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謀士很少學富五車,卻能算無遺策決勝千里,他們如何做到的!

從古至今,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身邊絕對少不了善於出謀劃策的人,不然的話,縱有天大的志向也難以實現。像劉邦就是如此,他的成功除了自身努力以及手下那幫武將給力之外,還要歸功於張良、陳平等人在他身旁出謀劃策。尤其是張良,憑藉著出色的謀略,幫助劉邦擊敗了項羽贏得了天下。可是,我們會發現古代的很多謀士學識並不怎麼精深,一輩子讀的書也不多,卻經常能夠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古代謀士很少學富五車,卻能算無遺策決勝千里,他們如何做到的!

其一,悟性至關重要。做一件事情或學一樣東西,我們會發現做的人不同,結果也是大相徑庭的,而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悟性或者稱為天賦。諸如王勃5歲就會寫詩寫文章,而有的人即使研究詩詞一輩子,也難以達到王勃成就的十分之一。韓信也是如此,並沒有人教過他什麼兵法,但是他能夠自悟成才,兵法韜略運用自如,能夠做到逢戰必勝,這就是天賦所帶來的差距。

古代謀士很少學富五車,卻能算無遺策決勝千里,他們如何做到的!

而古代的謀士也是如此,就拿張良來說,雖然出身貴族,但是史料中卻並未記載他好讀書,或者學識十分淵博,提到最多的就是他研習的那本《太公兵法》,這是當時的一位老人送給他的,此後他日夜研習這本書,最終悟透了書中的精髓,成為了一代大謀士。所以說,雖然張良的所讀兵書不多,但是他在這方面的悟性很高,因此很容易掌握其精髓,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讀更多的書了,而古代的很多謀士也是諸如這般。

古代謀士很少學富五車,卻能算無遺策決勝千里,他們如何做到的!

其二,讀書在於精而不在於多。有時候讀一本好書所產生的價值,會遠勝過一萬本雜書。古代可不像我們現在書籍如此之豐富,古時候的書籍其實是相對較少的,但是隻要把其中的幾本經典著作研究透,就足矣了。比如《孫子兵法》這樣的兵書,就經常被古人拿出來運用在軍事和政治上,比如三國時期的王允就利用貂蟬來離間呂布和董卓的關係,一次來達到殺害董卓的目的。再者,前面我們提到的張良,就是研究透了一本《太公兵法》,這就足以讓他成為秦漢之際數一數二的大謀士。因此,謀士平常看書多少其實並沒多大的關係,關鍵是能不能把一些經典研究透,能不能做到靈活運用。

古代謀士很少學富五車,卻能算無遺策決勝千里,他們如何做到的!

其三,讀書不多但有名師指點。有時候一個好的老師要遠遠勝過書中的智慧,像蘇秦、張儀之所以能夠在戰國時期出類拔萃,並不是因為他們學富五車,刻苦讀了很多的書,而是因為他們遇到了一個厲害的老師,他就是鬼谷子。鬼谷子是當時的世外高人,但凡在他門下學習過的弟子沒有一個是不出色的。這種名師面對面親自指導的學習方法,遠遠要好過於從書本上獲取知識。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龐統這樣的大謀士,他們先後都師從過司馬徽,向他學習過韜略。

古代謀士很少學富五車,卻能算無遺策決勝千里,他們如何做到的!

當然也有一些謀士學識很淵博,比如劉伯溫從小出身比較好,祖上父輩很多都是鑽研學問的,因此他從小就受到薰陶愛好讀書,各種書籍都喜歡鑽研,因此他不僅有運籌帷幄的謀略,還精通天文、術數等多方面,堪稱一位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