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長城,清修廟是真的嗎?

清粉經常會掛在嘴邊,“明修長城,清修廟”,其實,清朝除了柳條邊也修建過牆。清朝對明朝的邊牆可以這樣說進行了全面的修繕,也有改建和重建。清朝的邊牆是多樣性的。比如“山海關”,康熙四年就大修山海關。康熙《山海關志》卷三:山海關東羅城,在東關外,國朝康熙4年移關時通通判陳天植,都司孫枝茂、守備王御春同修完固,塞南北二門,即以東門做關門。山海關鐘鼓樓,國朝康熙5年,管關通判陳天植重修。乾隆《臨渝縣誌卷六》:康熙七年山海衛守備重修邊牆。為什麼清朝重修山海關,目的主要也是為了防止蒙古,吳三桂判亂時,就有蒙古反清勢想趁機進攻北京。康熙33年。四川陝西總督上疏請求修陝西三邊城,九卿議覆:“四川陝西總督佛倫疏言、臣奉上旨查閱三邊、查陝西自甘肅嘉峪關北邊、以至寧夏賀蘭山起處、俱系土築邊牆、以山為界。自平羅營以至延綏汛地之黃甫川,亦系土築邊牆。至於甘肅,涼、莊、一帶南山、原無邊牆,俱系鏟山掘奇為陡岸作界。其間陡岸壕塹,甚多殘缺。又肅,甘、涼等處南山,及寧夏之賀蘭山隘口,原有石壘木榨堵塞,年久倒廢。人可越度。又西寧鎮汛之西石硤、鎮海、西川一帶,原有邊牆。其南山直抵河州,北山直抵莊浪、原無邊牆、皆系鏟山為界亦有年久為頹倒,省略…………俱應如所請,從之”。

明修長城,清修廟是真的嗎?

《康熙朝實錄》康熙33年修,在甘肅西寧縣永安堡邊牆一萬二百八十四丈《甘肅通志》卷十。到了雍正年間,年羹堯在西北地區也修了很多邊牆。除了山海關,明朝留下的城牆寧夏,青海等地清朝幾乎都修了一遍,有的甚至重新築邊了一次,清朝修邊牆也確實對西北地區的穩定起到關鍵作用。

明修長城,清修廟是真的嗎?

清朝修邊牆其實和明朝一樣,不僅是防外,這個外指的不是外族,而是不服從清政府的人。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所謂的長城,其實並不是明朝時的原貌,按清粉邏輯來看,只要你修長城,長城以外就不是你的了,任何一個朝代的政策都是隨著形式的變化而調整而改變的,那些否認遼東是明朝國土的人,不知道腦子是怎麼長得,現在史學家很少關注清朝修邊牆這件事,也不知為何?還把現在長城說成是明朝時修的,難道不知,明朝長城經過戰爭和大自然破壞能留下完整的你覺得可能?清朝修牆並不是無聊,出發點和明朝也一樣,也是為了“安內攘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