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啥受啥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潛規則?|俗人閒話

秦滅六國之時,六國武器精良的正規軍都打不過秦軍;可是十幾年後,居然揭竿而起的農民也能打敗他們。同樣的軍隊,戰鬥力差距為什麼那麼大呢?

幾個朋友去吃烤肉,從大家落座小明就開始忙活,點單、烤肉、分肉。其實今天不是他請客,但是,大家都不會,所以整個現場就由他代勞了。朋友們則是邊聊天邊吃,泰然地享受著小明的服務。

天熱,又要一直守在烤爐前,汗順著小明的脖子淌下來,衣服都溼透了……

不要問我小明是誰,你身邊肯定至少有一個小明,小明可能是男的、女的,也可能是比你年輕的或年長的人,總之你泰然地享受著他們的服務,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你是真不會烤肉,如果會,你一定會幫忙的。

會啥受啥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潛規則?|俗人閒話

1

可是,小明是學過烤肉的嗎?小明天生就會烤肉嗎?

他也是學的吧,你為什麼不可以學呢?你怎麼就學不會呢?把肉放在烤網(盤)上翻來翻去,再用剪子剪成小塊分給大家,真的很難學嗎?

我小時候,常聽姥姥說“會啥受啥罪”。姥姥做什麼累了的時候,就自己叨咕這句話。這是那個時代的一句俗話,媽媽也不止一次的說過。

在過去的大家庭裡,或三代同堂,或聚族而居。那個時代社會化服務很不發達,各種事務都得自己家有人做,當然是會得越多的人做得越多,會得越少幹得越少。

比如下大醬(製作大醬),上屋的大嫂一做就生蟲子,下屋三嫂做的大家都說香。結果,一到下醬的季節,三嫂就挨家去給下大醬,累得腰痠背疼晚上睡覺直哼哼。這個就是姥姥說“會啥受啥罪”的社會背景與真實場景。

“會啥受啥罪”也因此成了那個時代家族裡的潛規則。

會啥受啥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潛規則?|俗人閒話

2

心理學家武志紅講過他父親的例子。

他父親相當聰明而且能掙錢,可是他卻窮了一輩子,為什麼呢?

因為每當他掙到一筆錢,就會莫名其妙的受騙或乾脆丟了,弄得家裡經濟總是緊緊張張。

後來武志紅學了心理學,才明白原來他爸爸在家族裡不受待見,自己掙到的錢總是被老人拿去分給其他兄弟,他自己的勞動成果自己能夠享受的很少,所以潛意識裡就用把錢弄沒的方法來抗議。

既然“會啥受啥罪”,那麼,人們就有意或無意的選擇“不會”。把掙到的錢再賠出去也是一種“不會”。

會啥受啥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潛規則?|俗人閒話

3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沒有了大家族,“會啥受啥罪”的潛規則還有用武之地嗎?

當然有,只不過場景變了,不是在家裡,而是在組織裡,尤其是“機關”一類的組織裡。

葉白領是新時代的知識女性,知識豐富精力充沛樂於助人,啥都能上手,上手就能會,一會了就幹得比別人像樣。結果,這幾年機關工作遇到的種種新的問題與挑戰,各部門都借葉白領去幫忙,她也總能不負眾望,一一搞定。

可是一到評優、晉級、提職之類的時候,她因為太年輕總排不上號,而別人卻能因為她的幫忙取得的成績而受獎甚至提職,弄得葉白領很灰心。當我跟她說出“會啥受啥罪”這個組織的潛規則,她大呼“這就是真理呀,為什麼沒有人告訴我?!”

會啥受啥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潛規則?|俗人閒話

4

老杜年輕的時候就在機關一類的組織裡工作過,那時候總分東西,死雞活魚、月餅粽子、蘋果桔子、白菜土豆,分東西就要有人搬,當然是老杜這樣小年輕兒的出力搬回來、再幫忙分成若干份,這個其實沒問題,大家都年輕過,也都有年老的時候。

但是,機關裡也有幾個並不年輕的人,卻從來都是與小年輕兒一樣的出力忙活,可是到了年底,評優、晉級、提職也總是輪不上他們,或者他們總是很靠後。老杜眼裡看著,心裡納著悶兒,為啥呢?

還有一哥們兒,智力明顯超越眾人,一討論什麼問題,他上來就能說出一二三四五,從思路到出路,別人還沒想明白,他都說明白了。於是後面的會議主要是對他的草案進行批判,然後大家總結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最後領導總結表揚,從來沒他,批評的時候,總能捎上他幾句。

會啥受啥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潛規則?|俗人閒話

5

當時老杜年輕,剛剛進機關,只有在邊上看的份兒。看著看著,心中暗暗吃驚,知道這不是自己能夠混明白的地方,找個機會悄悄的撤退了。今天的葉白領跟當年的老杜一樣心思,想找機會逃出這個“機關”。

現在人還是比舊時代的人強,現代人可以選擇“逃離”,不像過去的時代,無處可逃,只能選擇“不會”。

可是,不管組織內的成員選擇“不會”還是選擇“逃離”,對組織來說都是很大的傷害,有能力的人或者“逃離”了,或者“不會”了,時間一長,組織裡只剩下“不會”的人。這就是逆淘汰,又叫劣幣驅逐良幣。

這種傷害會慢慢積累,直到有一天,面對新的挑戰,組織裡的人都視而不見,見而不能,組織就該解體了。

會啥受啥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潛規則?|俗人閒話

6

想想,秦滅六國之時,六國武器精良的正規軍都打不過秦軍,可是十幾年後,居然揭竿而起(之所以揭竿而不是拔劍,就因為民間沒有武器)的農民也能打敗戰無不勝的正規軍,同樣的軍隊,戰鬥力差距為什麼那麼大呢?

軍隊還是那支軍隊,組織規則變了。

秦與六國戰爭的時候,軍隊的組織規則是積軍功領賞升職嘉獎,簡單說就是獎罰看貢獻。後來秦二世篡位,黨同伐異,濫殺大將,像蒙恬這樣的大將軍都被逼自殺。秦軍內部的組織規則變成了站隊,誰支援二世誰當官。那麼大家就都不做事了——做事無功,多做事還容易出錯——都去站隊,於是“會啥受啥罪”成為組織內的潛規則,上臺的將軍也不是因為會打仗(做事),而是因為站隊。

會啥受啥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潛規則?|俗人閒話

7

結果一旦打起仗來,武裝精良的百戰之師競然打不過沒有正規武器的農民,秦王歷代積幾百年的經營打下的天下幾年之內土崩瓦解。

那麼,當你與老杜一起回顧歷史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自己所在的組織,這個組織的規則是獎勵做事,還是鼓勵站隊呢?是多做多得,還是多做多錯呢?這個組織的各級負責人,他們的晉升,是因為會做事,還是因為站隊呢?弄明白這一點,也就能夠知道這個組織的前景了。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