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樓處的人臉識別,怎麼裝上就拆不掉了?

作者:王欣睿、汪晨安、王婷 指導老師:林羽豐 編輯:蘇子涵

在前天的315晚會上,科勒衛浴、寶馬、Max Mara等多家知名廠商被曝安裝人臉識別攝像頭,非法獲取個人面部資訊。

而背後的攝像頭供應商“蘇州萬店掌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據其官網介紹,在過去六年中陸續為1000多家知名品牌、30多萬家門店提供服務。目前,該公司後臺積累的超過300萬個人臉ID已全部被連夜清除,庫存中600多個科勒同款攝像頭也已被監管部門查封。

人臉識別的隱患由來已久,且並非所有被關注到的攝像頭都能被順利拆除。

就在去年11月底,南京多家售樓處接到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通知,要求拆除現有的人臉識別系統。但半個月之後,在貝殼中介工作的徐某稱:“(人臉識別是)拆不掉的,每個售樓處都有。”

拆不掉的“人臉識別”

2020年12月7日,位於南京市棲霞區的半山雲邸的置房顧問張某證實的確收到了拆除通知,他們也將在近期拆除裝置。同時,他表示在人臉識別使用期間,會明確告知來訪顧客售樓處有人臉識別。但實際上,從進入售樓處到正式採訪的大約10分鐘內,並未有員工主動告知有關人臉識別的注意事項。而同樣位於棲霞區的雍榮府的銷售人員則表示確實安裝了“人臉識別”,但沒有聽說需要拆除的訊息。

12月12日,其它多家售樓處均表示尚未拆除相關裝置。此外,南京市棲霞區貝殼中介徐某透露道:“其實這是侵犯隱私權的,但是你不知道它裝在哪裡,它就算不告訴你又怎麼樣,售樓處說我裝這個是用來監控,防止有人鬧事,我又不對外,這跟你家院子裝監控防小偷是一樣的。”

據瞭解,人臉識別技術是對輸入的人臉影象或者影片流進行識別判斷和資訊提取,相當於在監控裝置上覆蓋一個識別技術,只從外形看,分辨不出普通攝像頭和人臉識別攝像頭的區別。

直至2021年1月9日,紫樾府、江悅潤府等樓盤的工作人員仍未就此問題給出確切的答案。

“人臉識別這個事確實聽說過,因為侵權我們也知道”,紫樾府銷售人員王某稱。他稱這件事是由總部而不是單個專案決定,上面已經通知過拆除人臉識別的事,現在應該已經拆掉了。而江悅潤府售樓處工作人員也表示之前裝過,現在已經拆掉了,其他問題不方便透露。

售樓處的人臉識別,怎麼裝上就拆不掉了?

售樓處的人臉識別,怎麼裝上就拆不掉了?

相關售樓處(王欣睿 王婷/攝)

1月17日,貝殼找房APP的一位房產中介被問及半山雲邸的售房狀況時,表示有人臉識別,並已將到訪資訊記錄下來。

售樓處的人臉識別,怎麼裝上就拆不掉了?

2021年1月17日與某貝殼中介的對話

被人臉識別連線的多方利益

調查走訪後不難發現,大多數售樓處都安裝了人臉識別。儘管南京市政府已下通知要求售樓處拆除人臉識別,但落實情況並不理想。

而這個拆不掉的攝像頭,背後究竟包含了怎樣的利益呢?

人臉識別的關鍵作用就是識別到訪顧客是“自然訪客”還是“渠道訪客”。自然訪客指的是未經過任何中介渠道,透過看到廣告、查資料等方式自行來到售樓處的顧客;“渠道訪客”則是指透過中介渠道,由中介帶領來到售樓處的顧客。貝殼中介徐某稱,一經識別便是永久性的,顧客的型別標籤就不會改變。

而訪客的型別與顧客購房優惠、中介所得佣金、房產開發商獲利有著緊密的關係。

如果顧客來源於中介,那麼開發商就需要付給該中介一筆佣金,如果顧客是自然到訪,那麼開發商便不必花費額外的佣金。另外,如果顧客是中介A帶來的,即便隔天該顧客由中介B帶來,中介B也不會得到佣金。

“(對中介的)保護期,保護時長不會固定,經常調整,有時是一兩個月,有時是永久性的。”貝殼中介徐某對此做出解釋,經過人臉識別,顧客和中介已經被一對一“繫結”。也就是說,人臉識別幫助開發商確定是否要給中介分出一部分的佣金,同時也可以確定佣金應該給哪個中介。

不過,別以為中介佣金就與購房者無關。對於一部分購房者來說,透過中介買房可以和中介瓜分佣金,獲得購房優惠。

在蘇州做教師的朱女士於2020年11月透過中介渠道購房,總價245萬,地點是蘇州相城區。朱女士選擇中介的初衷是省時省力,而與中介分享佣金是她的朋友給出的建議。“(中介)馬上就同意了,說確實有佣金,可以分。我提出五五分成。(最後)分了5000的佣金。”朱女士還和中介商量是否能分到更多,中介回覆:“賣一套房佣金拿三個點,平臺拿兩個點,中介給個人這邊就一個點,沒法再多了。”當朱女士想繼續向中介爭取更大的優惠並提出換中介時,中介否定了這個想法並解釋道:因為朱女士第一次是由該中介帶去的,人臉識別已將其與朱女士一對一繫結,所以找別的中介沒用。

分享佣金究竟能得到多少優惠?貝殼中介徐某稱,有一兩萬、四五萬的,最高的可優惠四五十萬。而一小中介公司的中介表示,可以把所拿到的五個點全部返給顧客。

售樓處的人臉識別,怎麼裝上就拆不掉了?

