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們常說的品位是什麼?

思考:人們常說的品位是什麼?

在說品位時究竟在談論什麼?

總結有三個方面:

1)精神,2)物質,3)審美

人的相處存在磁場,在團隊工作中有些人一見如故,有些人相處半年仍走不到一起,這是基礎精神的共鳴;

它主要呈現在三觀上。

許多人覺得品位就是物質,如果你買不起一隻Hermes Birkin,喝不起一杯Luwak Coffee,談品位就是裝;

當然也有人覺得品位就是「審美」,如穿搭,氣質,不一而論。

我有個堅持近10年時間的習慣,不論是約會還是見朋友,都會把自己髮型收拾利落,臉部保持不油膩;運動鞋白淨,甚至出門時包裡還備一瓶口香糖,擔心因為午餐消化後口中的異味「讓人不舒服」。

這種小細節大大減少彼此間的隔閡障礙,在我看來這不是心機婊,而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也是一種品味的體現;

你看,視角總是不同,我們劃分品位的標準不應該用廣意的三種直接定義。

總結而言,它是我們對生活的某種追求和嚮往,抑或是所說,所行,所讀,所看的集合,然後轉化為內部綜合價值實力的外顯;所以

「品位是一個人外顯的集中表現」。

如同一臺Macbook pro,雖然在不同人手裡顯示的價值完全不同;但穩定的核心是提升效能最重要的根本,該如何認識它呢?不妨從品位的兄弟進行了解。

思考:人們常說的品位是什麼?

01。品味與品位

人們往往會把「品味」和「品位」兩個弄混淆,原因在於雖然一個是動詞一個是名詞,但他們隱藏的意義相同;

品味產生了品位,品位提升品味,具體是什麼呢?

先說前者:

通俗解釋:

“品味是指享受生活中積極體驗的能力”

,此概念是社會心理學家Fred B。 Bryant 等人在2003年提出。

具體來說,

它是一種享受過程,積極主動和對任何動態性事物的欣賞接受的過程

;如果覺得難以理解,我們來換個場景:

如:你和朋友去餐廳吃飯,朋友覺得你點的菜系非常合口味說「真好吃」,這句話是結果,品嚐的過程代表「品味」,這種情況《品位學》中指透過感知愉悅,將注意力放在愉悅的經驗的產生上。

可不是品嚐那個味道如此簡單,要知道我們對待生活,工作等種種事情,臨在當下的感覺就是品味。

它不是享受帶來的結果,不是你對經驗的正負面情緒;它是起點和重點中間的組成部分

;其形成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1)主觀影響,2)客觀存在

主觀對我們如何影響的呢?

如同喜歡一件東西,卻不知道為什麼喜歡它;原因可能是這件東西是美的,也可能是因為身邊的夥伴擁有同樣的東西,或者在微博上某個明星使用它,也可能僅僅因為它價格很誘人。

我們只是想透過某些物品來表達圈層的認同,它不過是人的思想沒有經過整理的無數雜念的混合。

一個簡單例子:

經常刷影片時看到平臺推薦各種「周邊美食」,你也會被偶爾種草,影片中會告訴你某個菜系很棒,價效比超高。

可當自己親自品嚐後覺得一般,這是什麼問題呢?丟擲營銷之外,就是主觀「品味」的不同。

矽谷創業之父保羅·格雷厄姆在《駭客與畫家》這本書中認為,如果你在社會中提到“品味”,那多數人的品味都是受到主觀影響的。

因此,別人的主觀不一定符合自己;但大多數時候會被營銷種草,源自於天性或身邊人的影響和媒體輿論;所以不管哪一種,別人的品味都會影響我們。

就像你說“我想買瓶香水可不知道什麼品牌好”,朋友推薦被種草後噴在身上,坐電梯時旁邊的人卻「捂住鼻子」悄悄的說:真難聞好沒品味;這不過是主觀感受罷了,你也不必太在意。

什麼是客觀存在?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一切事物;換言之,不論人們是否認識它,知道它,它都照樣有本身的樣子,這就是客觀的。

如萬有引力,在牛頓發現它之前就已經存在,可能人們感受不到,認識不到,但它是客觀的。

理論總是令人難以理解,一個簡單例子是:

去超市購物,貨架上擺滿各種各樣的洗頭膏,你在選擇時會調動大腦的認知進行決策。

如果這些洗頭膏去掉品牌LOGO,全是統一包裝;那在多數人眼中可能就是相同的,購買時拿起一瓶就走了,品牌也就不會有「溢價」存在,這就是客觀;現實中人很難客觀在於兩個方面:

1)心性高度不夠,2)價值觀影響

也就是說,品味某種意義上只是個人偏好,它就像定義每個人看待藝術一樣,只能做到「模稜兩可」。

有人覺得價值無限,有人覺得只是一張圖畫而已;就像很多大佬在晚年並不在乎金錢,反之追求的東西都要大致極簡。

思考:人們常說的品位是什麼?

