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夜追兇》說起 什麼樣的國劇能媲美英美劇?

從《白夜追兇》說起 什麼樣的國劇能媲美英美劇?

從《白夜追兇》說起 什麼樣的國劇能媲美英美劇?

文/秦子陵

2017年被電視圈的不少人稱為國劇爆發的大年,從年初熱播的反腐劇“人義”到年中熱播的《軍師聯盟》,從“不知名鮮肉”領銜的奇幻網劇《河神》到最近剛引爆全網追捧的刑偵網劇《白夜追兇》,一部部可謂口碑、人氣雙豐收,即便是原本過去不會被看好的傳統文學作品改編劇《白鹿原》,也掀起一股不小的熱潮。相比數年前,國產劇被無限忽視貶低,英美劇被捧上天的局面而言,今年算是國產劇大翻身的一年。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劇能夠擊敗英劇、美劇,扭轉觀眾對國產劇集的固有印象,人氣口碑兼得呢?

首先還得從觀眾的口味提高說起,隨著這些年來影片網站的興起,隨之而來的是製作精良的英劇美劇的大量引進,基於英美劇所處市場的高度競爭模式,其劇集製作團隊都是經受住嚴苛的市場考驗下打拼過來的,對於季播模式的英美劇而言,收視不佳、口碑滑坡,直接的結果就是後續劇集的流產,甚至是劇組團隊的“失業”,在多重壓力下,迫使他們依據觀眾挑剔的口味,打造出了受觀眾喜愛的劇集,不一定品質有多高,但一定是經得起收視考驗的,所以大多數英美劇綜合而言,情節緊湊、劇情一波三折、場景投入大、演員表演也很賣力。

相比之下,國內電視劇長期以來都是一手買賣,劇集從立項、融資到賣給衛視、網站一直到播出前夕,觀眾都是幾乎零參與的,全靠電視圈的操盤人透過大明星、人氣、卡司賣點定價錢,一旦成交,接下來的壓力就給到了電視臺和網站手上,後者為了讓投入的購片資金能夠產生幾倍收益,往往極盡所能,把劇集剪得七零八落,對於產生話題的劇集,集數恨不得翻倍,每集恨不得就剪到剩下十幾分鍾內容(此中最典型的代表是芒果臺),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死迴圈,最終的結果當然是劇集的品質口碑越來越爛,觀眾對國產劇的信心降低到冰點。

之前觀眾沒得選,當然給你“吃翔”你也得認,然而隨著製作精良的英美劇的引進,觀眾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引人入勝”的感覺,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本那些“翔”也就愈發顯得臭不可言,強大對手的出現,迫使國內許多有追求的電視人,開始思考對策。良心團隊,不再只注重品質,開始考慮劇集的爆點;人氣偶像劇團隊,不再只是賣鮮肉賣臉,開始打磨劇本和精心調教演員。於是才出現了諸如前者之《白夜追兇》後者之《河神》這樣不同於過去電視劇集模式的全新作品種類,而《軍師聯盟》則可以說是集前後兩者於大成的一部歷史劇傑作。

從《白夜追兇》說起 什麼樣的國劇能媲美英美劇?

通覽三作,雖各有不同,但在老秦看來,還是有一定的共同優點在的,正是這些優點,博取了觀眾的肯定。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對劇本的打磨,好劇本是一個好劇的靈魂,引人入勝的情節,性格特徵突出豐富飽滿的角色設定,精緻幹練簡潔利落的臺詞,緊湊不拖沓的劇情,這些都是制勝的法寶。就拿最近大熱的《白夜追兇》來說,雙胞胎兄弟一白晝一黑夜,洗冤緝兇的劇情設定,以及男主角多面的人物性格刻畫,和大主線與小劇情環環相扣緊密推進的劇情,還有簡潔明快既表意明確又有充分留白空間,通俗又不落於庸俗的臺詞設計,都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

第二點當屬注重細節的精良製作,相較於過去把錢都砸在請大牌演員身上以至於道具粗製濫造場景錯漏百出基本全靠後期P圖來說,這三部作品對場景、道具的考究可以說是堪媲美英劇美劇的用心,基本上能被網友們挑出來的極少的毛病,也是無傷大雅的疏忽。可以說劇組對劇集製作的用心程度,都是可以透過這些細節被觀眾體會到的,也是好劇制勝的法寶。

劇本再好團隊再用心,沒有好演員也是白搭,雖然仍然有海量的偶像粉絲無腦捧偶像曲解演技的內涵,但對何謂演技,大多數路人觀眾都是能夠體會到的,真正的演技是能夠感染觀眾並讓你產生足夠的代入感,產生“沉浸式”看劇體驗的。依然以《白夜追兇》為例,男主角潘粵明一人分飾二角,讓觀眾產生真的有雙胞胎演員的錯覺,不得不為其精湛演技折服,即便是其他角色,也拋開了過往既有角色的束縛,塑造了一個鮮活的人物。這些其實只要導演功力夠火候,演員肯花心思去琢磨,並非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常有好演員遇上爛導演就變了個人這種二缺事,出來的效果如何,全看主創團隊是否足夠用心。

從《白夜追兇》說起 什麼樣的國劇能媲美英美劇?

然而演員光有演技,還不足以營造爆點,過去好劇業不少,但大多數叫好不叫座,其主要原因就是脫離了當前觀眾的審美趨勢,簡而言之,就是不夠接地氣。當一部劇鎖定了所要面向的觀眾群體時,首先要分析觀眾的喜好和審美趨勢,設定與其相匹配的爆點。如《白夜追兇》中,觀眾喜聞樂見一些時髦的所謂“CP元素”,在不違背劇本主旨和基調,以一種曖昧的手法表現出來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同人圖文和B站的影片製造者們了,忠於劇本和角色,把握尺度這一點很重要,否則要是和一些低齡偶像劇一樣玩得那麼露骨唯恐CP粉們get不到這一點,主導口碑的那群觀眾就要開啟瘋狂群嘲的模式了。

另外,實力演員身上注入偶像元素,也沒人說不可以,現在市場的審美趨向是多元化的,即便是人義裡的那麼多大齡男演員,也引爆了好一波追星熱潮,更不用說這回《白夜追兇》裡性格酷炫的雙胞胎“大叔”了,純粹生活化的東西,既然無法引爆觀眾的G點,那就加入戲劇化的偶像元素,在不影響角色的本質前提下,反而更突出了其表現力,其實也無傷大雅。事實上,對角色偶像元素的挖掘,在英劇美劇中是相當普遍的,尤其是注重個人主義又不惜筆墨浮誇的美劇,所以相對於更為內斂的英劇來說,美劇的普適性更強。

提到的這幾部劇,基本都是季播模式,第一季的口碑決定了第二季的播出,從這一點上來說,為了後續劇集能夠得以製作,主創們對劇集製作當然會更加用心。尤其是原創劇本的《白夜追兇》,第二季的劇本甚至還未創作,主創的意思是看第一季觀眾的反應,在此基礎上打磨第二季的劇本,這已經完全是美劇的製作模式了。雖然對於創作者而言,觀眾的意見不可能全盤接收,但是適度讓觀眾參與到創作中來,不失為一種最有效的保持作品充分接地氣的方式。

說真的,中國14億人,“智慧在民間”這句話,貌似從來也不會過時。

願國劇越來越好。

秦子陵

2017。10。31

從《白夜追兇》說起 什麼樣的國劇能媲美英美劇?

從《白夜追兇》說起 什麼樣的國劇能媲美英美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