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綠箱”讓廚餘垃圾變身營養土

“大綠箱”讓廚餘垃圾變身營養土

在社群家門口實現廚餘垃圾資源化再利用。

廚餘垃圾桶被機械自動抬升到半空後,廚餘垃圾被傾倒進“大綠箱”裡,經過大約7天左右一系列處理後,這些廚餘垃圾會變成營養土,成為社群、家庭綠化的花土,也可以作為農業種植的有機肥。日前,我省第一個分散式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站在道里區安信街31號投用。

據瞭解,該裝置利用小區空閒場地及垃圾轉運間,採用有氧發酵工藝,讓居民小區內廚餘垃圾就地變成營養土。在道里區安信街31號,技術人員現場展示了該裝置變廢為寶生產營養土的流程。該裝置的主體是一個類似集裝箱的綠色箱體,廚餘垃圾桶裡的垃圾可以透過機械裝置自動傾倒入處理系統。廚餘垃圾被倒入“大綠箱”後,機器首先要對廚餘垃圾進行搗碎處理,然後自動加入適量配料,促進其發酵。經過7天發酵,廚餘垃圾就變成了營養土。

該裝置體積並不大,在居民小區空閒場地或者社群的垃圾轉運間就能安置,受場地因素影響小。裝置採用旋轉式工作原理,可實現均勻發酵,一般日處理能力在5噸左右。同時,該裝置不受外部溫度影響,即使在氣溫很低的冬季仍可進行發酵處理。

該裝置具有執行成本低、能耗小的特點,可以有效解決目前廚餘垃圾集中處理方式面臨的難度大、工藝複雜、處理成本高、轉運路程遠、易造成二次汙染等問題,實現社群廚餘垃圾就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