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幢老洋房,在哪裡

原創 董鳴亭 More城讀

上海第一幢老洋房,在哪裡

那些曾經被歲月遺忘的老洋房,為什麼成網紅?

上海最早的老洋房在哪裡?

又是哪一幢?

又經歷了怎樣的商業競爭?

上海第一幢老洋房,在哪裡

圖片來源:攝影師 陸偉

上海開埠…

這是個充滿傳奇的東方大都市,以移民文化發展起來,曾被稱為冒險家樂園的上海,流傳著屬於他的故事。

因天勢地理,人文思想,在上海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交融,表現在人的精神,城市建築,公共設施等。

如今,聳立在上海各個街頭的建築,成為市民們業餘時間關注的焦點。

特別是年輕人,那些曾經記錄過上海風光和歷史建築,引來了很多青年打卡,同時揭開了蒙在那些神秘建築上的層層薄紗。

170多年前,上海十六鋪碼頭上,迎來了一位英國人,他豪情萬丈地站在當時上海交通樞紐中心,用手中的司地克向天空揮舞著,對身邊的隨從人員說道:上海一定會成為遠東第一大都市。

他就是英國首任駐上海的外交官——喬治·巴富爾。

同時,在上海道臺府,現任道臺宮慕久卻坐立不安,他知道英國人來了,是善者不來,來者不善,他仰天長嘆道:天要塌下來了。

歷史,將這兩位素昧平生的人,糾集在1843年11月20日,巴富爾對外宣佈上海從這天開埠。

而宮慕久只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咽,並強行拖延時間,直到1845年11月29日清晨,當太陽最初的光芒照在上海縣城的城牆時,人們看見了一張佈告,即《上海土地章程》,達成闢設英租界協議。

這份土地章程被視為上海租界存在和運作的依據法理,由上海道臺和英國駐滬領事共同商定,其要旨在於華洋隔離居住的政策,並定出了英國人居住地的範圍。

上海第一幢老洋房,在哪裡

圖片來源:攝影師 陸偉

禮查飯店…

上海大門洞開,外國商人紛至沓來,為了滿足客商住宿的需要,在洋涇浜(今延安東路)附近,陸續開設了一些傳統的客棧。

1846年,有一個名叫阿斯脫豪夫·禮查的英國人,在這裡建起了一座近代化的旅館,名為Richard‘s Hotel and Restaurant(禮查飯店),也就是現在的浦江飯店前身,是上海最早的一所現代化旅館。

隨著旅館生意好起來,為了開拓Hotel,禮查看中了蘇州河北岸、黃浦江邊上的一塊荒地。

當時,這個地方人跡稀少,只有漁民在那裡曬網,還有一片茫茫的蘆葦蕩。

1857年,禮查以極低的價錢買下這塊為22畝1分的荒地,在此建造了一座彼有東印度風格的2層磚木結構樓房,將禮查飯店從金陵東路遷移到這裡。

雖然,蘇州河上,已經造起了外白渡橋的前身“韋爾斯橋”,但禮查飯店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初期的經營狀況不佳。

維持幾年後,1860年,同樣是英國人的亨利·史密斯(Henry Smith)接手經營禮查飯店,改名為Astor House。

在史密斯的管理下,禮查飯店除了客房對外服務,又開設了彈子房、酒吧、舞廳及撲克室,樓下大廳常有歌舞、戲劇演出,以招徠顧客。

於是,旅館開始出現轉機,外國旅客明顯增多。

上海第一幢老洋房,在哪裡

圖片來源:攝影師 陸偉

上海第一…

19世紀後期,禮查飯店也成為了中國最早接受現代事物的場所:

1867年,該店最早使用煤氣;

1882年7月,在此安裝中國首批的電燈,當時,上海只有15盞弧光燈,每盞燈的功率為2000W ,被譽為“奇異的自來月”,禮查飯店周圍就安裝了4盞燈,而電光公司自身門內外總共才有2盞燈。

1883年,這裡成為全上海最早使用自來水的地方,飯店生意火紅起來。

1901年,禮查飯店便裝上了電話,它的電話號碼為200,也成為上海最早使用自動電話的單位之一,旅客在這裡可以租用飯店馬車,極大地方便了旅客的出行。

上海第一幢老洋房,在哪裡

圖片來源:攝影師 陸偉

競爭對手…

中國有句話:花無百日紅。

就在禮查飯店在上海灘獨領風騷時,也引來了商業上的競爭對手,一幢更大規模的飯店建築出現,讓禮查飯店一下子陷入困境。

20世紀初,南京路上造起了一幢有6層樓高的匯中飯店。

匯中飯店交通便利,設施先進,最主要的是位於黃金地段。

而對於追求新鮮事物的外國人來說,匯中飯店也就成為了他們住在上海的首選之地。

相比較,只有2層高的禮查飯店黯然失色,又位於在蘇州河北岸,較之南京路外灘,禮查飯店的地段要冷清得多,使一些耐不住寂寞的外國旅客,望而卻步。

為了生存,1903年禮查飯店在老樓後面造了一幢5層磚木結構的大樓,就是現在的浦江飯店中樓,建築面積為8,100平方米。

但其規模仍然比不上匯中飯店,生意仍然蕭條。

1907年,禮查飯店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市場調查,將原來的2層小樓拆除,在原址上建造起一幢6層高的鋼筋混凝土與磚木混合結構的樓房,建座具有新古典主義維多利亞巴洛克式建築,是當時上海最豪華的西商飯店,也是中國及遠東最著名的飯店之一。

