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排水三大“坑”,我家裝修時做錯了,現在怎麼用都覺得彆扭

衛生間裝修的本質,就是和“水”過招。暖氣、冷水、熱水、洗澡水、防水,當然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排水。我家的衛生間排水就沒有做好,藉此機會分享一下排水的坑,希望還沒開始裝修的人能儘量避免。

一、洗手檯用牆排

多數新房裡的排水管,還都是地排水。地排和牆排的區別,在於排水管的位置——排水管在地上,就叫“地排”;在牆上,就叫“牆排”。

衛生間排水三大“坑”,我家裝修時做錯了,現在怎麼用都覺得彆扭

在裝修時,最好把洗手檯下面的排水豎管改到牆面上。這是因為,如今的洗手檯浴室櫃多是壁掛式的。這種洗手檯的好處是不和地面接觸,減少了衛生間裡的衛生死角,看起來整個空間也會更通透。

但如果浴室櫃下面還有一根凸出來的排水管,那我們前面所做的努力就都白費了。排水管周圍還是會積水發黴,離開地面的浴室櫃,反而暴露出醜陋的排水管。

衛生間排水三大“坑”,我家裝修時做錯了,現在怎麼用都覺得彆扭

在原有的地排水豎管上接出來一根管,把出口延伸到牆面上就行了。牆面上的排水口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垂直於牆面的,一種是斜向上45°的。個人更喜歡斜向上的,這樣排水軟管可以更順暢地插在管道里,不用擔心折彎的問題。

二、馬桶別移位

馬桶也可以做成牆排的,搭配牆排水馬桶使用,整體效果也會更好。但這種做法並不值得鼓勵——如果你家衛生間本身就是牆排水,那可以放心大膽地選擇牆排馬桶;如果不是,最好別改。

衛生間排水三大“坑”,我家裝修時做錯了,現在怎麼用都覺得彆扭

我家的衛生間沒有改成牆排的,但是因為原來的位置不合適,我給它稍微挪了挪。就這一挪,就挪出毛病來了。

馬桶移位,無論是切掉原來的管道做長距離移位,還是用移位器做短距離移位,都不可能像原有的管道一樣順暢。我們後來做的馬桶移位,或者說排水管更改,一定會影響排水效果。

前面我們說洗手檯下面的排水管可以改,是因為洗手檯的用水量比較小。而馬桶裡面又是排洩物又是衛生紙的,對排水管的要求極高。只要移位,必然會意味著容易堵塞。

衛生間排水三大“坑”,我家裝修時做錯了,現在怎麼用都覺得彆扭

三、幹區記得裝地漏

乾溼分離真不是裝個隔斷就行了,將衛生間一分為二後,還有很多配套需要一塊完成。幹區地漏,就是其中之一。

像平時在洗手檯洗個頭,或者偶爾在幹區涮個墩布,一定會弄得幹區滿地是水。我家幹區沒裝地漏,幹區有水後的唯一解決方法就是等它自然乾燥。但如果當初裝了幹區地漏呢?恐怕衛生間裡的溼度又能降低一些了。

衛生間排水三大“坑”,我家裝修時做錯了,現在怎麼用都覺得彆扭

幹區地漏的使用頻率不高,但每次需要用到時卻沒有,就會感覺非常彆扭。安裝幹區地漏時,還要注意兩點:

1。地面坡度要分開來做,幹區和溼區,分別向各自區域內的地漏洩水。這樣做稍微麻煩點,現在想想,這大概是當初施工師傅告訴我“沒必要裝兩個地漏”的原因。

2。幹區地漏最好買T型地漏,因為這裡的地漏使用頻率低,所以深水封地漏裡面的水封很容易幹。水乾掉以後,地漏就無法防臭了。而T型地漏是利用磁吸原理,透過密封防臭的,所以有沒有水都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