再說後者:

通俗的說,品位是建立在「品味」的定位基礎上;

人們首先解決溫飽才會對思考和味道進行判斷。

如同穿衣服,貧困地區的人首要解決溫飽問題,而一線城市的人保暖是基礎需求,然後在此之上在做新的選擇和判斷操作。

對一個還在追求「溫飽」的人來說品「位」毫無意義,若想追求更高的境界,就需要自身經濟能力和實力做支撐,

這種支撐就算有,也不一定能判斷品味(美醜,味道),所以就算有錢也未必有品位。

一個簡單例子: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心理存在妒忌感的女孩為追求表面富裕,大額透支自身錢包,購買各種名牌,配飾,最後每個月揹負壓力;這不僅不能彰顯品位,還會造成經濟困難。

要知道,它的存在最原始是商人為消耗一部分富有的人過多的金錢而設計的,透過高額消費就會彰顯品位,不這麼做就沒有品位,就不屬於上流社會;後來隨著發展就算有錢也不行,開始追求精神和存在的需求標榜。

但單純的追求並無意義,它需要商業化體現,因此珠寶,字畫,奢侈品,頂級美食,紅酒就成為體系下跨越門檻的一道橋樑。

而這種消耗財富的設計來自於遠古人類社會中兩方面的追逐:1)權利,2)物質

比如:現在你看到社會中的商學院,目的不僅建立在學習基礎上,另一方面它的存在代表圈層,達到此圈層的人才算是「品位相投」之人;資訊和價格就成為過濾人重要的方式之一。

那貴一定有顯得有品位嗎?並不是的,

品位重要組成部分是「品」和「位」,前者代表一個人的品德,人品,品性和和品行,而品最大的理解應該是一個人格調的體現,它具體是怎麼呈現的呢?

舉個例子:

曾經一位朋友給我詮釋了「富貴」這個詞彙,他認為大多數人都只能叫做富翁,土豪,富豪,而不能叫富貴;富而不貴,為富不仁都無法詮釋“貴”;它是榮耀的承擔。

他眼中的貴是一種「尊重」,有錢無法受到別人的尊重就不能稱之為富貴。

那些熱心公益的人,如周潤發,古天樂;他們用一生工作的結果捐贈,做學校,才是發自內心的令人尊重,這才是一個人「品」的體現。

因此我們達到某種位置充其量說「位」到,但不能說品德就很高尚;相信你也見過很多有錢人品質很差的,不是嗎?

但有些人恰恰相反,其沒有腰纏萬貫卻品德高尚,生活也很自在並受到人們尊敬;

所以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品位準確來說:不應該只唯「物質論」,而應該看此人沒有物質時品德如何。

講這麼多,重點是什麼呢?每個人眼中對品味的定義不同,生活中沒必要因為別人的一句「你穿著太差,香水太濃」而不開心;要試著對自己說「沒關係,我們不是一類人」。

對品位而言,多半人很難權貴但可以注重「品德」;那與人相處品德的呈現在哪裡呢?

我把它總結為「姿態」。

思考:人們常說的品位是什麼?

02。折射的姿態

社會心理學中說: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做什麼樣的事,它做的什麼樣的事就是什麼樣的人(Robert Musil, Kleine Prosa, 1930),進一步而言,我們的姿態就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什麼是姿態?總結有三個方面:

1)態度,2)行為

先說前者「態度影響行為」:

流行的大眾觀點多數強調態度對行為的影響,但驚奇的是「態度」通常被認為是我們對某事或某人的感情,不能很好預測的行為;並且改變一個人的態度很顯然也不能改變人的行為。

一個簡單例子:

前些天我在咖啡廳寫作,隔壁有個家長在陪孩子完成作業,但從孩子的表現可看出他其實並不想做作業,並且已經把情緒掛在臉上;而那位家長一直在勸孩子「這點事都做不成,以後上班怎麼辦呢」。

