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偶像的現象級作品——《沉默的病人》讀後

很多人把這本書當成2020年最後的驚喜。因為患病臥床,我足足躺了三週時間。病中難以定下心思好好看小說,於是,我的驚喜成了2021年的了。

我對本書的第一批作者和參評獎項評獎人員保持足夠的敬意。實話實說,如果沒有目之所及的那麼多五星好評,我的閱讀很有可能半途而廢。

“追逐”偶像的現象級作品——《沉默的病人》讀後

作品倒是用很典型的推理方式,在開頭簡單但重點突出地對案情做出了介紹:小有名氣的時尚攝影師加布裡耶爾·貝倫森在家中被殺害,死時處於被綁狀態。屋內除他的妻子畫家艾麗西亞·貝倫森之外別無他人,但唯一的嫌疑人自案發後處於謎一般的沉默狀態,唯一的“表態”,是一幅角落裡寫有“阿爾刻提斯”字樣的神秘自畫像。

然後,從第16頁開始,我們的主人公——心理治療師西奧·費伯登場了。在接下來的篇章裡,我們不得不耐著性子,和費伯先生一起,四處尋找那個能撬開罐頭的起子。但是艾麗西亞的嘴並沒有被撬開,費伯先生只得以她為圓心,向她周圍的人打探訊息。我要承認,這中間能讓我依稀感覺到,這是一部推理小說的,唯有費伯前往劍橋,向艾麗西亞的表弟瞭解情況這一段了——他在火車上整理思路的場景,偉大的福爾摩斯和波洛也曾有過。當然,他在現場突然捱了一悶棍的窘相,某些名偵探看到後可能也會隱隱覺得後腦有點不適……

“追逐”偶像的現象級作品——《沉默的病人》讀後

好吧,費伯各種努力和掙扎,在不斷失敗和受挫。中間斷續地會穿插費伯個人家庭的一些情況,以及艾麗西亞斷斷續續、略有些神經質的日記。各種無聊的線索,一直交纏到本書第313頁,一直在舞臺中央無聊打著哈欠的作者,突然從懷裡變出一個大火盆來,讓人意識到好戲開始了。

然後,第325頁,基本上真相大白。巨大的反轉,讓你意識到,前面內容的信馬由韁,完全是在麻痺你的思維和推理,讓你落入作者精心設定好的陷阱。

相聲講究“三翻四抖”,不把臺子墊得高高的,你就體會不到突然掉下來那種刺激。本書亦如是。

第348頁,本書結束。

作為橫空出世的超新星,作者亞歷克斯·麥克利茲在這本處女作的發揮確實是現象級的。同為英國人,亞歷克斯視阿加莎·克里斯蒂為偶像,讀過阿婆的全部作品,同時擁有紮實的心理學知識基礎。他的血緣也幫助了他(他的父親是希臘裔塞普勒斯人,母親是英國人),歐里庇得斯的知名悲劇《阿爾刻提斯》可以說是這部作品的靈感來源。他將這些內容熔鍊在一起,形成了一部頗具阿婆風格的作品——如同英國鄉下老處女絮叨一般的敘事風格(此處是褒義),巧妙的詭計設定,以及逆轉衝擊力極強的結尾。當然,線索佈局方面,我認為這部作品至少是不夠“公平”的,沉默及再度開口的原因也似乎可以作更為合理的解釋(對於心理學我一無所知,但正因為如此我才覺得原因需要更多的專業解答),但能讓大多數讀者用阿婆來作為評判標準,足以說明這部作品的成熟與成功——能和幼年的偶像,在書頁之中坐而論道,想必這對亞歷克斯·麥克利茲來說也是很高的榮譽了。

“追逐”偶像的現象級作品——《沉默的病人》讀後

周邊有非重度推理愛好者,也在朋友圈裡寫下書評。這部作品對於人物心理的把握確實出神入化,“阿爾刻提斯”尤其為畫龍點睛之筆。這裡探討太多恐有洩底之嫌,唯一想說的是,雖然作者想著力刻畫言語的殺傷力,但這與“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是兩碼事,殺人的刀並非言語而是人心。同理,為人父母者也無須過分反省,畢竟書裡的那種父女關係,已經沒法用家庭教育來遮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