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臨清漳神廟的歷史考察

關注星標說臨清,臨清大事小事新鮮事即時享

清代臨清漳神廟的歷史考察

中國是一個河流密佈的國家,自古以來,河神信仰就極為發達。廣義上的河神泛指各種河流之神,黃河、運河、淮河、衛河等俱包括在內;狹義的河神則專指黃河河神。具體到明清時期,河神則主要指各種與黃、運治理有關的神靈,其中既包括金龍四大王、黃大王、晏公等全國性的河神,也包括漳河神、衛河神、汶水神等區域性河神。河神信仰則是指官方和民間對河神的觀念和態度、相應的儀式制度、行為習慣和社會風俗以及崇祀活動等。河神信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開展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明清時期臨清是運河沿岸重要的商業都會,時人有“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美譽。繁忙的漕運在促進臨清商品經濟發展的同時,漕糧運輸和水上航運的現實需要亦導致了當地河神信仰的盛行。據筆者統計,明清時期臨清境內共建有祭祀金龍四大王、汶河、衛河、漳河等河神的廟宇十餘座。其中,以漳河神廟與漕運的關係最為密切。本文在依據相關史料的基礎上,在論述臨清漳河神廟建立背景的同時,重在分析其與漕運的關係,探討其對漕糧運輸活動和區域社會生活的影響。

一、漳水濟運:漕運與漳神廟的建立

漳河,中國華北地區海河水系的南運河支流。上游由兩河合一,一為清漳河、一為濁漳河,均發源于山西長治,下游作為界河在經過區段劃分河北省與河南兩省邊界,到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合流衛河,稱衛漳河、衛運河,進入海河水系的南運河。漳河流經三省四市21縣市區,長約412公里,流域面積為1。82萬平方公里,幹流全長179公里。

清代臨清漳神廟的歷史考察

漳河兩岸風光

漳河上游分清漳(潞水)、濁漳,源於山西,在河北省涉縣合漳村匯合,東流入海。漳河在歷史上以水猛沙多,善淤、善徙、善決而著稱,尤其自明初以後,自講武城以下河段變遷尤其頻繁,根據其流向的空間位置大致歸納為三種類型:其一,漳河北決與滏陽河合流稱“北道”,大體自臨漳經廣平至邱縣經威縣西北至新河縣一線以西的故道統稱“北道”或“北路”;其二,漳河南行與衛河合流稱“南道”,大體自臨漳、魏縣經大名至館陶一線以南並在館陶以上入衛河,與現漳河所走路線相近;其三,則是介於“北道”與“南道”之間,稱“中道”,大體走肥鄉、廣平東北流到冀州附近與滹沱河合流後,再北流經河間等地直達天津。縱觀整個歷史時期漳河平原段河道行“中道”時間最長,且徑流最長,這主要是受黃河北流和人工運河開鑿的影響。由於農田灌溉和滏陽河航運的需求,漳河在明代前期和後期主行“北路”。自清初康熙年間,政府為保障衛河漕運暢通,“引漳濟運”工事盛行,漳河平原段河道被固定在“南道”至今。[1]“南道”入衛的河道也幾經變化。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於肥鄉入衛;明正德初年,在大名縣閻家渡入衛;明嘉靖年間又在回龍鎮入衛;不久又在內黃縣石村入衛。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全漳入衛走南道;嗣後,漳河雖變遷不定,但一直在南道。1942年,漳河在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入衛至今,形成了現在漳、衛河合流的態勢。

衛河,中國海河水系南運河的支流。春秋時因衛地得名,是由古代的白溝、永濟渠、御河演變而來,發源于山西太行山脈,流經河南新鄉、鶴壁、安陽,沿途接納淇河、安陽河等,至河北大名縣營鎮鄉西北與漳河匯合稱“漳衛河”。再流經山東臨清入南運河,至天津入海河。河道全長344。5公里,流域面積14970平方公里。