其實核心原因可能是因為孩子被問題所阻撓沒有動力去做,也可能是寫久了想休息。

顯然家長的這種做法並不能解決「根源」,於是孩子的行為就表現出「不耐煩」。

我們不妨認真思考,孩子冷靜下來就能改變自己的行為嗎?並不會;原因是這種習慣是經過日積月累形成的

,因此一個人從小的態度或影響品行的發展。

心理學家艾倫·威爾透過對各種人群、態度和行為的總數研究,得出結論:人們表現出的態度很難預測他們的各種行為;

《社會心理學》把這種情況稱之為「道德偽善」。

什麼意思呢?一個人顯得道德很高尚,但實際上拒絕付出任何代價;比如學生對於作弊的態度與他們的實際作弊行為幾乎沒有關係;很多公司大佬口喊著做公益,其實並沒有付出。

進一步說,

當道德和貪婪同處在競技場中,通常是貪婪大獲全勝

;如果一個人並不能按照自己所說的來做,那麼對於透過改變態度來改變行為的努力常常都以失敗告終。

比如:

你滿嘴說“吸菸有害健康”,可始終停不下來;許多人倡導電視節目減少暴力血腥,但現實中你可能一如既往地觀看媒體上播放的各類「血腥節目」。

再或者你是位領導,每次開會都會強調一些事情,可回頭看自己好像也「做不到」。

總而言之,

在利益面前多數人會出現偽道德並會把它加以包裝,這也是物競天擇法則;

長期以往便會影響一個人對待事物的姿態,最後延伸到「品德層面」,眼光就會發生變化,進而帶著有色眼睛去看人。

再舉個例子:

丹尼爾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給一群人佈置兩個任務,前者十分誘人(能中30美金彩票),後者比較無聊(沒有獎勵);讓他們自行選擇;然後給這群人一些硬幣讓他們決定任務的分配。

一些人抽到沒有獎金的任務,會給自己安排一個合理的理由,譬如:「哎呀,我故意讓你的」「無所謂,我本身不在乎」,另一些人抽到獎勵的則欣喜若狂。

最後研究結果發現,在任何場合下引導我們口是心非的不僅是人的內在態度,同時還有面臨的情景;社會影響真的非常大,

大到能誘發一個人違反他們最深層的信念。

再說後者「行為決定態度」:

想必這句話多數人都聽說過,但人類從來就不是被動接受環境,我們有很強的改變環境,甚至影響環境的能力,如:

當你感到煩躁不安時領導突然電話打來,你不得不以禮相待,結果與對方溝通半小時後發現之前煩躁的情緒已經忘在腦海後面。

再或者,一個向來比較懶散的人被拉到軍隊中服役,他本身的生活習慣肯定與軍隊中要求的習慣是不相適的,可軍隊嚴格的紀律使得他不得不按照軍隊中的習慣做事,在強制改變自己行為的過程中,態度也會發生改變。

透過分析不難看出,

當自己不得不做一件事時內心難免會承受一些壓力,但這時會面臨兩種選擇:

1)沒有找到合適理由,壓力無法得到緩解而放棄;2)跟隨行為主動改變心態。

認知不協調理論也告訴我們,當人處於行為進行時態度就會改變,讓態度和行為保持一致是品位「外顯」的基本法則;換句話說,我們要想成為品德高尚的人有三個基本面:

1)把劃分品位的標準由價格轉化為內在價值,2)認知到態度與行為的關係,3)修煉心性拒絕道德偽善

思考:人們常說的品位是什麼?

再舉一個連貫的例子:

品位的對立面是「俗氣」,俗還分為庸俗和低俗之分,一個俗的人即使買勞力士的手錶,必然是買鑽石最多的;一個俗的人買LV包包,一定買LOGO最大的;一個俗的人即使買車,必定買賓士寶馬;為什麼?很簡單,滿足炫耀的心理。

他把品位理解成金錢帶來的物品滿足欲,因此行為和態度就會發生轉變,然後使勁追逐此方面卻渾然不知姿態已經發生巨大變化。

不論是待人接物都會先審視外表,最後成了道德偽善的人;所以以物驅動的品位停留在表面,以心性驅動的品位表裡如一。

如同聽一首音樂,不論是高雅的古典或地下的搖滾RAP,品德高的人都能靜心聽到作曲人表達的意境和故事,即使曲藝顯得空洞,分散,而你的品位也能聽出更接近音樂本身所傳遞的真實價值。

總結而言,一個人平常交往的人,所看的書,聽的音樂,穿的衣服,佩戴的首飾舉手足見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位。

它與價格無關只是透過人和物的表現形式,

反應一個人投射在內心深處的價值觀。

因此,

訓練自己的品位應該從價值觀開始,進而改變行為態度提升姿態,遠離道德偽善,讓內心更加充盈

,具體該怎麼做呢?這裡有幾點,我把它總結為「平衡」。

思考:人們常說的品位是什麼?

