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不要試圖理解它,也無需感受它

《信條》:不要試圖理解它,也無需感受它

《信條》(tenet)上映,我看到一些走流量的影評都在對影片中那些高深的物理學理論進行分析,以解釋那些“燒腦”的物理學概念,諸如熵增、熱力學再來解讀劇情。一如當年《星際穿越》(interstellar)上映,彷彿寫影評的都成了科普作家,大家都在討論黑洞、蟲洞、時空穿越、量子物理。

而我想要指出的就是,一部電影如果是以這些虛無高深的物理學概念來解讀,不僅是完全錯重點,而且正中諾蘭下懷。電影好不好,導演技藝如何,迴歸電影本身。要理解那些物理學理論,看紀錄片,或者做做奧林匹克物理題都是不錯的選擇。

諾蘭真是一個聰明人,成功開發出商業片大賣法則,本是二流型別片卻讓觀眾甘願二刷三刷,重複消費,不僅要理清故事時間軸,還要理解裡面的理論。看第一次沒看懂?那就看第二次,再不懂第三次,如果還沒懂,算了,放棄吧,諾蘭在影片已經告訴你,不要試圖理解它,感受它就行了(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just feel it)。其實,根本上應該是,不要試圖理解它,它只是把你當傻子。

《信條》:不要試圖理解它,也無需感受它

看不懂?看5次,10次

左右逢源的“偽作者”

一直以來,諾蘭用他的聰明在敘事上玩弄各種技巧,非線性敘事、倒敘、插敘經常混用,還有多重時空,給觀眾形成一種這就是諾蘭式的電影,給人一種“作者”的錯覺,同時無論媒體、評論界還是觀眾都樂此不疲地熱議解讀,商業也十分成功。然而,技巧包裝之下,諾蘭在劇作、影像、視聽經營所反映的停滯,薄弱常被掩蓋。這十年來,諾蘭的電影永遠是一開始會給你“哇,好厲害噢”,但往下看,技藝就會露餡,越看越洩氣。

《星際穿越》如果把那些黑洞、量子物理等理論剝開,就會發現原來只是一個老土且十分低手的劇作。黑洞、量子物理,時空穿越,在一開始讓你以為影片會有庫布里克(Kubrick)式的主題(曾看過英國的影評有吹捧諾蘭是這個時代的Kubrick),但最終原來是一個毫無創意且濫情的故事。友鄰說《星際穿越》是“一開始看以為是庫布里克,結果最後原來是陳可辛。”就是這個道理。時空穿越的概念只是被用來製造時間距離,一個快一個慢,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變化,包裝出一部催淚感人片。

《信條》:不要試圖理解它,也無需感受它

之後的《敦刻爾克》(Dunkirk)再一次見識諾蘭如何扮“作者”,多線敘事,號稱海陸空全方位的拍攝,這很諾蘭。然而看下去,就會發現諾蘭在影像經營和視聽經營上露餡了。那年我坐在影院裡看《敦刻爾克》,整個過程感到十分不舒服,這種不舒服正是在於視聽的經營。影片所謂的緊張感大部分時間並不是靠畫面的內容和排程營造出來,而是靠不停給畫面填滿急促的配樂來製造緊張,而且這些配樂千篇一律。場面不斷被一種風格的配樂搶去風頭,也反映出諾蘭在經營場面上技藝的真實水準。

《信條》:不要試圖理解它,也無需感受它

二流的特工片

說回最新的《信條》,如果用回以上我曾對《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的評價套在《信條》裡就會發現《信條》的問題。

《信條》從型別上是大家熟悉的好萊塢特工片。套路都不陌生,影片一開始先聲奪人,一場事故或者災難引出主角,然後發現不同尋常的事物,繼而主角臨危受命,接受任務,開展調查,並一步步引出反派,發現大陰謀,最後主角帶上救世者的光環要拯救人類。

《信條》:不要試圖理解它,也無需感受它

典型的好萊塢特工片模式

諾蘭在這個特工片套路中再次發揮他的聰明,玩弄敘事把戲。上次用宇宙黑洞支撐敘事的時空穿梭,這次用熵增熵減的熱力學制造時間逆轉。上映前,不少人把《信條》對標《盜夢空間》,其他它玩弄敘事技巧上更像早年的《記憶碎片》(memento),而熱力學時空逆轉不過是《星際穿越》的故技重施而已。

正是時空逆轉、熱力學、祖父悖論這些看似嚇人的理論,讓人們忽略了《信條》不過是一個二流的特工片。無論人物本身,還是演員表現都十分平庸。John David Washington飾演的主角毫無特工片主角應有的神采,人物從頭到尾幾乎看不到層次感,他在片中甚至走起路來都顯得尷尬。難怪片中的kat第一次見面就看穿他的身份。還有Neil一角,他總是給人一種疏離感,儘管他是接受任務從未來回來拯救主角,然而主角和他,都不得不說完全不在節奏上。我甚至會懷疑諾蘭是否在指導演員上是放任而為。

《信條》:不要試圖理解它,也無需感受它

混亂的影像 喧賓奪主的配樂

情節上不斷設計一個接一個的細節讓你應接不暇,但只要認真看就會覺得這些細節並不難發現。比如機場裡Neil打鬥中放走的人就痕跡太重。場面的設計更能看出諾蘭在編排上如何罔顧現實,刻意營造的所謂危機。像高速公路上追逐倒車那場戲,四輛車前後左右夾貨車,那四輛車並不是一下子夾過來,而是有相當長的時間慢慢夾過來,而被夾貨車裡的兩個司機真是淡定得好不真實,直到四輛車都開始往中間夾了才開始緊張。這是全片中為求緊張場面而不顧現實處境和人物反應的一例。

《信條》在視聽的感受上同樣令我產生看《敦刻爾克》時候的不適。這種不適從開場第一場戲就開始了。開場的劇場恐襲,一行動,急促沉重的配樂就像翻滾的海浪不斷湧過來,營造場面緊張危急。但整場戲在影像上我認為是混亂的,是靠配樂喧賓奪主,不斷塞場面塞出來的危機感。

《信條》:不要試圖理解它,也無需感受它

這次負責配樂的不再是過去合作多年的漢斯季莫(Hans Zimmer),而是Ludwig Goransson,他做過配樂的電影代表作有《毒液》《黑豹》。但配樂的特點仍然沒變,單一、虛張聲勢。在《信條》裡甚至有時連對話多的文戲都密集地塞配樂。然而全片下來,卻沒有一首旋律可以讓你感到舒服和記住。這種視聽的經營正是反應了諾蘭的場面經營往往只是虛有其表,更遑論創意和風格。諾蘭的真實技藝水平也僅僅是一名技匠。

可是,明明只是技匠,卻被吹捧成“大神”。明明是過譽的導演,卻要說是“大師”。這就是今天無論媒體還是評論界的反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