東漢獻帝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為了討袁紹、徵烏桓,在古淇河築壩,逼淇水東流,並沿冀、魯、豫邊界,開白溝以通漕運。這條白溝從滑縣淇河口,經內黃、大名、館陶、臨清、武城、德州、景縣、東光、南皮、滄縣,會滹沱河,沿漳河故道,由天津入海。因其源於戰國時代的衛地.所以又叫“衛河”。東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又在館陶引漳入衛,從此開始了漳、衛兩河屢分屢合的歷史。而且由於漳河洪水入衛,衛河容納不及,經常潰決,因而逐漸形成了隋唐時期的高雞泊(即恩縣窪)。隋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為了外侵高麗,轉運糧輜,“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一千餘里,其館陶、臨清、武城、德州一段,大體上沿漢代屯氏河北行,從而代替了漢代白溝,清河,逐漸以“衛河”為名。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河決商胡,北奔大名”。注入衛河,奪行永濟渠的漳河故道。很長時期內,部分黃水經漳、衛兩河分別入海,使永濟渠受到嚴重淤塞。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先後開挖濟州渠,會通渠、通惠河,並將三段連成大運河,於是衛河的名字也就逐漸演變成了“衛運河”。這段時期內,漳河仍在臨津以下亂流於滏陽、衛河之間,並逐漸出現南徙合衛的趨勢。

衛運河主要利用天然河道,而衛河屬季節性河流,冬、春季節乾旱少雨。此外,衛河流域位於華北平原的南部、河南省的北部,其兩側皆為農田。農田灌溉便與衛河產生了聯絡,在農田用水季節,導致衛河上游水源減少,故衛運河乏水問題極為嚴重。漳河分為濁漳和清漳,二漳在河南合流後,在雨水多的季節,水流湍急,水勢很大,給兩岸居民造成極大的影響,為使漳河水減,沿岸居民免於水患,於是,“分漳之有餘以濟衛之不足”,成為明清兩代實施“引漳入衛”措施的主要原因。

清代臨清漳神廟的歷史考察

衛運河風光

元末漳河河道因史料缺乏已難細考,但自明始,相關史料漸趨豐富。明初,漳河主要分兩股,行中路和南路。中路自臨漳、成安東北流,經肥鄉、曲周而下,直達天津入海。南路由臨漳東至成安注於魏縣,再經元城 (今河北大名縣境)之西店村(今大名縣西北西店村)達館陶入衛河。漳河起初中、南兩路並行,其後逐漸以南流為主。[2]永樂九年(1411年),漳河在張固村決口,與滏陽河合流,主行北路。[3]為接濟運河水源,元代曾使漳河支流引入衛河以減其勢,到了永樂年間已經堙塞,但是舊跡依然存在。正統十三年(1448年),御史林廷舉奏請引漳水由館陶入衛河。[4]於是在廣平大留村“發丁夫鑿通,置閘”自此“漳河水減,免居民患,而衛河水增,便漕”,自此“漳水遂通於衛”。[5]此次漳衛合流是透過疏通永樂年間已經阻塞的舊河道,這便是明代“引漳入衛”的開始。

正德初年,漳水“徙於元城之閻家渡入衛河,又十餘年自魏縣雙井村入衛河。”[6]嘉靖初年,漳水“自回龍村入衛後,復自內黃縣石村入衛河。”[7]漳水入衛的地點不同,同時也證明了漳河“易遷徙”的特點。但到萬曆二年(1574年),“漳河北溢由魏縣、成安、肥鄉入曲周縣之滏陽河,而館陶之流絕。”[8]萬曆初年,漳河又北徙入滏陽河,不再入衛。由此可見,明代漳河和衛河時分時合,北流的時間遠多於南流。

