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清明上墳過五代,子子孫孫出貴人”,這是什麼意思?

清明節即將來臨,每到清明,大家都非常的忙碌,首先是祭祖,其次是遊玩,最後就是陪伴家人。清明在古時候最開始是一個節氣,每到清明時節,大地開始陽氣上升,柳樹牙開始展露出先的枝葉,這個時候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節,因此清明除了是一個節氣還是一個踏青的好節日,古人認為是清明節氣成就了清明節。

農村俗語:“清明上墳過五代,子子孫孫出貴人”,這是什麼意思?

清明節除了踏青之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那就是掃墓祭祖,對於老一輩人來說,清明節掃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哪怕打雷下雨也是要去進行的,但對於一些年輕人認為,掃墓祭祖本身表達孝意就行,不要過於注重細節,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說法,農村的老人曾經留下來一句老話,那就是“清明上墳過五代,子子孫孫出貴人”,為什麼子子孫孫都會在清明祭拜,就是因為都想讓自己的後代能夠出貴人,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農村俗語:“清明上墳過五代,子子孫孫出貴人”,這是什麼意思?

這五代在血緣關係中,分別是天祖父、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和父親,按照正常人80歲的壽命,25歲生子的話,一個五代大約就是130年左右,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在這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內,後輩無論發生什麼都要進行上墳祭拜,在這期間我們還要保證祖墳的完好性,而一般我們的堆土墳15年-20年就會塌消,可見如果上墳超過5代,這個家庭的凝聚力是多麼的強,這個家庭的教育能力是多麼的高,在這些品質下,相信子子孫孫都會出貴人的。

農村俗語:“清明上墳過五代,子子孫孫出貴人”,這是什麼意思?

曾經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元帥,在生命的最後一年,93歲高齡的時候曾經對自己的子女說過:“

自己打了一輩子的仗,沒受過一次傷;搞過地下工作,沒被捕過,算是命大福大之人”,隨後人們發現,原來元帥一直都在重要的祭日供拜自己的先人,輩分最長的是自己的天祖,也就是五代祖,老人們常說“厚道必福,大德必壽”,所以祭拜自己五代先人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農村俗語:“清明上墳過五代,子子孫孫出貴人”,這是什麼意思?

那麼為何民間一直有說“祭祖不過三代”的說法呢?

其實按照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可能人們認為如果超過3代幾十年,人人都去祭拜,人人都有自己的祖墳,那豈不是我們的每一寸土地都會有墓地,那這讓我們子子孫孫該如何生存,所以一般到了3代之後就可以慢慢地取消這個祭拜,讓墳頭隨著時間的推移塌陷下去,這樣才能有效的利用墓地資源,不造成土地浪費,因此才有了“祭祖不過三代”的說法。

農村俗語:“清明上墳過五代,子子孫孫出貴人”,這是什麼意思?

相信很多朋友看過這篇文章之後都會打聽自己的五代天祖,其實作為現代人,我們可以去尊崇這些習俗,但我們一定要理性地尊崇,不能讓習俗矇蔽了我們的認知,因為我們還有子子孫孫要去保護,所以,文明祭拜,保護好我們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