上海第一幢老洋房,在哪裡

圖片來源:攝影師 陸偉

改頭換面…

1910年,新建的禮查飯店竣工。

它的外觀採用英國新古典主義建築形式,佔地面積4,400 多平方米,建築面積 15,000 平方米,外立面豎三段。

位於黃浦路的大樓南面大門上裝有鐵架大雨篷,二層以上均挑出陽臺。

仍以它的建築風格和經營理念維護著在上海的第一幢洋房酒店的地位。並與它對面的俄羅斯駐滬領事館大樓,遙遙相望,成為了外白渡橋北岸一道亮眼的建築風景點。

駐店的旅客,憑欄既可遠眺黃浦江上的越洋巨輪和點點帆影,也可近觀蘇州河中如梭來往的船隻。

如果入住是在夏日的傍晚,旅客沐浴在落日的餘輝之中,感受著拂面而來的挾帶陣陣涼意的江風,更是一種獨特的享受。

而5層窗旁建有大弧形拱圈,3-4層之間貫以愛奧尼克式立柱。5層以上用凸線挑出橫向的層次分割層,把整個建築分成三種情調和風格不同的層次,禮查飯店的設計師們,巧妙地將人間最美的建築全部融入一體。

最能體現人性化的設施,是飯店內有臥房200 多間,旅客乘坐電梯可直達臥房。每套臥房均裝有衛生裝置,每天早晚都供應熱水。

娛樂場所的大餐廳,也極為豪華和富麗堂皇,可容納500人舉辦盛宴,又可兼作舞廳和交際場,其氛圍很適合客居的歐洲人的高層次享受。

此外,餐廳部還增設了許多小間分隔的雅座。

在寒冷的冬季,由最新供暖系統提供暖氣;在炎熱的夏季,則可用大量的電風扇來驅暑降溫。這對當時的上海來說是極盡奢華。

重新竣工的禮查飯店給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覺,立即吸引了眾多的新老旅客。

房租也提高到每間每天6-12元,而當時中國人開設的客棧,每間280文錢 ( 即需28枚10文的銅元) ,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禮查飯店從競爭中得到翻盤,繼續位於上海西式管理酒店中的老大位置。

成為今天,在所有老洋房建築中的首幢。

上海第一幢老洋房,在哪裡

圖片來源:網路

重大事件

由於,禮查飯店悠久的歷史和現代化的設施,是它見證了上海歷史上不少重要活動,也是很多重要人物在這裡留下了足跡。

1846年12月22日,在當時英國駐滬領事阿禮國的提議下,租用地外國人就租用禮查飯店,召開大會,成立 “ 道路碼頭委員會 ”(Committee on Roads and Jetties) ,委員為三人,負責徵發捐稅及建設事宜,這個所謂的道路碼頭委員會,便是工部局的前身。

1913年12月29日起,入住禮查飯店的旅客又增加了一種樂趣,他們可以日夜觀看來自美國的“有聲”電影。

飯店名人…

禮查飯店一流的設施和周到的服務,成為中外旅客近悅遠來的好去處,吸引了大量的嘉賓入住。

其中著名的科學家、相對論創立者愛因斯坦,曾於1922年11月22 日入住過禮查飯店304房;

1920年英國哲學家羅素到中國講學,下榻禮查飯店,當年入住310房;

1897年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的上海之行,驛站設在禮查飯店,當年入住410房;

《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夫婦,1931年就曾和美國著名報人密勒及鮑威爾一起在禮查飯店下榻。

如今,這些名人住過的房間,已經被完好的儲存起來,就如儲存著歷史經歷過的煙火氣,只要走進這幢老洋房就能嗅出住在這裡的每個人的味道,那是靈魂散發出的味道,是歷史鐫刻在天空的一道道痕跡,化作了黃浦江上滔滔江水,蘇州河邊吹過的風。

上海第一幢老洋房,在哪裡

圖片來源:網路

獲得新生…

但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是洋人們休閒娛樂的地方,中國人是不能隨便進去的。

直到,1954年4月19日,禮查飯店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曾先後作為華東紡織管理局和中國茶葉進出口公司等單位的辦公樓。

1958年6月25日劃歸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1959年5月27日,禮查飯店更名為浦江飯店正式對外營業。從此,上海市民可以隨便進出,1988年隨上海大廈劃歸上海衡山集團管理。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浦江飯店內開業。

現在,是中國證券博物館。

昔日的禮查飯店,新中國的浦江飯店,如今的博物館,在有關部門保護下,屹立在外白渡橋北岸,與俄羅斯領事館、上海大廈一起向過去的歷史致敬,向美好的未來出發。

老洋房繼續發揮新的生命力。

城讀特約撰稿人:董鳴亭

作者介紹

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上海老新聞工作者協會會員。著有《上海十八相》《上海十八樣》《上海十八戀》 《上海十八行》 《女貞樹下LUN——上海老洋房的故事》(與陸偉合作)長篇小說《藍寶》等著名圖書,被讀者稱為“石庫門女作家”。

MORE 城讀

原標題:《上海第一幢老洋房,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