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作品究竟怎麼樣,為什麼普通人欣賞不來呢?

達芬奇畫了個蛋,很逼真,大家都說好;莫奈畫了個蛋,有點魔幻,一半人叫好一半人蒙圈;梵高畫了個蛋,100年後大家才知道它是土豆,一顆憂鬱的土豆……

這就是佛羅倫薩畫派、印象派、後印象派的簡單區別。當然小編只是打個比方。

理性藝術容易懂,它有預設的公眾審美標準;感性藝術可以懂,大眾有感性共鳴;主觀藝術則很晦澀,你未必瞭解畫家最深處的世界。梵高是19世紀最孤獨的人,哪有那麼容易懂?

梵高的作品太超前,梵高的世界太孤獨

梵高的作品究竟怎麼樣,為什麼普通人欣賞不來呢?

《夜晚露天咖啡座》於1888年9月,法國小鎮。開闊小景,橘黃的暖調,淺藍的夜空,即便遠景黑暗的弄巷,梵高也加上了窗戶和燈光,還有悠然的顧客們(不是一兩個),梵高此時覺得溫馨。

200多年過去了,此酒吧維持梵高畫中原貌以紀念大師。

梵高,理性宗教人文下的異類

西方文化本質是宗教信仰

,宗教控制著西方社會方方面面。

西方早期藝術遵循現實宗教人文主義,以理性塑造為主導,宗教題材為主旋律,作品嚴肅、理性、寫實

。比如,達芬奇做過軍事工程師,更是如虎添翼。

達芬奇

米開朗基羅

拉斐爾

,文藝復興最傑出的三位大師代表寫實藝術最高水平。

再好的藝術也要觀眾欣賞。

寫實主義藝術很形象,容易理解,宗教人文很容易引起社會共鳴

。以達芬奇為代表的西方早期藝術,雅俗共賞,大眾喜聞樂見,自然成為主流。

對比荷蘭三大頂級畫家,一看便知

梵高的作品究竟怎麼樣,為什麼普通人欣賞不來呢?

《吃土豆的人》淳樸憨厚的窮人。梵高先生心懷憐憫,土豆作品可成系列

①倫勃朗

丨地位不輸文藝復興三傑,當時就是王者的存在。倫勃朗屬

現實主義

畫家,宗教題材是主旋律之一,代表最高藝術水平。

②梵高

丨那種“

小我表現主義

”在當時根本不入流!梵高一生就賣出一幅畫,還是走朋友後門。梵高

100年

後才蜚聲世界,即便放在今天的荷蘭,梵高地位依然壓不住倫勃朗。

③維米爾

丨17世紀荷蘭

風俗畫家

,專注荷蘭民俗小情景,尤擅女性肖像題材。維米爾是一位從寧靜生活緩緩走來的詩人畫家,畫風靜謐、淳樸、恬淡、溫馨,滿滿的和煦與寧靜的氣息。維米爾更慘,

200年

後才蜚聲世界。

現實主義畫風,宗教題材旋律,所以倫勃朗混的風生水起。梵高畫著自己無人能懂的世界;維米爾畫著小鎮的煙火。時人看來不過民間小手藝,大眾無共鳴,所以他倆都是窮死的。

梵高的作品究竟怎麼樣,為什麼普通人欣賞不來呢?

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明暗對比不再像早期那麼明顯,多了朦朧,視野大美前所未有

既生莫奈,何生梵高

19世紀70年代,

莫奈印象派

橫空出世,

人文情感開始作為繪畫重要元素,繪畫藝術也被引向色彩世界

。印象派打破西方原始的直覺感觀,強烈的色彩衝擊讓人興奮,當然也有迷惘。

印象派把世人目光從幽暗肅靜的教堂一隅,引向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色彩朦朧和冷暖處理,增強了繪畫藝術效果和神秘氣息,更重新整理了西方人對繪畫藝術的認知。

西方人第一次見識到色彩可以如此美妙,大氣、明快、絢爛……印象派打開了西方人的眼界,很快被西方接受。

莫奈成為印象派創始人

人類某些感性有共鳴,比如對音樂和色彩的感受。大眾看來,印象派的色彩並不難懂。然而,到了梵高“天下唯我”的境界,就沒有那麼容易讀懂了,他的色彩和線條都很難懂。

梵高的作品究竟怎麼樣,為什麼普通人欣賞不來呢?

梵高作品《收穫》 遠景開闊則豁然,天空淺綠則輕鬆,畫面內容非常豐富,筆觸細緻,色彩豐富,一片溫馨家園之貌。可見梵高此時心中充滿熱情和希望。

莫奈代表印象派巔峰,無人超越。梵高早期也學習印象派,但一度迷茫,決定開拓屬於自己的藝術,就是後來的“後印象派”。毫無疑問,

當時梵高不得不再避開新的主流藝術

人生短暫而坎坷的梵高,

步伐太超前,也足夠勇敢

。梵高和莫奈同處一個時代,卻要在如日中天的印象派主流外另闢蹊徑。梵高最後走向了瘋狂,走向了覆滅,最終走向了巔峰。

梵高的作品究竟怎麼樣,為什麼普通人欣賞不來呢?