清朝初年政治局面尚未穩定,因此也無法修整運河。直到順治九年(1652年),漳水至廣平縣平固店直注邱縣分為兩道,“一從縣西逕直隸廣宗縣下達於滹沱河,一從縣東逕直隸清河縣北支青縣入於運河。”[9]漳水再次入衛,此時自萬曆二年漳水不入衛已一百二十四年。順治十七年(1660年),“衛水微弱,糧運澀滯,乃堰漳河分溉民田之水,入衛濟運。”[10]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衛河微弱,惟恃漳為灌輸,由館陶分流濟運。”[11]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漳河“仍由館陶入衛濟運。”[12]從以上可以直接看出引漳入衛的目的是濟運。康熙年間,因衛河水流微弱致使漕運難以進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濟寧道張伯行建議 “引漳入運”,以補衛河水不足。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漳水“入邱之上流盡塞而全漳入於館陶,自此漳、衛匯流,舟行順利無膠澀虞。”[13]從而實現了全漳入衛。

清代臨清漳神廟的歷史考察

館陶漳、衛兩河交匯處

臨清每年農曆的二月至四月,氣候乾燥多風,雨量極少,甚或數月無雨,五月亦為乾旱之月,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為全年降水量最多之期。[14]受自然氣候的影響,臨清段運道春夏之交時常面臨乏水問題,而到夏秋季節又有潰決之虞。乾隆《臨清直隸州志》雲:“境內之水運河為大,汶與漳河、衛交匯於城之西南,北流以渠直沽,漕運所關係重,而商販行旅帆檣之所往來必由於此。顧春、夏之交,每憂於淺,及乎水潦盛長亦間有潰決之虞。”[15]臨清運道主要利用的是汶河和衛河河道,依賴漳水、汶水濟運,運道水量過小或水勢過大,漕船都無法正常通行,當人力無所施時,自然要請求神助。值得注意的是,明清兩代山東段運河號稱“閘河”,因運道水量較小,沿岸普遍設立閘壩以蓄水濟運。臨清段運道同樣如此,春、夏之交運道淺澀之時,恰是漕運最為繁忙之際。雖然“引漳入衛”給當地帶來了頻繁的水災,但運道乏水遠甚於潰決,故漕運官員、漕軍運丁祈禱漳河神主要是為了祈雨,希冀藉助崇祀神靈,增加運道水量,保障漕運暢通。正如乾隆年間臨清知州王俊在其《祈雨感應碑記》所言:“漳水固發源于山西,出河南分流至館陶入州境,迤北會汶衛二水達天津。夫昔之立祠專祀者,以其經吾境,則為境內之山川,而一歲之轉漕胥賴以濟,神之職固不重歟!”[16]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漕糧運輸的現實需要為漳河神廟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契機,是導致臨清漳河神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

二、顯佑漕運:漳神廟對漕運的影響

乾隆《臨清直隸州志》記載臨清漳河神廟在板閘外汶河北滸,康熙六十年(1721年),南漕旗丁公建。廟宇建立以後,運河有淺及遇澇,禱之輒應,故多次敕加封號。雍正三年(1725年),敕封臨清州河神為“福漕漳河之神”,館陶縣河神為“惠濟漳河之神”,飭各地方官恭設神牌,每歲春秋致祭。[17]嘉慶十八年(1813年),敕加山東漳河神“靈澤”封號。道光八年(1828年),敕加漳河神“通佑”封號。咸豐二年(1852年),敕加山東漳河神“助順”封號。同治七年(1868年),敕加山東漳河神“顯應”封號。光緒五年(1879年),敕加漳河神“普佑”封號。

清代臨清漳神廟的歷史考察

臨清漳神廟舊址

運河是漕運的載體,而漕運是明清兩代的政治和經濟命脈,關係封建王朝的生死存亡。漕運官員及運河沿線地方官員之所以崇敬和祭祀漳河神等水神,其目的也是希冀水神顯靈,保佑漕運暢通。故每當運道淤塞、漕運受阻之時,往往就是河神信仰盛行之時。

