏漏每一個細節,做到盡善盡美。這些文玩飾物之於影視文化,就好比是鳳冠上的一顆明珠;錦緞上的一縷花紋;寶釵上的一落流蘇。雖小雖細,卻最能體現出風情和內涵。就算你不去重溫某個作品,看到那個具有代表性的物件時,也能勾起種種情感和記憶。因為細節之美,最耐人尋味,也最能成為人們心裡最深的回憶。

文章來源雷哥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