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作者:七小福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北大像窟▲

初唐|莫高窟第 96 窟

北大像通高35。2米,是莫高窟第一彌勒大佛。原外部建有木結構窟簷,現存窟簷為1928至1935年重建,當時還對大佛重新彩繪妝鑾。據唐人撰《莫高窟記》記載,北大像建於延載二年(公元695年),由靈隱禪師與居士陰祖共造。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南大像的頭光與藻井▲

盛唐|莫高窟第130窟

南大像是敦煌石窟的第二大佛,大佛面相莊嚴,像高27米,展現大唐盛世的藝術成就。頂部壁畫雖經西夏改畫,但也經歷近千年的歲月,現存的藻井和頭光依然色彩斑斕,成為大佛造像華麗的背景和襯托。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南大像窟▲

盛唐|莫高窟第 130窟

窟室寬23。5米,深23。3米,頂高28。3米。唐《莫高窟記》有“開元年中僧處諺與鄉人馬思忠等造南大像高一百廿尺”的記載。窟前甬道南北壁上有晉昌郡太守及夫人供養像。晉昌郡設置於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至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間,從開元至天寶期,建窟歷時約三十年。此窟部分壁畫經西夏重繪,但大像仍然保持盛唐原貌。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彩繪龕楣與龕柱▲

西魏|莫高窟第285窟

中心大佛龕龕楣,外沿畫連續的忍冬紋,內沿塑作圓形龕梁,兩側下部捲起作忍冬花瓣。內外沿之間滿畫纏枝忍冬及十一身蓮花化身,形象飽滿圓和,龕下兩側塑作柱形下有覆缽柱礎,上有束帛柱頭。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龕柱及龍▲

隋|榆林窟第 419 窟

佛龕兩側塑出龕柱,柱身纏繞蓮莖及荷葉,柱下有覆蓮柱礎,覆蓮柱頭上,用龕楣尾部捲起作龍頭龍身,龍一爪站在柱頭上,一爪托住龍下頦,兩側的龍身相連成為龕梁,整體結構巧妙而生動。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上下式佛龕▲

盛唐|莫高窟第 27窟

此窟原為唐窟,但大部壁畫是在宋代重繪。覆鬥頂的西坡中開一圓券龕,塑釋迦、多寶佛並坐,龕外懸塑兩尊供養菩薩,這一組塑像又在西壁的大龕之上,表示法華經變“見寶塔品”中釋迦與多寶佛出現於空中。西壁的平頂敞口內有坐佛一尊,形成上下式佛龕。原來大小佛龕的兩側尚有多身懸塑的飛天,惜已缺失。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倒塔狀中心塔柱窟▲

隋|莫高窟第303窟

此窟形制最特殊的是有倒塔狀的中心柱。塔剎有六層相輪,上大下小,相輪上原貼有影塑千佛二百多身,現已脫落無存。塔剎下有四條盤龍,方形塔身四面開龕,龕內外均有小型塑像。主室寬3。85米,深3。35米,頂高3。1米,前部人字坡頂上畫法華經變,後部平頂畫平棋圖案。此窟形制與莫高窟第302窟相似,可能為同期所建的姊妹窟。第302窟有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的題記。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龕楣裝飾▲

西魏|莫高窟第285窟

龕是供奉佛像之處,在石窟中佔據重要地位,因此龕楣歷來也是窟室裝飾的重點。此龕的龕楣外沿畫火焰紋,其內滿畫藤蔓忍冬,顛倒回環,嚴整有致。龕楣的內側畫成帶狀的龕梁,下部捲起成忍冬花瓣。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人字披椽望裝飾▲

西魏|莫高窟第248窟

石窟的人字坡椽望仿自木結構的硬山頂建築,是莫高窟典型的早期人字坡椽望裝飾。人字坡的平頂上畫幾組四方套疊圖案,坡面上畫椽形,椽間望板東坡畫持花供養善薩西坡畫生動形象的飛天,是早期飛天的代表作。這種人字坡形式還見於河南密縣打虎亭東漢墓的墓頂,但它比敦煌早三百多年。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中心塔柱窟主室內部▲

隋|莫高窟第 427窟

這是主室的中心塔柱南面佛龕及東、南壁的內景。本窟中心塔柱正面與前部人字坡頂下的南北兩山牆前均塑一佛二菩薩像,構成三世佛組合。主室與前室的塑像又組成三大鋪雕塑組合,塑像高約3米多,氣勢莊嚴恢宏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北朝的中心塔柱已經失去主導地位,這是隋代出現的中心塔窟新佈局,至初唐以後消失。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新形式的中心佛壇窟▲

隋|莫高窟第 305 窟

主室寬3。8米,深3。65米,高3。35米,上為覆鬥頂。正中有方形佛壇,可以繞壇觀像,壇上有一佛二菩薩二弟子像,為清代重塑。頂部方井外有華蓋流蘇,西壁及南北壁上各開一圓券龕,稱為“三龕窟”。龕內有佛及菩薩弟子塑像,北壁龕下有“開皇五年正月”(公元585年)的造像紀年。此窟開創了三龕窟與中心佛壇窟的新形式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殿堂窟的帳形窟頂▲

