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能把人“嚇死”了?多少人來不及治療就“敗”在癌症恐懼上

前兩天我的門診來了一位70歲的老人,經過他兒子的表述:最近2、3個月食慾不振、全身乏力、吃不下東西,最近出現噁心嘔吐,嘔吐物參有紅色血跡,這一下全家著急了才來看病。透過胃鏡及其他相關檢查,老人的結果既是最不想看到的、卻也是意料之中的胃癌(胃底腺瘤),在胃底大彎處近賁門口隆起病灶,慶幸的是僅限胃部且有手術條件。但告知其家屬,一聽是癌就嚇壞了,以為得了不治之症,甚至以為老人上了手術檯就下不來;老人更是抗拒任何的治療。問其為何如此悲觀,只聽家屬“村裡某某大爺上了手術檯3個月就沒了,某某就是做了化療,一下子人就完了”等等,可見癌症本身產生的恐懼竟可以“嚇破患者或家屬的膽”。

癌症能把人“嚇死”了?多少人來不及治療就“敗”在癌症恐懼上

一、什麼是癌症恐懼?

癌症恐懼

”被定義為任何與癌症有關的恐懼、焦慮或擔憂,包括癌症的原因、症狀、副作用及結果等,這些都是癌症恐懼的引發原因。比如對癌症治療的恐懼,人們對癌症治療的恐懼源於這樣一種核心“民間流傳”觀點:癌症是一種惡毒的、不可預測的、不可被摧毀的疾病,這讓人們擔心它的到來、恐懼於束手無策、屈服於癌症,以及對死於癌症的恐懼。

大多數醫生是癌症治療方面的專家,但癌症患者戰勝心理恐懼可能不僅僅需要醫生了,患者個人、家屬、親朋好友、乃至社會輿論都需要支援。醫生更多告訴患者的是他們身體和精神上會經歷什麼和預期想要達到的結果是什麼,那患者聽到癌症及其治療時害怕什麼?如何幫助患者克服癌症上的“醫學恐懼”,確保他們理解並堅定自己的診斷和治療計劃呢?

癌症能把人“嚇死”了?多少人來不及治療就“敗”在癌症恐懼上

二、坦誠有效地與主治醫生溝通

我們要求病人儘量把恐懼放在一邊,不去想,如果患者有不明白的問題就直接問我們,不要瞎猜,患者應該有權利問關於自己疾病的任何相關問題。有一次一位乳腺癌患者,她認為做化療就一定會掉頭髮,所以很擔憂自己未來脫髮問題,但她沒有告訴主治醫生。然後在她接受治療的幾個月後,她來找主治醫生認為她的治療沒有效果,原因是:她的頭髮還在那裡。她的治療並沒有導致脫髮,掉頭髮成為她心中衡量化療效果的重要標準,而不是腫瘤本身的變化,就這樣在恐懼中平靜地生活了幾個月,一直懷疑自己的治療是否奏效,知道她告知我為止。

癌症能把人“嚇死”了?多少人來不及治療就“敗”在癌症恐懼上

三、溝通能直接影響病人的預後嗎?

答案:是的。

我告訴我的病人,如果我不知道他們噁心或哪裡疼痛,我就無法讓他們感覺好一些。如果醫生治療過程中都不知道病人的感受,有可能會做出最終弊大於利的決定。例如如果病人沒有表達出他們感覺不舒服,醫生就不會發起對他們的藥物進行調整。如果我們不知道治療的副作用,它們會繼續惡化,甚至導致治療停止;但如果我們能早一點聽到患者反饋,及早干預,當副作用首次出現時,我們就能做出有影響力的改變,是會改善結果的。

新診斷的癌症患者的建議

“無論患者對醫生說什麼,醫生都不會驚訝!”

患者應積極參與治療計劃過程,帶著問題來溝通,家屬陪伴也很重要,因為患者不可能記住所有的事情。當你不明白的時候,請要求醫生澄清,告訴醫生你的恐懼。如果你不願意和醫生交談,你還可以和其他很多人交談,比如護士、病友、癌症護理團隊的其他成員等。透過與周圍的人談論你的恐懼,也可以真正加強癌症患者的信心。在被診斷出癌症後,與親人、醫生和其他相關人保持誠實、雙向的溝通,你們都能從彼此身上獲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