開發商、中介、顧客與佣金的關係(王欣睿/製圖)

售樓處的人臉識別,怎麼裝上就拆不掉了?

人臉識別起作用的路徑(一經識別,永久生效) (王欣睿/製圖)

然而,並非所有售樓處都與中介合作,弘陽棲堯美著的置房顧問範某稱,好賣的樓盤不需要中介,自然也不需要裝人臉識別。

“有些中介,有高額佣金,開發商肯定會‘羊毛出在羊身上’,肯定是消費者買單。”範某還描繪了佣金與房產的某種關聯。他指出,開發商會根據付給中介的佣金對房屋做出相應的減配,“開發商不會是慈善家。”

對於中介的承諾,範某也提醒要注意其真實性,“因為(關於返點佣金)經紀人和你只是口頭保證的關係,不會和你籤合同的。”

市場越不好,分銷渠道越火

南京的房子沒有以前好賣了。南京網上房地產官網顯示,從2020年9月的5。8萬到2021年1月的破6萬,南京的新房庫存量一直在被重新整理,而歷年的南京新房庫存都鮮少突破5萬。二手房的掛牌量也在持續增加,從2020年初的5萬多套,到2021年1月已經突破10萬套。

在嚴格的調控政策下,房企促銷也難以調動觀望情緒濃厚的購房者。在此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的採訪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房地產市場曾經的火熱景象已然不復存在,一些地方的樓市開始或已經進入降溫通道。

貝殼中介徐某介紹:這幾年,由於部分樓盤銷售困難,開發商為儘快回款,與中介的合作越來越多。據其掌握的情況,南京地區目前除了少數銷售火爆的樓盤不需要和中介渠道合作,絕大部分新開的樓盤都需要依靠分銷渠道來帶客。

“不好賣的都合作,好賣的誰跟它(中介)合作呀,”在南京半山雲邸售樓處,置房顧問張某表示,該樓盤並未與中介渠道合作。但在貝殼找房,依然能查詢到該樓盤的新房資訊,在樓盤評論區共有15位顧問留言介紹並歡迎諮詢。

售樓處的人臉識別,怎麼裝上就拆不掉了?

貝殼找房平臺上,與某顧問的對話

有行業研究專家指出,整體來看,分銷是這兩年房屋銷售市場的一個變化。過去分銷比較簡單,可能就是簡單的渠道商概念,但這兩年二手房中介也積極介入。這樣的分銷模式提高了銷售效率,但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新的問題。

一位業內人士對此的判斷是,近幾年,房地產行業對分銷渠道的依賴不斷加重,一方面,渠道佣金在不斷漲高,渠道佣金已經是內場置業顧問的10倍左右,甚至更高;另一方面,在高佣金的誘惑下,“內單外掛”、互搶客戶等不規範現象也是層出不窮。

“內單外掛”也就是俗稱的“飛單”,即有的客戶已經自然到訪了,然後再從售樓處出去,或者被銷售人員引匯出去,教他們說是中介到訪,這樣會有折扣返點。紫樾府一位現場銷售人員就表示:“到時候可以找一個我認識的中介,他會給你們最高的返現。”

總而言之,在不菲的佣金分配面前,甄別購房者的型別、區分是自然到訪的客戶還是中介帶來的渠道客戶,對於地產商有著直接的意義。於是,在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幾乎成了一種行業共識。

人臉識別究竟傷害了誰?

針對“人臉識別”侵犯隱私權的問題,多家售樓處和中介也都表示自己是知曉的,但他們宣稱做好了隱私保護措施,所以不存在資訊洩露的問題。

如半山雲邸的置房顧問張某說:“我們的資料也是我們公司內網的系統,也不是外包,是我們自己開發的資料庫。我們只看到自己客戶的資料,如果要看(全部)資料需要報總部。(檢視資料也)只有那幾個數控可以看到,是很好追責的。”但也有一家小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馬某透露,有一些開發商會賣掉超過八個月仍未購房的來訪者資訊。

據《光明日報》報道,清華大學法學教授勞東燕曾表示,人臉識別屬於“無感抓拍技術”,從抓取的那一刻就侵犯了消費者隱私。因此,無論開發商後續如何處理資料資訊,只要抓取,即侵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20年釋出的《資訊保安技術個人資訊保安規範》已明確規定,個人面部特徵屬於個人敏感資訊,此類資訊收集必須經過被收集人本人授權同意。而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的無感抓拍在被抓取面部資訊時不會給消費者發出任何提示,除非事先告知。加之,實地走訪後可發現,大多售樓處並不會主動提醒消費者人臉識別的存在,多數消費者對人臉識別知之甚少。因此,這種情況下的人臉資訊收集必然會侵犯消費者的隱私權。

人臉識別所決定的不同訪客型別的房價也存在著價格歧視的隱患。同一套房,渠道客戶與自然來訪客戶支付的實際房款可能有所差別。

“我們老百姓沒有許多想法,所以他隨便安,我們就自投羅網!”蕪湖的馬女士在得知自己所購房的售樓處存在人臉識別後十分生氣在馬女士的購房過程中,她被判定為自然來訪客戶,沒有享受任何佣金分成。她認為像自己這樣五十多歲的中年人,不清楚這些技術的各種用途,因而沒有找中介買房,現在聽說了感到懊悔和不平。

然而,並不是找到中介就一定可以取得公平的價格。由於每一位中介給自己客戶的分成比例不等,因此選擇不同的中介,客戶獲得的佣金分成也就不同。蘇州朱女士就表示自己很後悔當時沒有多問幾位中介再去看房,認為人臉識別限制了自己的選擇權。

朱女士說:“下一次買房前我要把平臺所有中介聊遍,然後挑個分成最多的!”這是另一種針對人臉識別的對策。

【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