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聞著時間爬過老屋的拖尾餘香,一覺醒來,站在豬欄裡我有些驚異不敢相信,反問自己,我居然回來了?這天,我們走出豬欄,開始有目的的遊蕩這個夢裡家園。

大家小學都學過李白的那首《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碧山,就是詩中汪倫的故鄉。

汪倫離開故鄉去安徽宣城涇縣上任,卻一直不忘故里,他設巧計請到李白來涇縣桃花潭後結為摯友,又帶他回到碧山。李白寫下了“問餘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等三首關於碧山的詩,人們特建太白樓以紀念,遺址至今可見。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走出豬欄三兩步就到了門前的小河古橋邊,天一派陰沉無風,鄰家的大白鴨與碧山村的標誌雲門塔一動一靜。

門前這條河是新安江的支流漳河,發源於黃山的餘脈黟縣章嶺之間的白頂山,全長25公里,流經碧山村內有5公里之長。一座頗有年頭的石橋橫跨河上,與雲門塔成為了村裡的標誌性建築物,然而它們的由來是因為汪何兩大家族的爭鬥。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乾隆47年,公元1782年,碧山最大的汪氏家族汪世禧和汪世煒捐款3400兩白銀建了這座5層寶塔,寶頂珠,宋式六角形制端莊嫻靜,磚砌斗拱上有飛簷翹角,一座座小鐵馬懸掛在翹角上。然而何氏家族無法容忍汪氏將寶劍般的寶塔插在他們的聚居地,就在不遠處建了這座如弓般的樂成橋與之對陣。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現在塔下的雲門書屋已經倒塌,取而代之的是出品黟縣手工糕點的古味園食品廠,去年詳細寫過不做贅述。樂成橋也被水沖毀,剩下重建的身軀僅剩交通的功能,實則感嘆“千里家書只為牆,讓它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的夏天著實悶熱,橋旁的小賣部是我們每天的期盼——買冰棒兒。店老闆大爺和他的老哥們兒聊天兒,一隻瘦貓趴在陳舊的椅子上睡覺。冰箱裡有兩個抽屜放冰棒兒,一層是兩塊的,一層三塊。我買下了所有樣式一樣一根兒。有時我們來買冰棒站在門口吃,大爺就一心看報紙,從不管我們幹什麼,哪怕是拍他。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碧山村在隋代曾是歙州州治所在,從那時起便是以汪氏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現在還儲存有明清時期古民居、祠堂300多處,宋代私家園林“培筠園”遺址,明代私塾耕讀園,擺設依舊,同時還是黟縣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到清代共出過進士11人,北宋政治家汪勃、清代書法家汪聯松、近代教育家汪達之都是。曾經的老村長和現在的書記就是汪氏後人。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徽州古村落歷史風貌,粉牆黛瓦的徽派古民居,層巒疊嶂般的馬頭牆,時不時伸出頭來一根兒小絲瓜,幾朵倭瓜花。村兒裡賣酒、村民活動、演出發通告的方式還延續著古老的傳統,紅紙毛筆字,在不經意的角落遇見竟是我眼中的一處風景。幾汪池水潔淨清亮,但可不是每個都能細看,有些是養蛤蟆的,嚇死我也。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我和熊貓就在小路上慢悠悠地走,想讓每一秒都再慢一點。我們並不會並肩而行,就好像兩個不大熟識的人,自己走自己的。默契就是這麼來的。她知道我要隨時拍景,以及遠抓她的瞬間。就這樣,我們一前一後在碧山村的迷宮裡走著,迎面一隊農婦挑著擔子走了過來。我對她們笑笑,她們也迴應著一個個淳樸的皺紋。兩個村婦伸脖子看旁邊院子裡老玉米熟了,就進去掰,但感覺不是她們的……被我拍了個正著。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碧山村是中華漢文化農耕文明的最後保留地之一,是現代城市文明程序中我們即將遠去的家園。如今汪氏的後人仍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耕生活,種田、養蠶、採茶、種麻、手工藝仍然是他們傳統的生產方式,那些久遠的遙遠的,只能在電視紀錄片裡看到的祭祀、趕集、唱民謠、演社戲,依然是他們傳統的生活習俗。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這次去還是發現了有點兒心痛的地方,比如,村口的健身器破壞了自然環境,也佔用了取景的最佳角度,有些現代的平頂小樓突兀與周遭格格不入。希望做這些決定的人,能夠考慮一下整體,合時宜。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黃山秘境古村碧山,城市文明程序中即將離我們遠去的家園

作者:那敢情好了

文藝範兒獨立攝影師,旅行、美食、生活方式撰稿人

多平臺認證、簽約旅行家,美食達人

雙微:那敢情好了

圖文未經許可,禁止任何主體轉載或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