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工地遇到墳,小夥開臺挖機來挖,大爺:這是第七個了

民間故事:工地遇到墳,小夥開臺挖機來挖,大爺:這是第七個了

作品型別:民間故事類,工地系列。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小張是名挖機司機,準確來說是未來的挖機司機,因為此時他還是學徒,才跟著師傅幹了兩個月。不過他學得很快,現在一般沒什麼技術要求的活,都由他這個徒弟來完成,而他師父只是在一旁指導一下。不過徒弟就是徒弟,初生牛犢不怕虎,小張幹活非常有激情,卻不知“家有家法,行有行規。”這下闖下大禍,不知還能否收場。

“師父,就這小活,又在大山裡,下面又沒有管道啥的,我去得了,您在家享福就行。”小張的嘴很甜,他師父很喜歡他。這次要在大山裡幹一個月,吃不好喝不好,他自己還真不想去,正好徒弟想表現表現,何樂而不為呢,因此師父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小張臨行前,師父有意要提醒,但話到了嘴邊又憋回去了。師父心想“小張都這麼大人了,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還是能分清楚的。反正這行的規矩早就講過了,只要注意安全就好。”

其實挖機的行規,也挺簡單,我說一下就明白了。用挖機無非是動土,在過去開工動土還講究個儀式,比如看黃曆選日子,祭拜土地神等之類。挖機也是如此,過去是人力現在是機械,都是動土。只不過現在簡化了而已,選日子,那都是工地老闆來定,和挖機沒關係。但動土之前,必定會放鞭炮,祈求萬事順利,各地大部分都是如此。

民間故事:工地遇到墳,小夥開臺挖機來挖,大爺:這是第七個了

有時候就是這麼玄乎,如果有安徽亳州的朋友,一定知道。亳州當地人說,咱們亳州是出了名的地邪,特別是動土這塊。有一件事我記得非常清楚,在亳州古井鎮有個叫張集的地方,那裡有家很大的玻璃廠。

我有個朋友當初就是負責那個工地,而開工的時間恰巧就是二月二號。當地習俗就是“二月二,龍抬頭,不宜動土。”可那老闆為了趕工期,硬是要開工。結果,挖機剛到廠房,駕駛員卸車的時候挖機側翻,不僅挖機壞了,駕駛員胳膊也斷了,要知道拖挖機的平板才1米高。

小張也是如此,剛到地方,挖機還沒卸車,就狀況不斷,要麼是車沒有黃油了,要麼挖機打不著火。這可是新挖機,足足修了一天才算完事。其實小張不知道的是,自己來這工地已經是第七臺挖機了,但無一例外都沒幹成。

民間故事:工地遇到墳,小夥開臺挖機來挖,大爺:這是第七個了

原來這是塊墳地,前面幾位挖機師父一看便拒絕了。所以老闆才找到小張這個新手頭上。而且工錢可不低,無論活多少,一天八小時2000塊錢,晚上加班另算。別人不敢幹,他敢呀,他才不相信這些呢,挖也就挖了。

於是二話不說,上去就動了鏟子,這些荒墳一個一個全挖了出來,而且全部挖得粉碎,可就在動第三座的時候出事了。按理說,工地老闆應該請個先生一個個全部遷墳,可是這樣必定要花費不少,而且浪費許多時間。

先是挖機趴窩,好端端的熄火,怎麼也打不著火。小張無奈,只好等明天找人過來修。小張回到工棚休息,第二天一早,修挖機的人來了,卻始終不見小張。等大家來到小張房間時,一個個面露驚恐之色。只見小張以一個反弓形,奇怪的姿勢躺在床上,臉色蒼白,此時已經出氣多進氣少,大家慌忙把小張送去醫院。

民間故事:工地遇到墳,小夥開臺挖機來挖,大爺:這是第七個了

“作孽啊,這是第七個了。”眼見小張的離開,看門的老大爺嘆了一聲氣說道。原來前面六臺挖機,不是因為不想幹,而是都如小張一樣,駕駛員全部出事才走的。老闆也執拗,還要找挖機過來,這時看門老大爺說“你這是缺德事,再這麼幹下去,你恐怕都會出事。這裡在過去就是亂墳崗,不要一意孤行了。”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這裡便結束了。故事很精彩,切莫與現實相照應,不可當真。謝謝大家欣賞,如果你心中也有故事,不妨評論出來,我們大家一起欣賞一下。

溫馨提示: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路,需要請聯絡刪除。瞭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