乾隆二年(1737年)六月,山東兗州總兵李建功奏稱:“臨清板閘外有漳河一道,與漕河合流,濟運最為緊要。……近因天時亢旱,漳河水甚涸淺,於五月初二、三等日已得大雨,水將沙土衝至河中,是以板閘迤北各處淤沙淺阻,晝夜設法挖淺、起撥,每日只過船十餘隻。因思雍正十二年間,漕船淺阻,奴才等禱於漳神廟,即時水深數尺。今(奴才)於五月三十日由阿城汛抵臨清,即赴漳神廟,將世宗憲皇帝敕封恩典祀告。是夜,水長五寸,六月初一日,(奴才)又率臨清司漕文武各官赴該神廟內竭誠演戲祭禱,即時仰荷神貺,於一日一晝夜水長二尺餘,連前存河之水,共有六尺之深。從前淺處亦不知覺毫無阻礙,糧艘遂得遄行”。[18]

臨清閘外運河全賴漳、衛二水會汶水北注,而浮運通漕尤賴漳水之力。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六月,工部右侍郎管幹珍、監察御史和琳等因至臨清漳河神廟祈雨獲應,奏請敕加封號,以答神庥。“(臨清)向有漳河神廟建於運河北滸,居民等祈雨祈晴,隨禱立應,今因閘外水弱,虔詣廟中祈求水澤,數日內,霈雨油雲,水勢陡長四尺餘寸,軍民商賈無不踴躍歡騰,稟請代奏,加錫封號等語。漳水來源遠在晉省,去運河千有餘裡,今管幹珍等 禱數日,水頭立見長髮,不啻應願而償,非神靈賜佑,曷克臻此,允宜增益鴻稱,褒崇封號,以隆妥侑而答神庥。著於漳河神舊有封號上加‘利運’二字,並御書匾額、對聯,發去敬謹懸掛,永昭靈貺”。[19]

清代臨清漳神廟的歷史考察

漕船過閘圖

嘉慶十八年(1813年)六月,因衛水日消,漕運幫船行走甚為吃力,雖撈淺、起剝兼施,奈河中泥沙隨撈隨淤。六月十四日,山東巡撫同興恭捧欽頒御香至漳神廟前,虔心叩禱。“十五、十六兩日天氣晴爽,(奴才)與在事各員正殷焦灼,茲於十七日,衛河陡長三尺,濁波浩瀚,現在續長未定,此實仰託聖主洪福、河神顯佑。刻下,三進船隻吃水正重,從此出閘,暢行可無阻滯。(奴才)現即擇日率領河漕地方文武赴廟答謝,仍俟全漕過竣,再行另具正摺奏懇恩褒,用酬靈貺”。[20]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正月,漕運總督楊殿邦上奏稱:“上年自春徂夏,臨清附近各處雨澤稀少,衛河來源微弱異常,漕艘經臨,節節磨淺,挽運頗形棘手,諗知漳神專祠靈應素著,隨率臨清州知州陳寬親赴神廟,虔禱雨水,數日之內,水頭立見長髮,增益河流,首二兩進南糧軍船賴此利濟。迨至七月初旬,江廣重船接續而來,河水僅深三尺上下,而各幫船身笨重,吃水多在五尺以上,從事河干,目睹情形,寸心焦灼,復與臨清州(知州)一日數次詣廟虔禱。……計自七月十三日起,至二十七日止,臨清閘內外糧艘商船以及銅船等船不下千數百隻,無不鼓櫂楊帆,乘風暢行,官丁歡悅,皆由仰賴聖德感孚,河神顯佑,請奏晉錫嘉號以答神庥”。[21]

清代臨清漳神廟的歷史考察

人力絞盤過壩圖

中國人信奉神靈有著強烈的功利性,人與神之間更多的是一種許願、還願的功利交換。《禮記 祭法》雲:“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22]神靈既然“顯佑”,自然就要酬謝神靈,以答神庥。漕運官員肩負催攢漕運之重任,漕運失期或漂沒,往往會受到懲處。漕糧運輸過程中,艱難險阻不斷,故其精神自然高度緊張,心理也一直處於壓抑狀態。當漕運受阻時,更會加重這種心理上的焦慮、不安情緒,而祭祀水神,祈求神靈護佑,多少能給心理上帶來一些慰藉。在潛意識中,會把自然界中的一些偶然現象視作河神“顯靈”。當漕運恢復暢通後,緊張的心理得以釋放,認為之所以能夠事遂人願,無非是神靈“顯佑”的結果,於是,便採取奏加封號、修建廟宇、頒發匾額等方式以酬謝和報答神靈。

