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名麻醉醫師,術中突然遭遇患者哮喘發作,幸好處理足夠冷靜

夜班的急診手術,總是那麼讓人擔心。麻醉科值班的劉醫生,帶著擔心迷迷糊糊中努力睡著。

突然,電話鈴響了:普外科通知,有一臺小腸破裂的需要急診手術。

只有一名麻醉醫師,術中突然遭遇患者哮喘發作,幸好處理足夠冷靜

由於患者急診入院,檢查並不全面。關鍵是,患者疼得齜牙咧嘴無法得到更多有價值資訊。於是,這臺手術就在這樣的狀態下開始了。

考慮到患者只有50多歲,劉醫生並沒有那麼擔心。只是一個人值班,讓他有那麼一絲擔心。

隨著麻醉藥的注入,患者逐漸失去了意識。晃晃下頜,還有點兒緊,他就繼續輔助通氣了一小會兒。

由於擔心已經有休克症狀的患者血壓嚴重降低,劉醫生的麻醉深度並未那麼深。然而,就是這個看似保險的決定差點出大問題。

只有一名麻醉醫師,術中突然遭遇患者哮喘發作,幸好處理足夠冷靜

喉鏡挑起聲門,順勢插入氣管導管後,他終於鬆了一口氣。雖然是十多年的麻醉經驗了,但在氣道管理這塊絲毫不敢大意。各種出事的,大部分都是在這裡出事的。

然而,就在他連線好呼吸機準備聽一下肺部呼吸音的時候,他卻捏不動了。明明呼吸機沒問題、明明插進聲門了、明明導管沒有問題……,一連串的疑問迅速在大腦中過了一遍。都沒問題,那是哪裡出了問題?

以往,聽說有同道在這種情況下誤以為插管未成功將管子拔出來的。但是,他非常堅信自己的插管技術,一定有其他原因。

高速執行的大腦,在各種可能中搜尋答案。逐漸上升的心率、逐漸降低的血氧,已經不給他繼續判斷的時間了,他加大了捏皮球送氧的力度。與此同時,緊貼胸壁的聽診器傳來“吱”的一聲。他立刻意識到,患者可能發生了寂靜肺。雖然患者的主訴並未給這方面有價值的線索,但這樣質量的肺部,極有可能存在慢性呼吸道疾病。

只有一名麻醉醫師,術中突然遭遇患者哮喘發作,幸好處理足夠冷靜

有了方向,一針擬交感類藥迅速注入。儘管不確定能吸進去多少醚,他也打開了醚罐。至少,好多專家共識都提到這種處理方式。

幸運的是,經過幾十秒的加壓,肺部已經傳來幾乎滿肺的“刺耳的聲音”。儘管哮鳴音很刺耳,此時至少比沒有強。只要有聲音,就說明有氣進入。其實,他擔心的是非常有道理的,他就怕寂靜肺。如果不能及時緩解,患者可能很快進入危險中。一旦心跳停了,可能沒有搶救機會。因為,這種停跳是因為乏氧導致,是沒有機會復跳的。

想到這裡,他已冷汗滿背。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