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安史之亂完美的詮釋了貪得無厭一詞

唐朝是歷史上少有的時間跨度大又繁榮的朝代,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卻正是發生在這樣一個繁華鼎盛的朝代。據《全唐書》上記載,安史之亂持續了七年之久,並且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那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呢?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安史之亂完美的詮釋了貪得無厭一詞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安史之亂的起因,隨著唐太宗、唐高宗不斷地擴大疆土,本有的制度已經無法滿足中央統治的需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唐玄宗設定了節度使一職。但是,唐玄宗這一個政策卻適得其反,產生了反面效果,成為了唐朝皇室重大的政治隱患。其中,安祿山作為唐代藩鎮割據勢力最初的創立者之一,兼任盧龍、范陽、河東節度使,掌控轄區內的軍事、財政和行政,獨掌了將近十五萬的兵力,儼然堪稱“小皇帝”。

宰相李林甫死後,安祿山在朝堂中失去了忌憚的物件,加上與新任宰相楊國忠關係惡劣,野心膨脹的他決定叛變。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安史之亂完美的詮釋了貪得無厭一詞

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聯合羅、奚、契丹、突厥等民族,以“討伐楊國忠,清君側”為名,與史思明發動叛變,直指東都。唐玄宗聽信讒言,殺了大將封常青、高仙芝,這極大的削弱了唐朝軍隊的戰鬥力,又因為唐玄宗一系列錯誤的指揮,唐朝軍隊慘遭失敗,而安祿山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便攻打到了潼關,唐玄宗不得已落荒而逃。逃至馬嵬驛時,士兵斬殺楊國忠,逼迫唐玄宗賜死了楊貴妃。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安史之亂完美的詮釋了貪得無厭一詞

唐玄宗朝政糜爛,安祿山藉機建立大燕政權,但他性情暴躁,引得臣子不滿。至德元年(756),安祿山長子被殺害,次年,安祿山就被他的次子安慶緒合謀殺了,但安慶緒並未傳出他的死訊,只稱安祿山是傳位與安慶緒。不久,安祿山的部下史思明將安慶緒殺了,成功奪取了政權,兼併了安慶緒的軍隊。上元二年(761),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率兵殺了史思明,成功篡位。好景不長,史朝義淪落到眾叛親離的下場,率領僅剩的幾百人四處逃竄,被迫於林中自盡,至此,安史之亂也畫上了句號。

在這場權力更迭之中,子殺父,部下殺上級,這無疑是混亂不堪、有違倫理道德的,將人性的惡面暴露無遺。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人們的貪得無厭。“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完美的詮釋了貪得無厭一詞。

當一個人得到了他想要的之後,就很容易不滿足於現狀,更不消說權力了,權力就像春藥,使人慾罷不能,安祿山、安慶緒等人均是如此,在初嘗權力的甜美后,不懂得或是說不願去控制,放任自己的野心。貪心確實是本能的追求,但是作為一個人,應該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該學會如何剋制貪心,甚至說學會正確“利用”貪心。利用好貪心,我們才能更上一層樓;利用不好貪心,則是貪婪,反而只能自食惡果。“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們沒有偏執的能力,那麼在野心與現實的矛盾中,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如何取捨,不做下一個安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