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歷史:宋高宗退位始末

關鍵詞

完顏亮南侵、乾淳之治

前因:

1161年,完顏亮南侵

金國皇帝完顏亮撕毀“紹興和議”,南下侵宋。

宋朝歷史:宋高宗退位始末

▲完顏亮雕像

後果:

乾淳之治

1162年宋孝宗繼位後,治國有方,南宋出現繁盛局面

宋朝歷史:宋高宗退位始末

▲乾淳之治

過程始末

一、

高宗決定退位

公元1162年,宋高宗退位給養子趙眘(shèn),當了太上皇。

高宗決定退位時年僅四十九歲,正值壯年。儘管高宗說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決定退位。但這並不是他退位的主要原因,他退位後在眾多宮女的“服侍”下又活了二十五年。

促使高宗生前就退位的主要原因,是金國皇帝完顏亮在1161年撕毀了“紹興和議”,南下侵宋。這對於高宗來講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高宗之前為了和金國達成和議,可以說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他不僅罷免了諸多武將、處死了岳飛,還放棄了恢復中原故土的打算。為了遵守和議中的承諾,高宗還一直讓秦檜擔任宰相,導致秦檜在朝中專權。

宋朝歷史:宋高宗退位始末

▲岳飛雕像

二、

趙眘

地位提高

高宗和秦檜見面時,一直都在靴中放刀,以防秦檜圖謀不軌。1155年,秦檜去世後,高宗才終於不用過提心吊膽的日子了。沒想到才不到六年,金軍又南下侵宋。

剛登基時高宗就一直被金軍追著跑,還一度跑到海船上避難。所以完顏亮南侵後,高宗又故技重施,很快就準備逃跑,根本無心部署對金作戰。

宋朝歷史:宋高宗退位始末

▲秦檜(1090—1155年11月18日)

高宗還給宰相陳伯康下御批,說如果金軍不退兵的話,就讓百官自行散了吧。陳伯康看了實在氣憤不過,就把御批燒了,好說歹說才讓高宗放棄逃跑的念頭。

但高宗並沒有振作精神,而是萌生了退意。高宗考慮到自己作為皇帝,逃跑要受到群臣的責難,要是當了太上皇再逃跑就沒那麼大阻力了。

畢竟之前靖康之變時,他父親宋徽宗也是傳位給欽宗後,就立馬逃離了都城汴梁。所以高宗先提高了養子趙眘的地位,準備讓他繼位。

高宗原本是有親生兒子的。不過在1129年苗劉兵變時,他唯一的兒子趙旉受到驚嚇,後來生病去世了。高宗自己也因為被金軍追擊喪失了生育能力。

宋朝歷史:宋高宗退位始末

▲反映苗劉兵變的畫作

三、孝宗即位

於是高宗選擇了宋太祖後裔趙眘為繼承人。

1161年,完顏亮在采石之戰中戰敗,金軍停止了南侵的勢頭。於是高宗和趙眘一起來到建康(今南京)鼓舞士氣,象徵性地完成“御駕親征”的壯舉。

宋朝歷史:宋高宗退位始末

▲建康地圖

高宗讓趙眘在途中協助處理政事,趙眘勤懇負責的態度獲得了百官的普遍肯定。從建康返回都城臨安後,高宗見到趙眘的威望上升,正式立他為皇太子,為自己退位做好了前期準備。

高宗決定退位,一是他不想再承擔抵禦金軍的責任,當了太上皇之後也方便逃跑。後來他確實是這樣做的。高宗退位後不久,得知宋孝宗對金國發起的隆興北伐失敗後,當天就召來了五百個民夫幫他收拾家當準備跑路。

二是他費盡心力達成的“紹興和議”被金國撕毀,他覺得自己再也沒有臉面坐在皇位上。

三是繼承人已經選定,讓趙眘處理朝政,自己可以安享尊榮,也能以太上皇的身份左右朝局。

1162年,趙眘被立為皇太子一個月後,高宗退位,趙眘登基,是為宗孝宗。

宋朝歷史:宋高宗退位始末

▲宋孝宗趙昚(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

結論

南宋最高權柄的第一次順利交接,意味著南宋政權進入穩定的發展期;這也是南宋掃除高宗弊政、發展國力的一次重要轉機。

【參考資料】《宋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高宗二》《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傳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