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2400億的華人首富,如今卻成為人人痛恨的喋血資本家

坐擁2400億的華人首富,如今卻成為人人痛恨的喋血資本家

“一個坐擁2400億的可憐人”

媒體對李嘉誠評價終於撕下了最後一層面紗,徑直地懟向了這位曾經的華人首富。

如果說一年前,面對李嘉誠正式退休的訊息,華人媒體還給了這位首富一個“英雄遲暮,時代惋惜”的名頭的話,那今年當李首富在香港說出那句“希望政府對那些社會主人翁(暴徒)網開一面”後,媒體就再也忍受不了這些壟斷權貴對這個社會的兩面三刀。

官媒更是直懟李嘉誠,當特區政府想透過“收回土地條例”回收土地,為香港人建更多公屋時,為何不見這些地產大亨,為香港社會網開一面。

官媒親自下場的結果就是,一貫低調的李嘉誠和長江實業,不得不屢次澄清,自己愛國愛港的立場,其心中的驚恐,不言而喻。

坐擁2400億的華人首富,如今卻成為人人痛恨的喋血資本家

香港人為什麼恨李嘉誠?

“李嘉誠的成功,實際上就是依靠壟斷,幾大家族的聯手壟斷,也造成了如今香港居高不下的房價”

內地知名企業家宗慶後在談及李嘉誠時如是說道。

一個常年佔據華人首富榜單的人,本應成為香港年輕人的偶像,又為何成為如今佔據爭議的人物呢?

關鍵在於,李嘉誠為代表的壟斷企業不僅霸佔著香港的水電煤等能源供應,損害著香港市民的權益。而且即便在年邁退休之際,也毫無反省讓步之意。

就在去年3月份,當多個社會團體要求政府創設“李嘉誠稅”(即資產增值稅,股息稅和累進利得稅)時,李嘉誠一笑置之。毫不在意地說道,“

這些年自己加大了對海外資產的投資,樹大招風,迎來了一些社會仇富群體。既然大家不想看到自己再壟斷香港,那我就去歐洲,美國和內地

”。

坐擁2400億的華人首富,如今卻成為人人痛恨的喋血資本家

作為曾經“香港夢”的代表,李嘉誠也一度被封華人偶像

1940年從廣州逃難到香港的李嘉誠,打過工,跑過堂,靠塑膠生意發家,憑一身本領,打造了一個市值超1萬億港元,分支遍及53個國家的商業帝國。擁有一個上進奮鬥故事的他本應受他人敬仰,樹為典範,但顯然他並不在乎這些。

功成名就的他,並未就此滿足,也許是少年的貧窮和磨難,讓他養成錙銖必較,精明細算的行商風格。他最愛說,不賺最後一個銅板,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是不是也意味著他想賺走這一個銅板之外的所有銅板呢。

坐擁2400億的華人首富,如今卻成為人人痛恨的喋血資本家

左右逢源,一直以自己的利益為先

2012年8月,在中期業績會上,李嘉誠表白說:“

我對這片土地有特別的感情,自己身為中國人,永遠都是中國人。我絕對不會從香港撤資,我說話很少那麼堅定

。”

他曾經堅稱“愛國、愛港,永不遷冊”,但2013年7月底,李旗下和記黃埔釋出公告出售百佳超市一一百佳陪伴了香港人40年,是他們最為熟悉的超市。不過,10月18日,和黃再次公告暫停出售。

2013年10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已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國慶長假前,李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佈,拆售旗下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

一手沽空香港和國內市場的李嘉誠,卻在英國收穫頗豐。從2000 年至今,李家父子佈局“購買英國”一一他們已經或者即將控制英國天然氣近三成的市場,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 場,以及約5%的供水市場。

買下半個英國的李嘉誠,再結合其加拿大國籍的身份,似乎很難再說,他跟這片土地還有什麼聯絡了。

坐擁2400億的華人首富,如今卻成為人人痛恨的喋血資本家

而本就經濟結構不協調的香港,再遭此次衝擊,金融市場之位,自由之都之位還能不能保住,也引起越來越多的人懷疑了。

也許和李嘉誠的輝煌一樣,香港過去的黃金時代再也回不來了,曾經靠一己之力,便可獲得成功的李嘉誠式傳說,再也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