初唐|莫高窟第329 窟

窟頂藻井畫蓮花飛天華蓋,四角有連珠紋帳杆形式,組成一座盝頂式帳頂。帳頂繪製正如《歷代宅京記》記載後趙業都宮室中“佛座帳上刻作飛仙,迴圈右轉,又作紫雲飛騰相映左轉,往來交錯,終日不絕”。圖案構圖嚴整而富於變化,色彩絢麗。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覆鬥頂影塑窟(藏經洞)內景▲

晚唐|莫高窟第17窟

此窟即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王道士發現的藏經洞。藏經洞為方室覆鬥頂影塑窟,窟室寬深皆為2。6米,頂高3。05米,開鑿在第16窟甬道北壁,窟內有洪辯的影像,西壁嵌有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洪辯身碑。此窟被發現時,內藏莫高窟諸寺經書文獻等三四萬件,因此聞名中外。可是,自1905年起先後被俄、英、法、日、美等入侵者大肆劫掠而去,如今只餘空窟供人憑弔。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帳形龕殿堂窟▲

中唐|莫高窟第159 窟

此為帳形龕殿堂窟,覆鬥頂。主室寬4。8米,深4。5米,頂高4。8米。西壁開龕,龕頂作盝頂形,畫平棋圖案,龕內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七身塑像,至今儲存完好,是莫高窟的彩塑精品之一。南北壁各畫經變三鋪,經變下畫條形屏風畫,壁畫繪製精細,色彩淡雅,是中唐的優秀代表窟。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重層龕殿堂窟▲

初唐|莫高窟第 57窟

此窟是初唐的代表窟。殿堂窟為覆鬥頂,主室寬3。9米,深3。75米,頂高4。12米。重層佛龕的內龕有一佛二菩薩二弟子塑像,外龕僅存北側菩薩像。內龕外畫龕楣與八稜蓮花柱。窟室四壁、四坡轉角處用連珠紋分出介面,在藻井的帳幔四角有四朵仰蓮與聯珠紋相接,使整個窟室猶如一座佛帳。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帳形佛龕的帳柱▲

盛唐|莫高窟第 74 窟

此圖可清楚看到繪於力士像身旁的帳柱結構。柱頭上用淺色繪出一段套管,上下有幾道箍,上部與柱頭大斗連線下部套在柱子上。而在佛龕沿邊轉角處,繪了垂下的長大流蘇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椽望裝飾▲

北魏|莫高窟第431窟

石窟前堂上的人字坡頂塑出半圓形的椽木椽身通繪紅土色,有綠、白、黑等幾色橫線,其間畫“M”形圓案,如商周木結構宮殿椽上的青銅金花紋。東坡望板自由地畫上忍冬蓮花紋,西坡望板畫供養菩薩手持巨大的忍冬蓮花,極富裝飾趣味,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椽望裝飾▲

西夏|莫高窟第 309 窟

原本為隋代的人字坡窟頂,被西夏改繪。人字坡繪仿木結構的椽檁形象,所畫圖案應與莫高窟西夏所建的木構窟簷有關,只是這些窟簷都沒有儲存下來。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釋迦佛倚座像▲

北魏|莫高窟第435窟

釋迦牟尼著涼州式袒右袈裟,作施無畏印和與願印,垂足倚坐,袈裟的衣紋線在腹部及座前呈渦紋,身後畫有背光。倚坐又稱善跏坐,為如來或菩薩兩腿垂置座前的坐式,是莫高窟北朝時期主尊造像的主要坐式。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彌勒佛▲

中唐|莫高窟第158窟

彌勒佛倚坐像,與對面的迦葉佛、佛壇上的釋迦佛共同表現三世佛造像。彌勒佛面形豐圓,著通肩田相袈裟,頭身比例失調。左側的佛壇上畫各國國王舉哀圖。

敦煌遊記II漫步石窟間

最精美的彩塑群像▲

盛唐|莫高窟第 45 窟

隋唐是敦煌彩塑的鼎盛時期,造像題材上開始出現以佛為中心的群像,並且多為一鋪七至九身,甚至十一身。其中最精美的彩塑群像,是盛唐第45窟西壁佛龕內的一鋪塑像。這鋪塑像原是九身,龕外兩側的金剛力士已毀,是最具有唐代風格的代表作,也是敦煌莫高窟兩千餘身彩塑中的精品。七身彩塑的排列按照佛教的規範,釋迦牟尼佛居中,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依次對稱地塑在深敞口的佛龕內。釋迦莊嚴肅穆,迦葉老成持重,阿難溫順恭謹,脅侍菩薩健美熱,情南、北天王威武雄健,各具性格特點,形成有靜有動、文武並具的氣氛。塑像背面的龕壁和龕頂,同時繪有八大弟子、諸界菩薩、天龍八部和飛天伎樂。立體塑造和平面彩繪的人物造型相結合,使整個洞窟富麗堂皇,光彩炫目,體現了中國古典藝術在建築、雕塑、繪畫三個方面互為依存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