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前沿】腸道腫瘤發現早,內鏡切除有絕招

【來源:勞動觀察】

【醫學前沿】腸道腫瘤發現早,內鏡切除有絕招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惡性腫瘤的前三位。目前公認,腺瘤-癌途徑是結直腸癌發病主要途徑之一,因此早期切除腺瘤性息肉對於防止結直腸癌的發生至關重要。隨著內鏡治療器械的不斷開發和新技術的逐步開展,經結腸鏡發現的絕大部分結直腸息肉和早期癌可實現內鏡下切除,而不再需要外科手術治療。因此,有必要向公眾介紹目前常用的內鏡治療方法,瞭解內鏡下的“絕招”。

活檢鉗息肉切除術

活檢鉗息肉切除術包括冷活檢鉗息肉切除術和熱活檢鉗息肉切除術。對於1至3mm 的小息肉,活檢鉗切除是最常用的內鏡治療方法。該技術操作較為簡便,術後不良事件發生率低,因此對於小型息肉是一種可行的手段。

【醫學前沿】腸道腫瘤發現早,內鏡切除有絕招

圈套息肉切除術

圈套息肉切除術包括冷圈套息肉切除術和熱圈套息肉切除術。圈套息肉切除術主要透過使用金屬環圈套息肉根部,並透過機械(冷)或電灼燒的方式分割息肉蒂部。傳統熱圈套切除易因延遲燒灼效應擴大潰瘍、損傷黏膜下層動脈而引起遲發性出血,而CSP對黏膜下動脈的損傷程度低,因此對於接受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療的患者相對安全。

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

目前EMR已被廣泛用於治療結直腸息肉和淺表腫瘤,其原理是將生理鹽水或透明質酸鈉等溶液注射到結直腸淺表性病變的黏膜下層,為手術提供安全區,再透過圈套器和高頻電流將其圈套切除。對於≤ 20mm 的病變採用 EMR可達到整塊切除。但對於直徑>2cm的扁平病變,EMR只能透過分塊切除的方法來進行,容易導致病變的殘留,腫瘤會有復發的風險,切下來的病變破碎也不能進行準確的病理檢驗。

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

為了達到大塊、完整地切除腫瘤的目的,ESD應運而生。近年來,ESD 作為一項新的、效果較好的內鏡微創治療手段備受關注,其最大的魅力所在是能夠一次性確切地完整切除目標範圍內的病變組織,從而得到準確的病理診斷,也大大降低了治療後的區域性複發率。ESD與EMR的操作原理不同,其在黏膜下注射液體抬高病變後利用電刀將病變黏膜和黏膜下層完整剝離,能將病灶一次性切除。

事實上,結直腸的ESD操作相對困難較為。首先,由於腸道的蠕動、黏膜皺襞的存在、腸腔的扭曲、腸管走向變異度大、位置不固定、有伸縮性等,在腸腔內精確地操作電刀相對困難;其次,結腸壁薄,在黏膜下層操作時,任何失誤和意外都會切斷肌層,甚至可能導致穿孔;另外,結腸鏡在透過乙狀結腸和橫結腸時,容易形成襻,而使得結腸鏡操作不再靈活,這種情況在進行右半結腸病變切除時影響更大。因此,該技術在兼備眾多治療優勢的同時,也對操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在國內率先開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並將該技術向全國推廣,牽頭制定《消化道早癌ESD中國共識》,已成為該技術發展的引領者。

內鏡治療目前已成為結直腸息肉和早癌的一線治療方案,其主要目標是整塊切除病變並獲得完整病理標本。相比於外科手術,內鏡治療操作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對於扁平無蒂病變、癌前病變和早癌,ESD 切除優勢顯著。並且,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內鏡醫師在逐漸嘗試擴大治療指徵,也衍生出多種輔助技術以降低治療難度和併發症發生率。在實際操作中,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會充分考慮病變大小、形態、浸潤深度、個體風險因素,選擇不同內鏡切除方法,以提高內鏡切除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