清代臨清漳神廟的歷史考察

牛力過壩圖

除了釋放心理壓力,酬神的主要目的在於向封建統治者報功。古代社會“萬物有靈”思想盛行,人們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即使是封建統治者對各種神明也崇敬有加。凡事只要和神明扯上關係,無疑會變得更有說服力,更容易得到周圍人的認同和響應。祈禱神靈的結果無非有兩種,一種是河神“顯靈”,一種是“不應”。當然祈禱“不應”的次數遠多於神靈“顯應”的次數。只有祈禱獲應,漕運官員才會上奏朝廷,請求對神靈進行褒封,以此來證明自己的理漕活動得到了神靈的眷顧和佑助,在彰顯自己理漕功績的同時,也更易獲得統治者的褒獎和賞識。

三、治水與祈雨:漳神廟職能的拓展

利用祈禱和祭祀河神平息水患、祈求降雨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在地方官員和普通民眾看來,這也是河神最為基本的職能。隨著河神信仰的盛行,其信仰群體亦在不斷擴充套件。水旱災害的現實威脅使得地方官員和民眾亦成為河神信仰的重要群體。受旱災的影響,地方社會亦賦予了漳神廟祈雨的功能。和漕運官員祈雨濟運不同,地方官員祈雨則主要是為了農業生產。知州王俊《祈雨感應碑記》載乾隆十一年(1746年)五月:“天旱甚,餘既與文武僚屬禱雨者再,卒不應,乃於朔日蠲潔步禱於城西之漳神廟,即於三汊河取水焉。閱三日,大雨,端午日,雨復如注,……遂偕同官謝壇廟,並具羊一、豕一,報祭於漳神。”[23]

清代臨清漳神廟的歷史考察

1963年衛河大水災

漳河全部歸入衛河以後,漳衛合流後水勢太大,“衛河屢患漲溢”,造成臨清至德州一帶水災氾濫。[24]民國《臨清縣誌》記載:“自明代漳水入衛河,決臨清者數次。至康熙四十七年,全漳入衛以後,河之決口更為頻數。雍、乾至同、光為時僅百餘年,河決不下數十次。”[25]故在祈雨之外,地方官員和民眾還賦予了漳河神治水的職能。清人沈起元《福漕河神靈異記》就記載了水災發生時臨清知州王俊祈禱漳河神的情景。乾隆十六年(1751年)七月,連日大雨,使得黃、運兩河一時漲溢,河決河南,灌入運河,而山東東平、張秋並決,運河所經,在在危險。臨清為汶、衛、漳三水合流之衝,堤岸尤岌岌可危。“州牧王俊晨夜河干,不遑寢處,禱於漳河之神,是時水勢騰湧,堤不沒者一板,而竟得無恙。王牧感荷神祐,馳書濟南索余文,將勒珉石,以紀功德”。[26]此外,漳河神廟內還建有戲樓,用於演戲酬神。[27]每當祈雨獲應、神靈“顯佑”之時,河漕官員和地方社會往往演戲酬神。在娛神的同時,也發揮了娛人的功能。

四、結語

明清時期的臨清既是繁榮的商業都會,亦是河神信仰較為盛行的地區。在眾多河神中,以漳河神最具有代表性。漳河神信仰的盛行並不是偶然,而是有著深刻的自然和社會原因。臨清運道乏水問題嚴重,臨清漳河神廟的建立與明清國家的“引漳濟運”政策密切相關,清代官方和漕軍、運丁保障漕運暢通的利益訴求是漳河神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漳衛合流既給運道提供了水源,也帶來了頻繁的水災。基於鎮水、降雨等目的,地方官員和民眾賦予了其治水、祈雨等功能,對漳河神的崇祀逐漸演變為國家和地方社會共同的信仰行為。晚清運道淤塞、漕運廢止之後,漳河神廟雖經歷了明顯的由官方化到民間化的過程,但由於衛河航運的存在,漳河神仍然受到往來船工、水手的崇奉。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延續近三百年的漳河神廟才最終被徹底拆除。

