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產業功能區如何實現能級提升

成都(青白江)國際鐵路港:

競逐全球供應鏈話語體系中的成都“話語權”

緊接01版 構建以臨港智造為主導產業、適歐適鐵“兩頭在外”的產業生態圈,全面做強適歐適鐵產業支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

現代物流產業生態圈裡,成都(青白江)國際鐵路港是“圈內大佬”。4月1日的會議上,青白江區委主要負責人介紹說,在全市範圍內,電子資訊、汽車製造、總部經濟等產業都享受過國際班列的“紅利”。當天,通威金堂基地也表示,未來的國際競爭,青白江的國際班列是“巨大優勢”。

其實,成都(青白江)國際鐵路港的產業功能區發展紅利還未充分釋放。隨著國家級經開區、綜合保稅區、自貿區、“一帶一路”大港區、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四區一樞紐”建設深入推進,加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規劃不斷匯聚,更大更強的發展後勁正穩步拓展。

提升發展能級

全球協同配置資源要素

假期裡,建設也不停工。青白江興業大道附近,國際貿易產業園已經到了最後的衝刺收官階段,今年8月將部分投運。

近年來,隨著成都國際鐵路港的不斷提能升級,打造開放產業核心集聚區成為必然。國際貿易產業園的建設,成為港區進一步發展所需。

青白江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國際貿易產業園將堅持服務鐵路港“以通道促貿易、以貿易聚產業”發展思路,及時響應全市全省外向型產業共同衍生出對關務、法律、會計、金融、供應鏈、檢驗檢測、結匯結算等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透過匯聚先進產業要素,進一步提升國際貿易服務能力,打造國際貿易和國際供應鏈企業集聚平臺、“一帶一路”金融服務中心、國際貿易專業服務平臺。

香港玉湖、菜鳥、中遠海運、盒馬鮮生……掰著手指數出來的全是知名企業。

這是成都(青白江)國際鐵路港產業版圖的部分佈局。這批龍頭企業帶領著產業叢集成形,截至目前,該區域已吸引重大產業化專案160個。“有著全球資源運作能力的國際化鏈主企業積極參與,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機遇在更大範圍內強化產業聯動和市場鏈,參與全球協同配置資源要素。”青白江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樣的機遇背後,有一組資料作支撐——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亞蓉歐陸海聯運大通道,班列直達境外59個、境內20個城市,全省13個市州共建佈局物流產業基地。

東郊記憶藝術區:

拆除“一面牆”背後的產城融合

緊接01版 在一次內部交流中,胡藍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得到了同事們的一致迴應。

隨後的資料證明了這一點!東郊記憶與萬科天薈的人流互補,2020年兩個區域年人流量超過1100萬人次,“1+1,遠遠大於2”。

拆除的是“牆體”,打通的是“單元”,串聯的是“流量”。東郊記憶藝術區,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

同樣的思路“嫁接”到龍湖濱江天街和招商中央華城,東郊記憶藝術區一下子盤活了三個“商業體”。

一個全新的場景得以呈現:東郊記憶藝術區內,原東郊記憶與龍湖濱江天街、招商中央華城和萬科天薈四個片區被全部盤活,以東郊記憶為核心,形成產城融合、相互成就的態勢。

胡藍認為,拆掉的不僅僅是妨礙市民遊客消費遊玩的牆,也拆掉了幹部職工在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過程中“心理認知的牆”:產業生態圈並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論邏輯,產業功能區也不是畫了圈的某個區域獨立存在個體——而是與這個城市緊密結合的最根本活力細胞,其根本表現就是在一個區域內實現了產城融合——產業園區、商業街區和生活社群空間相通、業態相融、功能互補。

如何聚產業?

啟用工業遺產特色資源提升區域“顯示度”

從成都地鐵7號線八里莊站出來,就能看見一片復古工業風格的紅磚廠房。

這裡以前是成都一家企業的倉庫,產業升級騰挪後留下了一片工業遺址,已經重生為完美世界控股集團的第一個產業園區——完美文創公園。

以“工業遺址”為體驗中心,東郊記憶正致力於打造成華區文創產業綜合地標。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東郊記憶園區入駐企業110餘家,2020年營收達到12億元。引進完美世界西南總部、完美世界教育總部、101研發總部、合信辦公總部4家總部型企業,成立完美自主產業公司12家,引入無獨音樂、中視瑞峰等50餘家產業標杆、品牌公司,2020年實現產值1。16億元,稅收400萬元。

紅倉·萌想星球107產業園於去年底實現開園運營,入駐萬達影業、哆哆喵選等20餘家企業,入駐率達83%。CEC784·萬谷智慧產業園自去年10月開園至今,先後入駐九州通、泰盈科技等近百家優質企業,入駐率超過70%,透過充分發揮頭部企業招引優勢,形成了高質量的產業生態。

此外,另一個顯著的成效是主導產業生態圈逐步閉合成勢。

截至2020年底的資料顯示,東郊記憶藝術區影視音樂產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規上、標上企業從3家增至41家,建成投運特色劇場15個,擁有LiveHouse、專業錄音棚等高品質展演空間8個,基本實現產業鏈全覆蓋,營業收入從0。8億元增至12億元。

東郊記憶藝術區是成華區聚焦“文旅成華”品牌塑造的“明星點位”,正以區域18處工業文化遺址為資源載體,利用舊城改造騰挪的空間紅利,高標準謀劃品質城市、產業城市、生活城市。

“有人把工業遺址看作城市更新的難題,那解決好土地開發利用和歷史傳承之間的關係就是破題關鍵。”東郊記憶藝術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徐徐道來。

根據計劃安排,今年,東郊記憶藝術區將工業遺存作為“獨特標識”納入區域發展,推動“工業遺產+特色旅遊、文化創意、公共文化服務、現代綜合體”的融合發展,形成分佈有序、彼此關聯、文產相容的城市新格局。

一份份推進圖也逐漸清晰:東郊記憶藝術區管委會將加快推進石油總機廠工業遺產利用研究暨城市設計工作,加快產業植入研究;加快推動紅倉·109倉庫、101地塊文化綜合體、石油總機廠等工業遺存改造,加大紅倉·萌想星球107文創園區、CEC784·萬谷智慧產業園、量子界數字文化雙創產業園3大文創園區招商力度。加快建設培育6大紅倉品牌園區和4大特色主題產業園,活化50萬平方米特色工業遺存資源,探索形成工業遺存向文創園區轉型發展新模式。

重新審視,在新的時代方位下,東郊記憶藝術區正重新定義:圍繞影視音樂、數字娛樂、創意設計三大主導產業,推動工業遺存、文創園區、文旅地標“三位一體”開發,推動產業園區、商業街區、生活社群“三區融合”建設,統籌生態場景、體驗場景、消費場景“三景貫通”,打造一張文商旅城融合發展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