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冷知識:女兒節、大端陽、鬥百草、吃蛤蟆

端午節冷知識:女兒節、大端陽、鬥百草、吃蛤蟆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對於學生來說,可能只是意味著三天假期;對於愛玩遊戲的孩子來說,則可能只是王者、吃雞遊戲出了新活動或者新面板;而對於大人們來說,端午節則意味著一家團圓、吃粽子、賽龍舟、娛樂休息等。

你對端午節瞭解多少呢?下面這些端午節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端午節稱呼有很多

端午節的稱呼,你知道有多少個嗎?你可能知道端午、端陽或者端五,再多不過十個,但實際上還有很多。

比如

重五節、天中節、地蠟節、解粽節、浴蘭令節、首蒲節、蕤賓節、天醫節、草藥節、女兒節、午日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端禮節

等。據不完全統計,自古至今,各地對端午節的稱呼至少有二十多個。

端午節冷知識:女兒節、大端陽、鬥百草、吃蛤蟆

這些稱呼中,有些和道教相關,比如天中節、地蠟節;有些飲食有關,比如解粽節、五黃節;也有些和民俗有關,比如龍日節、女兒節。

為什麼端午節也叫女兒節呢?這是因為,古代端午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可以回孃家,所以那一天很多女子穿著打扮,紛紛回孃家過節,儼然成了主角。這種情況,在古代實屬難得,所以稱之為女兒節。

明代沈榜在《宛署雜記》說:

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簡單而言,就是端午節那天,女子活躍,所以叫女兒節。直到清代民國時期,這種習俗依然存在。不過,這種習俗似乎只在北京那一片地區有。

為什麼端午時,女子要回孃家呢?可能和古人的觀念有關。

端午節冷知識:女兒節、大端陽、鬥百草、吃蛤蟆

在古代,很多人認為,五月不是個好月份,五月初五也不是好日子,因為五月天氣熱,各種蛇蟲蠍子都活躍了,所以也叫毒月。如果這一天生孩子,父母甚至會丟掉,覺得他們不吉利。

古代女子很少出門,這對健康不利。為了健康考慮,她們會在五月初五、七夕等少數節日裡,出門踏青、遊玩、歸寧、走百步等。

其實,關於端午起源,說法也有很多。目前為止,有“紀念屈原說”“夏至說”“祭天祈年說”“惡日說”“紀念伍子胥說”“龍圖騰祭祀說”“祈求生育說”等說法。

端午節有大小兩個

端午節是什麼時候?自然是五月初五。但是,在湖北、四川、湖南、貴州一些地方,端午節其實有兩個。

五月初五隻是小端午,而十天之後,即五月十五則是大端午節。小端午類似小年,大端午才是真正的端午節。由於端午節也叫端陽節,所以五月初五和五月十五也叫小端陽、大端陽。

端午節冷知識:女兒節、大端陽、鬥百草、吃蛤蟆

最遲在宋代時,就有大小端午了。比如南宋人莊季裕在《雞肋編》中就說,

“湖北以五月望日謂之大端午,泛舟競渡。”

為什麼要分大小端午節呢?為什麼大端午節是五月十五呢?

原來,人們認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所以當天為小端午;而楚地之人認為,人死後十天就會投胎重生,所以五月十五是大端午。為了避免屈原屍體被魚、蛟龍吃掉,人們就投粽子在水裡,魚和蛟龍吃了粽子,就不會吃屈原屍體。

至於划龍舟,一般也認為是人們用龍舟假扮游龍,來嚇走河中的魚和蛟龍。不過,賽龍舟起源很早,屈原之前就已經出現,所以這個說法不足為信,最多算是後人附會。

端午節冷知識:女兒節、大端陽、鬥百草、吃蛤蟆

端午節有一些奇怪習俗

提到端午節習俗,大家都知道要

吃粽子,賽龍舟,或者插菖蒲、艾草

。稍微冷門一些,可能還有給孩子手上

戴彩繩、貼五毒圖、佩香囊、喝雄黃酒

等。

但是,除此之外呢?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在北方,因為河流少,人們很少回去賽龍舟,更多的是出去遊玩、射箭或者鬥百草。鬥百草有文鬥和武鬥之分。文鬥,就是大家拿出自己的花草,讓對方說,以此來互相競爭。武鬥簡單,就是撿一些花草之梗,交叉為十字形,然後拉扯,看誰的草結識。

鬥百草中的武鬥,皖北地區上個世紀還有。

端午節冷知識:女兒節、大端陽、鬥百草、吃蛤蟆

我記得我小時候,經常和同伴們玩“武鬥百草”。這遊戲很簡單,隨便找點樹葉,把葉子和葉子上的細脈絡去掉,只留下葉子主梗,然後再互相交叉拉扯,誰的草梗斷了,誰就輸了。

由於經常玩,我們還總結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比如,夏季的葉子梗很脆,一扯就斷;秋季的葉子梗韌性大,不易拉斷。如果把葉子埋在泥裡一段時間,葉子梗韌性更好。有些孩子聰明,甚至會在葉子梗裡偷偷插鐵絲呢。

只不過,我們那時候並不知道鬥百草來歷,也不是在端午節鬥百草。

有些地方,端午節要喝雄黃酒,因為蛇怕雄黃。在浙江嘉興等地,僅僅吃雄黃還不夠,要吃“五黃”才行。

五黃,就是黃魚、黃鱔、黃瓜、黃泥蛋和雄黃酒

端午節冷知識:女兒節、大端陽、鬥百草、吃蛤蟆

在杭州一些地方,端午還要寫橫幅貼在各處,用以驅邪、避瘟,甚至能避蒼蠅。這個習俗,從宋代就已經有了。比如陳元靚《歲時廣記》中,就提到過這個習俗。

今人端午日多寫赤口自貼壁上,以竹釘釘其口字中,雲斷口舌……以硃砂書荼字,倒貼屋壁間,蛇蠍、蜈蚣皆不敢近。端午日午時,多寫白字,倒黏貼柱上四處,可以避蠅子。

嘉興人過端午,還會吃蠶花飯,也會帶著祭品去祭拜嫘祖——黃帝妻子,教會人們養蠶紡織。

端午節時,嘉興部分地區,還有一個看起來頗為滲人的習俗——吃蛤蟆。

當地人認為,蛤蟆是天神將軍,它們下凡來就是剋制毒蟲的。所以,如果讓蛤蟆爬灶上走一圈,那麼今年家裡及莊稼就不會有毒蟲,莊稼收成也會好。

端午節冷知識:女兒節、大端陽、鬥百草、吃蛤蟆

由於一些傳說的興起,加上癩蛤蟆能吃蒼蠅蚊子等害蟲,也能入藥,所以人們又認為用蛤蟆煮水,給孩子洗澡,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而大人則直接把蛤蟆做成菜吃,據說可以讓男人增強體質。

由於蛤蟆的重要作用,當地人端午前就開始捉蛤蟆,以至於後來蛤蟆少了很多,尤其是端午。所以,當地還有了“端午節蛤蟆躲午”的說法。

(注:圖源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