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女性:儒家倫理對於女性思想的構建

在古代社會之中,女性的一生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劃分好了,分別是女兒、妻子最後是母親。女性在這三個階段中基本上的活動場所就是在家中,不僅不能外出求學還要在家中成立內務,這也是從漢代開始形成的儒家思想所影響下的。不僅是平常的老百姓需要這樣,帝王家中的女子也是這樣的,隨著這種框架的塑造,女性出現了多樣的形象。一般而言,如果想要讓女性知道什麼是婦禮,那麼就需要一些實踐操作,這些實踐操作是十分繁瑣的,恭敬孝順之後才能將家中的權力交給她。

漢代女性:儒家倫理對於女性思想的構建

女性在出閣之前就需要接受專門的教育,比如說德行、言論、禮儀等等都要符合規矩,這也是道德禮法上的重要一部分。在西漢的時候宮中就擁有了專門的女官,就是為教授皇后的各種禮教思想,讓她們能夠母儀天下。女性在家中一般都會受到道德禮法的教育,主要是讓她們明白順從之道,這也是家庭和睦的一個因素。隨著身份的不同,面對的人群不同,后妃不僅侍奉皇帝還要對太后和皇后等行為做到有禮。

漢代女性:儒家倫理對於女性思想的構建

漢代董仲舒利用的是陰陽五行進行推演出的社會秩序,對於男尊女卑的思想進行了論證,透過這種陰陽五行的思想使得在西漢形成了更為完整的構架。從此,儒家思想在各個歷史時期中都會體現男尊女卑的這種性別觀念,同時董仲舒又從天地自然入手,推演出了社會人倫體系,君臣、父子、夫婦等進行了比附。由此來看董仲舒強調的是一種上下尊卑的貴賤社會格局,這也是符合了當時的大一統王朝的社會秩序。透過構建大一統的人倫秩序從而強化了男尊女卑的觀念,目的就是維護政治的穩定。

漢代女性:儒家倫理對於女性思想的構建

漢代對於女性逾越內外秩序感到十分不滿,特別是在干預政事上面,漢代時常發生一下女性攝政的情況,所以在當時的臣子都在上述言論男女性別的秩序。特別是要求后妃不得干預政事,否則就會引發外戚干政這種禍端。同時將這些干政的行為與自然災害進行了比附,來表達對於女性攝政的不滿。總的來說,不僅從空間上將男女的生活範圍進行了區分,還從權力上對於男女的範圍進行了劃分,這也是儒家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漢代女性:儒家倫理對於女性思想的構建

隨著漢代的主流思想中,構建出來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比如說溫柔、孝順、勤勞等女性形象,這也是能夠看出漢代教育在家庭中的成功,但是依舊還會有很多的悍婦和妒婦形象。這種在漢代社會中頻頻出現的悍婦和妒婦也是有原因的,漢代實行的是一種一夫一妻多妾制度,這種婚姻制度使得不少的女性時刻提防自己的競爭對手,所以時常出現兇悍、嫉妒的這種狀況。

漢代女性:儒家倫理對於女性思想的構建

特別是在帝王家中,帝王的后妃及其妻妾往往因為權力爭奪或者是爭寵出現了很多的妒忌心理,在行為上則是迫害競爭對手或者是毒殺子嗣。有些女性還仗著丈夫對於自身的寵愛往往挑撥離間,陷害等多種手段與競爭者開啟爭鬥來維護自己的地位。所以說,漢代社會雖然從理論上構建了一系列女性賢良的理想形象,但是到了現實生活中是很複雜的,不同出身的女性擁有不同的生活標準,使得讓更多的女性重視個人利益而非是道德標準。

《後漢書》記載:“衍娶北地任氏女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兒女常自操井。”

漢代女性:儒家倫理對於女性思想的構建

漢代的儒家思想將女性的各種行為和思想開始束縛起來,從本質上來看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來鞏固統治。漢代的儒家思想主要強調的是兩性秩序,從而體現在男尊女卑或者是男外女內的這兩個方面的價值判斷標準。這種在家國同構的政治格局中,女性的行為是被賦予了深刻的社會意義,被認為是家庭、社會甚至是國家的穩定因素。

參考文獻:

《後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