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借糧,為什麼晉惠公和吳王夫差的結局是不一樣的

同樣是借糧,為什麼晉惠公和吳王夫差的結局是不一樣的

秦國幫助晉惠公回國就位,晉惠公許諾送給秦國黃河以西和以南五座城池,結果一轉眼就當這事沒發生過一樣。晉國發生嚴重饑荒,派人到秦國請求購買糧食。百里奚說:“自然災害發生,每個國家總會交替出現。救援災荒,體恤鄰國,這是合乎道義的。”有人請求乘機進攻晉國,秦穆公說:“憎惡晉國的君主是很自然的,不過晉國的民眾又有什麼罪呢?”秦國於是把糧食運往晉國,從秦都雍到晉都絳,一路上運糧的船隻絡繹不絕,人們把這次運糧叫做“泛舟之役”。後來秦國有饑荒,派人到晉國借糧,晉國不給。於是,秦穆公開始攻打晉國,秦國兵力雖然少,但是鬥志昂揚,因為,理直氣壯嘛:“我們做得夠仁至義盡了,晉國竟然如此無情,必須把這口氣掙回來!”晉國理虧,軍隊懈怠,最後晉國戰敗,晉惠公被俘了。

越國大饑荒,越王勾踐很擔心。召范蠡來商議。范蠡提議“去吳國購買,因為吳國國王年少,智慧低,才能差,喜好短暫的虛名,不考慮後患。糧食一得到,最後越國一定擁有吳國。”伍子胥勸吳王:“不能給越國糧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攻打吳國。”吳王不聽,他倒是很仁義:“現在越國已經投降了,我們還要攻佔它,那就不是正義之師,越國沒有吃的我們卻不接濟他們,那就是不仁不慈。不仁不義,就算可以得到十個越國,我也不忍心如此做。”於是,吳國把糧食借給了越國。三年後,吳國也發生了饑荒,派人向越國借糧食,越王拒絕了,並趁此攻打吳國,最後吳王夫差被俘身亡。何故?吳國和越國什麼關係?它們土地、邊境相鄰,道無阻隔,人員往來,是仇敵征戰之國。越國吳國打架,闔閭丟了性命,他的兒子夫差繼位,立志要為父報仇,後來捕獲越王勾踐,勾踐入吳三年做夫差的奴僕,終於換來了自由。勾踐回國後勵精圖治,臥薪嚐膽,誓與越國共存亡,就為了磨刀霍霍向吳國,將吳國徹底消滅,又怎麼會為了借糧的仁義而放過消滅吳國的機會呢?勾踐自己以身作則,立志報仇,士兵們也鬥志滿滿,講起來滅國之仇可比借糧這點事雞血多了;吳國雖然仁義借糧,可是吳王夫差已經沒有了當年立志為父報仇的那樣的鬥志,一心沉溺在聲色犬馬之中,沒有什麼憂患意識,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晉國不借給秦國糧食,秦國開打;越國不借給吳國糧食,越國開打。不管哪個站在仁義的一方,有實力有戰鬥力的才敢、才能掌握主動權。所以,講仁義是沒錯的,但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國家變強大,國政、軍政都變得厲害起來,才能有資本去講仁義並且不被趁虛而入,不被捱打。

參考文獻:《春秋左傳》、《呂氏春秋》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