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擔當?河南紅臉看豫東,盤點四代豫劇紅臉代表人物

近年來直播和短影片的興起直接造就了一批網紅,傳統的河南豫劇也耐不住寂寞加入到這一潮流中來。在豫劇的各類角色行當中尤以老生紅臉熱度最高,不管男女老少都能來一段,熱潮之下不少人飄了起來,但凡有點特點就動不動冠以紅臉王的稱號。有自封的也有粉絲吹捧的,一時間網上各類紅臉王層出不窮氾濫成河,自然這些只是自娛自樂不必當真。紅臉王一詞本指在民間有良好口碑的豫劇生行表演藝術家,幾十年來真正能被人民群眾認可的紅臉王屈指可數,本文我們就來回顧盤點一下這些被民眾認可的真正意義上的豫劇紅臉王。

誰能擔當?河南紅臉看豫東,盤點四代豫劇紅臉代表人物

第一代紅臉王

說到“紅臉王”首先要提到的是豫東紅臉的開山祖師、第一代紅臉王唐玉成老先生。傳統的豫劇生行(男性角色)包括老生、紅生、武生、小生四種,在舞臺扮相上均以素顏出演。豫劇淨行也稱為花臉(淨行舞臺角色僅限於男性),指在舞臺扮相上面部塗以各類顏色用以表現人物特徵,如黑臉包公、白臉曹操、紅臉關公等。豫東調生行代表人物唐玉成(1895-1973年)把生行中的老生與淨行角色裡的紅臉融合在一起創立了豫東紅臉一派,“紅臉”一詞因劇中角色在舞臺扮相上以面部塗以紅色而得名。紅色在傳統的戲劇臉譜中代表忠厚耿直,“紅臉”舞臺角色多表現為帝王將相等主要正面形象人物,如諸葛亮、唐王、趙匡胤、楊令公、八賢王、劉墉等,其舞臺角色不限文武,唱腔蒼勁粗獷、瀟灑悠揚。

誰能擔當?河南紅臉看豫東,盤點四代豫劇紅臉代表人物

豫東紅臉流派的創立對豫劇生行產生了深遠影響,這種重流派的老生唱法在民間深受歡迎,豫東生行無不受其影響,習者甚眾,豫東調紅臉宗師唐玉成也被後人譽為“紅臉王”。 因唐玉成老先生在文革期間受迫害去世較早,其作品很少有影像資料留存,其唱腔主要由門下弟子傳承發揚光大,因此豫東也稱紅臉一派為唐門,在豫劇界有“河南紅臉看豫東,豫東紅臉出唐門”的說法。

第二代紅臉代表人物

豫東紅臉的開闢對豫劇老生流派的確立與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不少人拜其門下學習紅臉藝術。據資料記載唐玉成親傳門下主要有李克讓、劉玉龍(藝名大唐)、朱勤堂(藝名二唐)、楊啟超等四大弟子,接受其指點的更有多人。在其二代弟子中,虞城人楊啟超(1931-1993年)脫穎而出成為傑出代表。楊啟超為唐玉成老先生的義子和親傳弟子,在民間有豫劇奇才的美名,扛起了豫東紅臉第二代弟子的大旗。為了區別唐玉成老先生的“紅臉王”稱號,楊啟超也被後人稱為“小紅臉王”。

誰能擔當?河南紅臉看豫東,盤點四代豫劇紅臉代表人物

第三代紅臉代表人物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受國內政治因素的影響,全國的文藝以革命樣板戲為主綱領,傳統豫劇習者甚少。改革開放後全國文藝迎來了繁榮發展時期,傳統的戲曲也開始走紅,豫劇紅臉藝術也在逐漸發展壯大,在此時期出現了一大批有民間口碑的紅臉唱將。看到這一商機,一些出版商開始錄製發行一些豫東優秀紅臉演員的音像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是八十年後期至九十年代初期音像公司陸續出版了劉忠河、劉新民、陳傳明、張枝茂、索文化、洪先禮、謝慶軍、朱坤芳等人的錄音錄影,發行了命名為《豫劇八大紅臉》的六碟裝VCD,發行之後大受歡迎,從此便有了比較流行的“豫劇八大紅臉王”的說法,這也是“紅臉王”稱號首次以書面形式表現出來。

誰能擔當?河南紅臉看豫東,盤點四代豫劇紅臉代表人物

此八人中以劉忠河為代表,名氣也最大,在民間有豫劇馬連良的美譽。劉忠河科班出身,戲校畢業後進入了原商丘地區豫劇團,主攻紅臉。他雖不是唐門親傳弟子,但透過研習紅臉藝術不斷探索自成一家並以唐門第三代弟子自稱。在八人中劉新民(1937-2003年)年齡最大,雖不是唐玉成親傳弟子但受其指點教誨,在民間有“拼倒山”、“捨命王”之譽。陳傳明與張枝茂分別為大唐與二唐的門下,正宗的唐門傳人。劉新民、劉忠河、張枝茂、陳傳明四人年齡相仿,當時約五十來歲正是藝術表演的成熟期。索文化、洪先禮、謝慶軍、朱坤芳四人年齡相仿(均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謝慶軍與朱坤芳均為楊啟超門下非正式弟子,洪先禮與索文化是從民間大眾走出來的紅臉演員優秀代表,此四人當時三十餘歲正直當打之年,可謂是紅臉年青一代的代表人物。

誰能擔當?河南紅臉看豫東,盤點四代豫劇紅臉代表人物

如同同一時代香港樂壇的“四大天王”一樣,豫東八大紅臉王可謂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也是豫東紅臉發展的高峰,在民間有很大的影響力和口碑,對豫劇紅臉藝術的傳承推廣起了重要的作用。豫東八大紅臉各自自成一家,其唱腔各有特點,各自也都有代表作品傳世,至如今傳唱的紅臉劇目也多是他們演出的版本。原本不大被官方認可的傳統紅臉戲開始登堂入室進入到豫劇大眾舞臺,如今年輕紅臉演員學唱的也多是他們的唱腔和作品。

誰能擔當?河南紅臉看豫東,盤點四代豫劇紅臉代表人物

第四代紅臉代表人物

進入新世紀後,民間戲曲逐漸落寞,習者日益減少,紅臉逐漸歸於小眾,在唐門的第四代弟子中能夠取得像前輩名家成就及影響的寥寥無幾。相比之下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安徽界首的張連忠(劉忠河弟子,藝名劉立河),其代表作品《劉墉下河南》、《小紅袍》等,在安徽界首、阜陽一帶被民間稱為紅臉王,但其影響力已不能與當年的豫東八大紅臉相提並論。

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使得豫劇藝術有了新的活力,層出不窮的紅臉王也是傳統戲曲的傳承與發展,只是在如今以流量為上的網路時代背景下,更希望能夠多幾分堅持少幾分浮躁,提高自身的硬實力才是王道。

(圖片源於網路,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