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徐晃

歷史故事—徐晃

點選載入圖片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楊(今山西洪洞東南)人。三國時魏名將。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后,徐晃被加為右將軍。

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在河內太守張楊和興義將軍楊奉的保護下回到洛陽。楊奉被拜為車騎將軍,駐紮在部隊。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保護漢獻帝,想遷都許昌,楊奉在漢獻帝的挑釁下改變了加入曹操的想法,轉而去劫駕漢獻帝。在梁(今開封),楊奉被曹軍打敗,徐晃趁機去投降曹操。從此成為曹操的忠實戰士,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為曹魏開國立下功勳。與曹操一起攻打呂布的,還有呂布的將領趙庶、李軸等。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中,徐晃打敗了投靠袁紹的劉備。

與曹操一起,打敗了顏良,征服了白馬(今河南省滑縣東北),挺進延津(今河南省延津以北),在那裡打敗了文丑,被拜為偏將軍。九月,曹操派兵攻打袁紹,但袁紹戰敗,只能自衛反擊。袁紹的千車糧草運到官渡。謀士荀攸對曹操說:“袁紹之運糧車,連夜趕到,將軍韓永護送糧草,輕敵人,可攻可破。”。曹操問:“誰能擔此重任?”荀攸說:“徐晃可以。”於是,曹操派徐晃、史煥率領數千騎兵進攻韓猛,在老城(今鄭州西北)切割並焚燒戰壕。在這場戰爭中,貢獻最大,被命名為都亭侯。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趁袁紹死後袁譚與袁尚的矛盾,派兵北上攻打冀州。

曹操包圍鄴城,攻破邯鄲。易陽讓韓範作弊,為自己辯護。曹操派徐晃去攻打。城下徐晃,寫了一封信給韓範,一箭入城,表明利害關係,勸韓範投降。被說服後,韓範改變了看法,決定全城投降。

建安十二年(207年),徐晃隨曹操北上討烏恆。在白浪山之戰中,他打敗了敵人,打死了塔盾和名王以下的10多人。曹操終於踏平烏恆,徹底剷除了袁的殘餘勢力。徐晃被尊為橫野將軍。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十餘萬親統軍隊南下荊州,企圖吞併江南,統一全國。徐晃與曹操一同出征,攻打廬、臨朐、翼城,又與滿寵在汗津攻克關羽。赤壁之戰被孫劉聯擊敗後,曹操留徐晃與南方的曹仁將軍一起守江陵,樂進將軍守襄陽,率軍北上。同年,徐晃與曹仁在江陵抗擊吳周瑜將軍的進攻。

建安十五年(210年),徐晃隨夏侯淵到太原,抗擊叛亂,攻克大嶺,斬首其首領商鞅。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馬超、韓遂為首的聯軍,集結十餘萬大軍,守衛潼關,抵禦曹。曹操發兵進取關中,令徐晃守汾陰平定河東。曹操到達潼關後,在關中遇到馬超,無法前進。曹操問及徐晃,徐晃說道:“您引兵至此,敵已不分兵守蒲坂,可見缺乏謀略。請給我一隊精兵,渡過蒲班津,作為軍隊的先鋒,切斷敵人的後路,這樣他們就可以被俘虜了。”曹操同意了這一舉動,並派徐晃和朱令,以4000精兵,從蒲半錦(今山西永濟和陝西大荔朝邑之間的黃河渡口)渡過黃河。陣地前未建好,賊梁興夜間騎馬五千餘人攻打徐晃,徐晃將其打退,立即建立了橋頭堡陣地。八月,曹從此過江。九月,曹操採納謀士賈詡的計謀,離間馬超、韓遂,最終擊敗關軍,斬程頤。馬超和韓遂逃到涼州(今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派徐晃、夏侯淵平定麓麋,在安定會師。曹操回鄴城後,又派徐晃、夏侯淵討平安(今陝西延安地區),殺梁興,降三千餘戶。

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徐晃隨曹操攻克張魯,徐晃因功升為平寇將軍。沒過多久,張順之將軍被圍,陳輔三十多個村子被打了,都被打壞了。同月,曹操回國,封夏侯淵為都督,令徐晃、張合守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防劉備,自回鄴城。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攻打漢中(治南鄭,今陝西漢中)。四月,蜀軍挺進陽平關。夏、張合、徐晃引兵來擋。劉備派出包括陳石在內的十多個營進攻馬明閣(今四川廣元北),企圖切斷的曹的後方通道。蜀軍投谷,死傷甚多。曹操聽了,非常高興,它把符節給了徐晃,讓徐晃指揮軍隊,命令他說:“這是漢中的一個危險的地方,劉備想切斷內外聯絡,奪取漢中。將軍一舉粉碎了劉備的計劃,真是政變中的政變!”後來,夏侯淵被殺,曹操去了漢中,撤回了剩餘的軍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六月,劉備奪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佔漢中郡東的方陵、上庸,勢力擴大。七月,孫權想偷襲合淝,魏軍大部分調動淮南防備吳軍,前守荊州的蜀將關羽奪戰機,留在南郡(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守公安(今鄂西北公安),北攻荊襄(魏荊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陽郡治襄陽,今湖北襄樊)。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封徐晃為右將軍,進封逯鄉侯。十月曹丕稱帝,史稱魏文帝,又進封徐晃為楊侯,與徵南將軍夏侯尚在上庸(湖北竹山西南)攻打蜀將劉封,破其軍,劉封逃回成都後,被劉備賜死。因徐晃鎮守陽平,遷封為陽平侯。 後孫權派部將陳邵守襄陽,徐晃與曹仁共擊陳邵,攻克了襄陽。

黃初三年(222年)九月,魏文帝曹丕率軍首徵東吳。魏文帝命徵東大將軍曹休、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出洞口,大將軍曹仁出濡須,上軍大將軍曹真、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圍南郡。吳建威將軍呂範督五軍,以舟軍拒曹休等,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將軍楊粲救南郡,裨將軍朱桓以濡須督拒曹仁。但由於時機尚未成熟,準備倉促,曹丕首次徵吳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去世,吳國乘機派左將軍諸葛瑾等攻襄陽,徐晃與司馬懿擊敗諸葛瑾。徐晃因功增食邑二百,前後共計三千一百戶。

太和元年(227年),徐晃去世,諡曰壯侯,子徐蓋繼嗣。

正始四年(243年),徐晃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徐晃墓位於許昌市東20公里張潘鎮城角徐村東北1公里處,是許昌縣政府1997年所立,墓發現於耕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