[1]有關明清時期漳河下游河道的變遷情況詳見石超藝:《明清時期漳河平原段的河道變遷及其與“引漳濟運”的關係》,《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年第3期;靳花娜《漳河河道變遷及其原因探析》,鄭州大學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

[2]石超藝《明清時期漳河平原段的河道變遷及其與“引漳濟運”的關係》,《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年第3期,第28頁;《乾隆臨清州志》卷二《山川》,中國地方誌整合 山東府縣誌輯第9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214頁。

[3]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八十七《河渠志五 漳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130頁。

[4]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八十七《河渠志五 漳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131頁。

[5]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八十七《河渠志五 漳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131頁。

[6]《乾隆臨清州志》卷二《山川》,中國地方誌整合 山東府縣誌輯第9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214頁。

[7]《乾隆臨清州志》卷二《山川》,中國地方誌整合 山東府縣誌輯第9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214頁。

[8]《乾隆臨清州志》卷二《山川》,中國地方誌整合 山東府縣誌輯第9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214頁。

[9]《乾隆臨清州志》卷二《山川》中國地方誌整合 山東府縣誌輯第9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214頁。

[10]趙爾巽:《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七《河渠志》,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3770頁。

[11]趙爾巽:《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七《河渠志》,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3775頁。

[12]趙爾巽:《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七《河渠志》,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3775頁。

[13]趙爾巽:《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七《河渠志》,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3775頁。

[14]民國《臨清縣誌 疆域志 氣候》,中國地方誌整合 山東府縣誌輯第95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88頁。

[15]乾隆《臨清直隸州志》卷一《疆域四 河渠》,中國地方誌整合 山東府縣誌輯第9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203頁。

[16]乾隆《臨清州志》卷十《祠祀》,中國地方誌整合 山東府縣誌輯第9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437頁。

[17]《清通典》卷四十四《禮 吉四》,《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42冊,第536頁。

[18]山東兗州總兵李建功:《奏為漳河神廟請賞給匾額事》,《宮中硃批奏摺》,乾隆二年六月十六日,檔號:04-01-14-0003。

[19]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條,北京:檔案出版社,第14冊,第370頁。

[20]山東巡撫同興:《奏為衛河水勢增長祈求河神顯靈並辦理漕船過境事》,《錄副奏片》,嘉慶十八年六月二十二日,檔號:03-2128-056。

[21]漕運總督楊殿邦:《奏為臨清閘外河神顯佑請晉錫嘉號事》,《宮中檔硃批奏摺》,道光二十八年正月初十日,檔號:04-01-35——280-012。

[22]楊天宇注說:《禮記 祭法第二十三》,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647頁。

[23]乾隆《臨清直隸州志》卷五《典祀 廟》,中國地方誌整合 山東府縣誌輯第9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430頁。

[24]有關引漳入衛的影響詳見閆金偉《引漳入衛及其對魯北沿運地區的影響》,《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25]民國《臨清縣誌 疆域志 河渠》,中國地方誌整合 山東府縣誌輯第95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81頁。

[26] (清)沈起元:《敬亭文稿》卷八《續集》,《四庫未收書輯刊》第8輯第2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73頁。

[27]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山東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4年,第605頁。

作者簡介:胡夢飛,男,1985年11月生,山東臨沂人,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史、運河文化史和區域社會史。近年來,主要參與《徐州史綱》《山東運河大觀》等書的編寫,承擔《中國運河志 人物卷》《中國大運河藍皮書》《京杭大運河山東段志》部分章節的撰寫工作。先後在《歷史教學問題》《江蘇社會科學》《中國文化報》《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山東師範大學學報》《聊城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專案、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專案、聊城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專案各一項,參與國家、省部級專案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