03。根源的平衡

從社會心理學來說,平衡有三個基本面:

1)資訊(information),2)談吐和行為(Speech and behavior),3)分享(share)和價值(value),這也是我踐行品位的根基。

先說資訊(information):

現在很多年輕人關注大量公眾號,產品動態甚至閱讀大量雞湯內容,最後學會一堆道理,在關鍵時刻只能起到安慰作用,並不能提升認知;譬如:

你與別人吵架後狀態非常不好,從道理角度就會告訴你:

“不要與人計較,提升自己的格局”。

這段話顯然是正確的廢話,並不能真正打內心改變它;那我是如何做的呢?認識的本質在於

「知道自己知道,並做到」。

要嘗試思考“我為什麼會狀態不好”,積極反思正確原因的形成而非逃避;所以你與人社交也聽到過這句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在過去幾十年多半人讀的好書都沒有超過100本,何談品質呢?充其量跟風;進一步說提升都是反人性的,那我是如何做的呢?

1)慢慢遠離低階趣味無效的資訊,2)儘可能對某個資訊的來源做精準判斷,3)從別人口中得到的資訊不做自身行動的依據,4)保持多輸出的好習慣。

正如美國著名投資公司(Y Combinator 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所言,

優秀的作品都是非常嚴謹並和實力並存,如果你不去品閱它們,簡直是一種浪費,難道不是嗎?

其次談吐和行為(Speech and behavior):

當一個人接受資訊的密度變高,那對應認知也會有部分提升,談吐和行為是你社交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口才需要刻意練習。

但這不要求你想演說家那樣成為「非常能說」之人,也不是要求你要說「俏皮」類的話;而是說合適的話。

我在早些年並不擅長與人交流,而且經常被別人說「情商低」,不會察言觀色;後來自己總結一套迴圈方法論為:

1)多聽,2)不必要時不說,3)要說時思考說出去對方會有什麼感受。

建議你遵循上述三個法則,相信也會有所提升;這樣做的核心原因來源於能夠時刻洞察自己;另外一方面要學會「坦誠」,不猜疑,不揣摩;不說壞話,絕對信任。

很多人覺得這樣做會不會被欺騙,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是,即使欺騙他又能騙你什麼呢?金錢,信任;敏感的人遇到一次與磁場不合的人就不會再去相處。

上述中有說到行為和態度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並無前後之分;如果你覺得行為先行更能改變自己,那就先去行動;我一般是態度先行,即我做任何事見任何人,不管是否有情緒,都會前擺正位置。

再者分享和價值(share)和(value):

如果你想拉近一個人的距離,不妨從分享開始,分享是向他人展示自己重要的元素之一,在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不要唯利是圖」,要以價值驅動。

一方面,我們對一件事或人的判斷往往是盲人摸象,只能站在某個視角瞭解其中一面;分享能夠獲取自己想要的資訊,假設沒有得到,你也能得到一些「問題」,換句話說一個好問題就是答案。

另一方面分享也是「品味道」的過程;

你在交流中能熟知一個人的消費觀,眼界,審美和格局是否有共鳴;如:

你和朋友交流愛瑪士香水如何,他跟你反饋「香奈兒」更適合自己,無形中瞭解到一些背後隱藏資訊。

我在現實中經常會遇到這型別的人,他們透過交流覺得自己品味比別人要高,甚至別人價值感沒有自身可用之處就沒有聊下去的耐心;我認為非常不好,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有可學習的特質,切記不要太「功利心」。

也許除上述三方面核心以外,提升品位還還有很多方面,如:

審美,待人接物,獨立,寬容等

但總結下來始終逃不過「品德,修養」,所以品位是什麼呢?還是那句話:

一個人外顯的集中表現。

總結一下:

當一個人稱讚「你很有品味」的時候

,我們稱讚的更多的是你對事物的解讀、欣賞和看法,而不是你的社會地位,階層。

當一個人講你good taste, heavy taste和 bad taste的時候

,我們是在說你好品味,你重口味,你品味差;而不是再說你地位高,你地位重,你地位低。

當一個人在說你「品位」高時,你應該感謝他對你素養的認可;對我而言,

有品位就是「精益求精」

,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