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超時空通話梗進化成恐怖片

在正式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故事發生在美國,一位農夫有三個兒子,長子和次子在外務工,只有小兒子陪在他身邊。有一天,一個人和農夫商量想把他的小兒子帶到城市裡工作,農夫不願小兒子離開自己所以嚴詞拒絕。那個人拍胸脯許諾能讓他兒子當上洛克菲勒的女婿,於是農夫便同意了。

這個人又去找洛克菲勒,說希望給他的女兒介紹男朋友。洛克菲勒又好氣又好笑,高聲叱喝道我的女兒還用你給介紹物件?那人說我介紹的可是擔任世界銀行副總裁的青年才俊,於是洛克菲勒便同意了。

最後這人又找到世界銀行總裁,希望為他推薦一位新任副總裁的人選。總裁說你算是個神馬東西?我憑啥聽你的意見?那人說我推薦的可是洛克菲勒先生的乘龍快婿,於是總裁便笑眯眯的同意了。於是,農夫的兒子當上了洛克菲勒的女婿、世界銀行副總裁,洛克菲勒、總裁和農夫也都非常滿意。

這個故事雖然流傳很廣,但顯然是荒唐可笑的,我們權當笑話看看就好。但是,對手中掌握的“既有資源”有效整合利用卻是實實在在的商業發展戰略。故事裡的中間人所作所為有點詐騙的意味,如果放在電影領域,在拍攝時“整合各方資源”為己用則存在抄襲的嫌疑,那麼近幾年來靠著“整合資源”崛起的韓國電影人是如何進行操作的呢?

《電話》:超時空通話梗進化成恐怖片

舉例說明。最近,一部Netflix出品的韓國驚悚片《電話》在網上熱度頗高,大部分影迷津津樂道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劇情的設定和各種花式反轉上面。這部電影的確很有趣——不止是情節和概念設定的有趣,而且還將“既有資源”整合的非常有趣。

《電話》:超時空通話梗進化成恐怖片

故事講的是傻白甜女主金書妍偶然發現自己可以透過電話和20年前一名叫吳英淑的女孩交談,更大的驚喜是吳英淑在得知金書妍的父親20年前死於火災這個訊息後,找機會阻止了這場悲劇的發生,從而改變歷史讓金書妍父親在未來“復活”。深愛父親的金書妍對吳英淑感激涕零,卻萬萬沒想到她的噩夢由此開啟······

《電話》:超時空通話梗進化成恐怖片

隔時空通話引來麻煩

由於劇情存在很多伏筆和反轉,我就不進行詳細的描述了,總之這是一部糅合了驚悚、恐怖、懸疑、血腥、治癒、親情、奇幻、邪教等海量元素的電影,對比劇情介紹,是不是覺得這些概念全混在一部電影裡有點不可思議?沒錯,《電話》就是這麼神奇,他真的做到了將這些元素融為一爐。但是否是“有機融合”則是見仁見智的。

《電話》:超時空通話梗進化成恐怖片

吳英淑的養母頗有邪教氣質

與此同時,《電話》編導手上的“既有資源”還不止這些五花八門的元素。這部電影還擁有類似《回到未來》和《蝴蝶效應》的創意,與《黑洞頻率》和《超時空來電》近乎相同的概念,類似《魔女嘉莉》和《閃靈》的某個場景,他就像是驚悚版《觸不到的戀人》,或者暗黑版《訊號》,一個不折不扣的資源整合型彙總專案。

《電話》:超時空通話梗進化成恐怖片

小鮮肉導演李聰賢(右邊那位帥鍋)一出手還挺猛

韓國電影近些年來的崛起和這種“資源整合思維”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特別在商業電影領域,主創人員們往往十分熱衷於從某部頗有創意的原作中汲取精華,透過本土化包裝和腦洞大開的反套路情節拓展,反倒是讓不少“偷師學藝”的韓版最終多方面超越原版。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被很多韓影影迷奉為“神作”的《新世界》。其中“臥底警察與黑道朋友產生兄弟情誼”這個梗,無疑受到了港片《無間道》和《龍虎風雲》的深刻影響,即使是《新世界》的鐵粉也沒有避諱這一點。但這並沒有削弱《新世界》本身獨特的“韓式魅力”,由於結局極具震撼性,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新世界》比《無間道》還要更勝一籌,而《新世界》這個資源整合的成功案例也絕非個例,韓國電影人在這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見一斑。

《電話》:超時空通話梗進化成恐怖片

《新世界》

《電話》和《新世界》的操作套路差不多,這兩部戲的編導都是在影片前半段借用各種同類型電影的梗開啟局面、做好鋪墊,再在後半段放飛自我、大展拳腳,讓觀眾無法做出“抄襲”的指責。

《電話》:超時空通話梗進化成恐怖片

打光營造詭異氛圍

總體來說,《電話》在節奏的把握和氣氛的處理上還是很不錯的,至少比前幾年在韓國大熱的偽紀錄恐怖片《昆池巖》(同樣整合了以《墓地邂逅》為首的各種偽記錄梗)要出彩。雙女主利用超時空電話鬥智鬥勇的過程緊張刺激,在李滄東的傑作《燃燒》中有精彩演出的新人全鍾瑞飾演的女變態殺人狂充滿鬼魅妖邪之氣,雖然在一些場景中的表現稍顯浮誇,但依然難掩她對錶演的熱情與難得的才華。儘管結局有反轉過頻畫蛇添足的嫌疑,但影片整體可看性和觀賞性還是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上(經常看恐怖片時哈欠連連的我,這次難得全程保持著清醒狀態)。

《電話》:超時空通話梗進化成恐怖片

《電話》:超時空通話梗進化成恐怖片

相比樸信惠的傻白甜人設全鍾瑞的邪魅感實在搶戲

或許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如果過多運用這種“資源整合思維”會令作品欠缺靈性和原創性,但在商業操作中無疑這是一種絕對應該重點參考的高效捷徑。韓國商業電影剛起步的時候就如同開篇小故事中那位農夫的兒子,在“左右逢源”的同時缺乏真才實學。但卻能在得到寶貴資源的前提下,透過學習實踐不斷最佳化配置、調整戰略、加強識別、校準目標,從而變得越發成熟,最終自成一派。由此來看,韓國電影人整合資源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我們參考和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