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說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其實,這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朝代

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西漢宗室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於鄗城,後定都於雒陽,延續“漢”的國號,史稱東漢。

世人都說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其實,這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朝代

東漢中後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遷都長安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劉秀,劉邦的九世孫。按照血脈關係看,他有著高貴的皇室血統。當時,人們就認為:漢室被王莽變著法的給奪了,當然,後來的朝代得由劉氏的後人再去繼承。這個觀點其實是有點“自圓其說”的意味,如果,新朝的各項改制能推進的很好,還有東漢的事麼?

世人都說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其實,這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朝代

那麼,西漢和東漢什麼關係?

也就是血脈上的沾親帶故吧,二者連都城都不一樣。西漢是長安,東漢是洛陽,這和後來明朝的遷都不同,朱棣是因為看到北元勢力的頑固,他得去鎮守。劉秀選擇洛陽,除去各種因素外,更關鍵的一點則是:這裡是他的大本營,更利於他對局勢的把握。就如當年項羽急著撤退要回楚地一般,項羽在西北幾乎沒有了支援,孤軍奮戰難有勝算。

世人都說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其實,這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朝代

這裡,我們再來說說西漢和東漢的區別。

東漢基本沿襲了西漢的舊制。當年,為何秦始皇要弄個郡縣制?權力高度集中啊,只是秦朝很快就被推翻了。到了西漢時期,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劉邦推出的是郡國並行:一部分國家直接管;一部分分封給同姓王和異姓王,只是善終的異姓王沒有幾人而已。

於是,從漢文帝開始,就琢磨著如何削弱諸侯王的權力,直到漢武帝的“推恩令”,才真正做到了可以有效的慢慢的剝奪各分封王的力量。西漢一直在收緊皇家的權力,所以,西漢的政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相當穩定,後期因為子嗣不豐等原因,讓外戚和宦官有了機會插手國家大事,這才給王莽創造了篡權的條件。

而東漢呢?談東漢的政治生態,就必須得說到東漢的外戚了。這就涉及到當年劉秀為何可以起義成功的原因了。西漢經過百年的發展,從漢武帝這一代開始,豪強地主崛起,他們有錢,還有權,從中央到地方都有著極具分量的話語權,包括在文化和教育等方面,慢慢的開始形成了自己的壟斷勢力。

而兩漢之際,就是士族豪強極度膨脹的發展時期,王莽的上位就是得了這些人的支援,否則哪能透過“禪位”就輕鬆結束了西漢。只是,王莽的改革,動了這些人的利益,士族豪強轉而開始反對王莽,尤其以南陽、潁川二郡的地主們反應最為激烈。劉秀是世居南陽計程車族大地主,他的起義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一場豪族著姓的“聚義”。

世人都說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其實,這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朝代

當然,這其中的紐帶就是婚姻、族黨和宗法關係。劉秀的第二任皇后陰麗華,是管仲的後裔。而劉秀的第一任皇后郭聖通,背景也不簡單,郭氏是河北真定的望族,劉秀能當上皇帝,妻族的力量不容小覷。劉秀本人也非常重視宗親勢力,他所重用的人,如:劉植、耿純、陰識、賈復等,都是有著複雜而強大的宗親背景。

甚至,有學者說:劉秀很不屑單身人士,在他看來,缺乏聯姻似乎少了份力量。劉秀就喜歡用結親的方式來拉攏人心,那些士族著姓的子女,女兒可以配王,兒子可以尚主。以至於,劉秀有了這些豪強的支援,成功很快就到來了。因為,劉秀很清楚世族大家對劉氏政權的作用,甚至於,為了強化這一結盟,連后妃的選納制度都是直接向名門貴族傾斜。東漢的后妃鮮有什麼民間女子,幾乎都讓這些世家給霸佔了。

外戚的力量如此強大,若是遇上無法抗衡他們的弱、小皇帝,就等於是將朝政大權讓出來了,這就是整個東漢的政治生態環境。看著是想借助豪族的力量,鞏固、擴大劉氏政權的統治,但是,一旦抑制失敗,就會起到反噬作用。當然,劉秀也看到了這一點,並且,也採取各種措施,比如:實施軍事集中、隔除外戚領兵舊制、重用文臣等,也因此,中央集權在他這達到了極致。

多說一句,漢武帝早早就認識到了外戚的危害,人家不照樣重用外戚領兵,如果,像劉秀一樣,也許匈奴的隱患會一直存在,以後的歷史還真難說,所以,不可因噎廢食。

世人都說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其實,這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朝代

所以說,西漢和東漢的區別,就在於政權的階級基礎不同:一個是布衣成了卿相;一個是得到了士族大地主的擁戴。而這自然會影響到政策的制定及民生的發展等諸多方面。東漢的劉氏皇權,其本身就是代表了地主階級的利益,而東漢又是門閥士族形成的重要時期,為了攫取更大的政治利益,這些豪強就必須要將手伸向皇權,於是,皇宮首先成了權力角鬥的中心,先是外戚,後是宦官,折騰著東漢離結束也不遠了。

東漢一個勁貶損新朝,就是想力證自己是西漢的“延續”,只是,王莽都已經結束西漢了,後面還有一個更短的更始政權,這哪是什麼續寫西漢呢,分明就是一個新朝代。

參考資料:

【《後漢書》、《資治通鑑·漢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