梵高名作《麥田上空的烏鴉》 天空的藍色,比“露天咖啡館”的夜空色調還沉重;小路沒有畫出盡頭,青草失去了綠色;近景大路只畫了幾筆;滿天烏鴉襲來,已經落在寓意梵高熱情的麥田。天空太低,佔據一半佈局,整幅畫面沒有空間感,很壓抑。

這是梵高人生最後一幅畫。

梵高,畫布上的人生

莫奈把西方繪畫帶向色彩和感性,梵高則把色彩和感性推向極致,極致到只有他自己懂。

問題在於,

梵高把莫奈筆下的大眾感性變成自己的主觀感性,而他的世界沒有人懂。梵高是運用色彩的頂級大師,每一根或誇張或扭曲的線條都代表了自己的情緒,所以就連梵高的色彩也不是大眾能理解的……

當時大眾會覺得梵高畫的蛋有點奇怪。梵高: 我特麼畫的是土豆!一顆憂鬱的土豆!

梵高的作品究竟怎麼樣,為什麼普通人欣賞不來呢?

梵高作品《播種》 光芒萬丈的金色陽光,好像從天堂照出,近景播種者步伐有力,胳膊擺動幅度很大,整個人物張力十足。播種什麼呢?希望吧。

遠景,梵高沒忘畫上一個小房子,旁邊還有幾棵小樹。是不是有點小可愛?

梵高據自己情緒選擇不同色彩和線條,作品獨樹一幟。一塊塊畫布都是梵高自己的精神世界,透過色彩和線條可看出他作畫時的脈動。

天空

丨天空越低、比例越大,代表越壓抑;藍色越重,代表越憂鬱;天空高遠,藍中泛綠,代表輕鬆愉悅。梵高麥田系列很多,情緒不同。

人物

丨大凡人物較多,色彩多黃色(熱情),說明梵高精神不錯;只有一個人物,肢體動作張力十足,說明梵高情緒激烈。

線條

丨筆觸越粗略、誇張、扭曲、急轉,梵高心境越不平靜,細緻柔和的線條代表平靜。

遠近鏡頭

丨空間開闊則情緒不錯;畫面如特寫直逼眼球,說明梵高內心波瀾起伏。

梵高的作品究竟怎麼樣,為什麼普通人欣賞不來呢?

《麥田與收割者》 詳見後面備註

梵高選擇什麼色彩,不取決於客觀事物本色,在乎自己內心感受,用最能表達主觀情感的顏色完成繪畫

。比如《

麥田與收割者

》:

近景熱烈濃郁的麥田,卻只畫了一個收割者;天空泛綠;遠處山坡紫色。你見過紫色的山頭?你見過綠色的天空?梵高才會這麼做。

天空和麥田寓意希望,但梵高多少還是有些孤獨,所以遠處畫了一抹紫色,它代表一點憂鬱,但沒有藍色那麼沉重壓抑。或許梵高此時心境平和,希望中也帶著一絲憂慮。

此畫作於1989年梵高療養期間。梵高自覺精神好轉,對生活重燃希望。很遺憾,次年梵高崩潰,永遠埋在了被他賦予無限熱情的麥田。

梵高的畫布,就是他的一生

梵高的作品究竟怎麼樣,為什麼普通人欣賞不來呢?

溫暖色調的黃房子,佔據畫面中心,前面和右側空間開闊,後面藍色天空筆觸均勻。人物豐富,有大人和孩子,有行人,有嬉戲,有咖啡小坐……整幅畫面以熱情的暖色為主。如此的有耐心,可見梵高情緒挺好。

此時梵高正滿懷欣喜等待好友高更到來。

小編結語

梵高看似無章的色彩和線條,每一筆都有序、有因。當你瞭解梵高作畫時的內心,你會發現,色彩和線條這些秩序最完美地演繹了梵高先生的世界。天空綠色、淺藍、深藍……一點都不可以改變,換一個色彩,少一筆線條,拉近鏡頭,推個廣角,都會是缺憾。

正因這些原因,梵高是天才,也難懂。

普通人不懂技法,體會不到諸多微妙所隱藏的細膩情感。欣賞梵高的畫,最好懂點繪畫藝術,還需要點感性和細膩,再加上一點人文惻憫,耐心琢磨,感受他內心世界。如此,梵高作品就沒有傳說那麼難懂。

梵高的作品究竟怎麼樣,為什麼普通人欣賞不來呢?

梵高這張自畫像是很多網友的頭像

梵高先生對生活無限熱情,就像他畫筆下的黃色麥浪。可是,他無法讓第二個人明白自己有多熱愛這個世界,希望和痛苦互動流轉,反覆碾壓著他那顆堅強又脆弱、熱情又絕望的內心,直到死去。母親,不過是摧毀梵高的第一人,應該覺得兒子死的還是太晚了。

小編眼裡,梵高先生無與倫比,無可匹敵!小編加油!你不會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