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的“習後進步”(Post Practice Improvement, 簡稱PPI)

今天諾英德曼鋼琴剛剛讀到郝氏譜發明人郝佳先生的一篇文章,“無需刻意堅持,只因熱愛及找到了方法”。裡面提到四十歲時全無基礎的他學彈鋼琴時遇到的兩個“坎兒”。第一個“坎兒”是學習新曲子時,完全陌生的摸索過程;第二個“坎兒”是在練琴時遇到某些難點,當時完全無法克服時的挫折感。

他在文中總結自己幸運地跨過去了這兩個坎兒。一,其實學彈每首曲子,都會有從生疏彈到熟練、並找到樂感的過程的;二,每次遇到怎麼彈都彈不好的情況,到第二天或下次練習時,是能奇蹟般地進步的。

學鋼琴的“習後進步”(Post Practice Improvement, 簡稱PPI)

成年人學琴,如果遇到上面這兩個坎兒時,錯誤地認為自己“不是彈琴的料兒”,就會很遺憾地和彈琴最終能帶來的享受擦肩而過了。

我這裡想從鋼琴教學學術的角度,專門談談郝佳先生提到的第二個“坎兒”。

下面的內容,很大部分來自於我學習的Chuan C。 Chang(張仲權)所著的Fundamentals of Piano Practice(基礎鋼琴練習法)。當然以下所說的練琴竅門並非張先生獨有,在幾個著名鋼琴家的著作中也有不同形式的提到。

進入正題之前,必須先介紹一下張仲權先生和他這本書的背景。

學鋼琴的“習後進步”(Post Practice Improvement, 簡稱PPI)

張先生1938年生於臺灣,在日本長大(1945-1958), 11歲時開始學鋼琴,20歲時搬到美國,先後獲物理學學士及博士(康奈爾大學)學位,大部分時間于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從事分析研究工作。這本書起源於1978年發生在他身上的一次偶然事件。當時他的兩個女兒已經學了幾年鋼琴,一直進步神速,他和太太還(錯誤地)以為是女兒們有非凡的音樂天才。有次偶然陪女兒去學琴,女兒的鋼琴老師(Mlle。 Yvonne Combe)拿出一本陳舊的、根據曲目難易程度編排的譜書給女兒,叫她挑選下首學習的新曲目。老師說:“隨便選一首你想彈的!”女兒前後翻看那本書,尋找想彈的曲目時,他忍不住插話:“難道她不應該從自己的程度裡面挑曲子嗎?”老師衝他女兒會心地一笑,答道:“難不難並不是我們的問題,對嗎?”老師的話外音令張先生如雷轟頂,決定研究這種教學方法。他用了15年的時間對此進行深入研究,並意識到絕大部分鋼琴老師不教練習方法、也不懂其中的道理。這本書就是他15年研究的成果,已經令世界上無數鋼琴愛好者大為受益。

言歸正傳,現在來看學鋼琴的“習後進步”(Post Practice Improvement, 簡稱PPI)是怎麼回事。

每次練琴,一個人能取得的進步是有限的,因為彈奏的進步方式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學會了讀譜、按鍵及動作,取得明顯的進步(郝佳先生所謂的第一個“坎兒”);另一種是“習後進步”(PPI),是學習新的技巧時發生的一種生理變化。PPI 並非鋼琴彈奏的專有名詞,對很多其它技巧的訓練(比如健身、馬拉松、高爾夫等),它都有非凡的作用。腦神經學家們也對此做過種種實驗,證明人在深度睡眠時,大腦會對白天重複進行過的動作進行“整合”記憶,令你第二天醒後再進行這些動作時,出現顯著進步。

所以大家在練琴時,要留意自己在某個需要重複練習的樂句上,是否感覺不到進步了(一般重複練習某幾個小節時,十分鐘之內就能到這種“飽和”的程度)。這時候,可以放心地停下,去練習其它內容。等到第二天,睡了一覺後再坐到鋼琴前,你會發現自己的彈奏神奇般地進步了。每天這樣的變化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日積月累,PPI 的效果可以非常驚人地巨大。

學鋼琴的“習後進步”(Post Practice Improvement, 簡稱PPI)

因此,每次練琴,與其盯著一首曲子死摳,不如同時練習幾首,讓它們同時藉助PPI 的作用,共同進步。當然,要想令PPI產生效果,足夠多的練習遍數還是必須的。只是注意不要過份練習某幾個困難的樂句,因為那樣可能會導致肌肉緊張、產生壞習慣、甚至受傷。要注意不在動作緊張的狀態下重複練習,以免這樣的緊張狀態被PPI了。一旦感覺到某些肌肉或神經出現緊張狀態了,就應該趕快停止,換別的來彈。總之,不要害怕在練習時,雖然反覆彈奏還是不能馬上達到想獲得的效果。這其實是完全正常的,而第二天的進步也是一定會發生的。

想要最大化PPI 的效果,需要有正確的練習方式。如果不知道練習的規則,反而會破壞PPI 的效果,第二天出現更壞的情況。大部分這樣的錯誤,起源於不正確的快速和慢速彈奏練習。另外,練習中的任何緊張或不必要的動作也會影響PPI 效果,形成壞習慣。學生們最常見的錯誤,是在停止練習之前的快速彈奏。正確的做法是,在停止練習之前,用你所能達到的最為正確完美的方式彈奏,一般來說這需要用中等或較慢的速度才能做到。你的最後一次彈奏會對PPI 有非常正面的強大效果。

這裡需要順帶強調一下,鋼琴練習時,最有效的方式是把整首樂曲分成碎塊來分別重複練習。很多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誤是,練習時總是把曲子從頭到尾地彈奏。雖然這樣可以立即享受到容易彈的部分,但在時間和效果上,會產生嚴重浪費。因為整首曲子的時長令你能夠全部彈奏的次數變得有限,導致其中困難的部分得不到足夠多的重複練習,這樣會直接影響到PPI 的效果(PPI 需要足夠多的重複練習次數來起作用)。同時,把大量容易和少量困難的部分混合在一起彈,其速度和動作等很容易出錯,也會導致PPI 變得混亂。

PPI 是在睡眠時發生的。就好像你不可能在高速路上邊開車、邊修車一樣,醒著的時候是難以進行身體的生長和維護的。並且這種睡眠必須是深度睡眠。如果睡得質量不高,PPI 的效果也不會很好。所以,最好利用PPI的方法,應該是晚上練琴,第二天一早起來溫習。

希望以上習琴竅門能幫助更多的人,效率更高地學琴,充分享受到鋼琴能帶來的快樂!

注:內容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