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歷史的溪州銅柱

凝聚歷史的溪州銅柱

銅柱是我國古代常作劃分疆界的標誌。溪州銅柱為五代晉天福五年,即940年,楚王馬希範與溪州刺史彭士愁一次戰後罷兵所立的劃分疆界的界柱。溪州銅柱高4米,上半截呈八方形,下半截呈圓形,直徑0。39米,中間空心,重約2500千克,柱上銘刻《復溪州銅柱記》,共41行,2300餘字。另外還有誓詞、銜名,皆楷書,字型秀麗。

凝聚歷史的溪州銅柱

對於溪州來說,可稱為“定州神柱”的銅柱,是土家族歷史珍貴無比的見證,它給湘西土家帶來了近800年的和平。唐末至五代時期,湖南地區被南楚王馬殷父子所割據,馬氏委任土司彭瑊為溪州刺史,轄永順、龍山、保靖等縣。馬希範繼馬殷南楚王之位後,溪州由彭瑊之子彭士愁襲任刺史。939年,錦州、溪州的少數民族萬餘人,反抗南楚王的統治,由彭士愁率領東出,取辰、澄二州。

凝聚歷史的溪州銅柱

據新舊《五代史》、《九國志》、《資治通鑑》記載,939年,在湘西與常德、沅陵接壤之處,金鼓動地,殺聲震天,湘西曆史上著名的溪州之戰爆發。因彭士愁在五溪少數民族中威望頗高,馬希範時無可奈何,只得相約議和。天福五年會盟於古丈縣境內的會溪坪野雞坨盟誓,南楚王馬希範效法其烈祖馬援“象浦立柱”的做法,以銅5000鑄柱,並銘刻誓狀於其上。溪州銅柱柱身為中空八面體,原柱內用馬氏統治時期所鑄的鐵錢填實。

凝聚歷史的溪州銅柱

柱上刻有“復溪州鋼柱記”,由於銅柱的銅質精純,八面上所刻顏、柳體陰文2000多個字,雖經千年風雨,字跡依然清晰完好。溪州銅柱上的銘文,相當於是南楚王馬希範與土司彭仕愁罷兵盟誓的條約。銅柱上鐫刻著楚王對叛亂的政策原則:古者叛而伐之,服而柔之,不奪其財,不貪其土。前王典故,後代蓍龜。吾伐叛懷柔,敢無師古;奪財貪地實所不為。在溪州土司彭士愁表示一心歸順後,南楚王當即決定:“爾能恭順,我無科徭,本州賦租,自為供贍,本土兵士,亦不抽差。永無金戈之虞,克保耕桑之業。”雙方盟誓為約,立柱為信。

凝聚歷史的溪州銅柱

銅柱記錄下了南楚王喟嘆著“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孫兮萬年春”的夙願,也記錄著溪州刺史彭士愁“歷三四代,長千萬夫”,“亦無辜於大國,亦不虐於小民”,“非萌作孽之心,偶昧戢兵之法”,“一心歸順王化,永事明庭”等立誓的誠意,尤其是南楚王馬希範議和所作的保證。銅柱的樹立,客觀上起到了“無擾耕桑,無焚廬舍,無害樵牧,無阻川途”的積極作用盟約確定,楚對溪州屬地免徵賦稅,不抽兵差;楚軍民不能隨意進入溪州;溪州各部落酋長如有罪過,只能由彭士愁處理,楚不能出兵干涉;確認彭土愁為溪州刺史,開始了溪州800年土司王朝的時代。

凝聚歷史的溪州銅柱

銅柱盟約,使溪州、錦州少數民族能過著安居的生活,進行正常的生產勞動,無疑有利於一個時期該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和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