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奴才二字也有大講究,不同時期也有大不同

清代官員,常常自稱“奴才”,學界對此基本依照陳垣與魯迅先生的看法,作為區分滿漢官員的措施。

陳垣說:“滿人稱奴才,有時可以稱臣;漢人稱臣,不能稱奴才。魯迅先生說:“在清朝,旗人自稱‘奴才’,漢人只能自稱‘臣’。其實是所以別於滿人的‘奴才’,其地位還下於‘奴才’。”這其實是排滿浪潮影響下對“奴才”一詞的理解,當然這也是對身份的有效區分。事實上,稱為的含義有著漫長的轉變過程。

清朝奴才二字也有大講究,不同時期也有大不同

奴才一詞,亦作“奴財”、“駑才”,在北方少數民族中是常見詞彙。

奴才一詞,亦作“奴財”、“駑才”,在中國北方各地,在北方少數民族的用語。魏晉以降,常常帶有還有鄙夷、卑稱或詈罵之詞,出現於歷史記載之中。

清廷起於北方,滿語中有阿哈,漢語意譯為“奴才”。沿其舊俗,奴才一詞在社會上也得以廣泛使用,從當時的書籍和人口口相傳的。《紅樓夢》,賈政說寶玉:“該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讀書罷了”。在很多時候,奴才這兩個字還是帶有諷刺的賤稱。入關後,這類詞語有時也出現在正式官方文獻中和煌煌上諭之中,如雍正五年十一月,雍正爺“此等卑汙之習,皆始自包衣下賤奴才”之語。在此種背景下,稱謂用語中出現“奴才”一詞,是極其自然的事情了。

清朝奴才二字也有大講究,不同時期也有大不同

清入關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旗人有稱臣的,也有稱奴才的。雍正朝還曾要求統一用臣字。清末

,反滿浪潮高漲,官員的區別對待,讓滿漢矛盾開始逐漸尖銳, 1907年,兩江總督端方等聯名上“滿漢平議”折,提出“奏摺中無論滿漢一律自稱曰臣,不得再用奴才字樣”。至宣統二年(1910),清廷宣佈:“我朝滿漢文武諸臣,有稱臣、稱奴才之分。因系舊習相沿,以致名稱各異。著一律稱臣,以昭畫一而示大同,將此通諭知之。”推行不久,清王朝即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土崩瓦解了。所以此次的改革浪潮就沒能延續下去。

清朝奴才二字也有大講究,不同時期也有大不同

清自乾隆時確定此制,並與整個清王朝相始終。其初制,本意在維護旗下舊俗,提示旗籍與武職人員時刻記住自己的身份,保持所謂“國語騎射”,隨時準備效忠於王朝統治,這也推動了這一稱呼在社會上的廣泛使用。客觀上,這一稱謂也區別了旗人與漢臣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