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很亂嗎?那裡的人是不是動不動就愛打仗,聽說他們很冷漠。”準備進入南奧塞梯時,我問嚮導蘭卡爾。

她很認真的回答我:“不不不,南奧塞梯是個很美麗很淳樸的地方,人們知道外界因為奧塞梯連年混亂而心存芥蒂,所以會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透過親歷者的體驗改變那些刻板的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從北奧過境南奧就是達拉爾峽谷,那裡有奧塞梯唯一動植物保護區,總佔地面積約30公頃,1958年蘇聯植物學家在這裡意外發現數千頭野牛、羚羊、野豬等高原野生動物,隨即上報蘇聯成立保護區。然而,奧塞梯連年戰亂導致保護區名存實亡,直至1998年才由北奧正式成立保護區並派遣軍警值守,來保護僅存的200多頭高加索野牛等保護動物。

遺憾的是,我們當天並沒有看到這些珍貴的保護動物,反倒被高原野花給驚豔到了,尤其是前往卡孜別克山口的路上,到處是成片成片的野花,按照嚮導的說法,這些野花有相當一部分可以入藥,也是當地人最愛的染布顏料之一。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當天晚上有兩個選擇,要麼住在峽谷中的酒店裡,有熱水有商店還有電影院,要麼住到山上的亞美尼亞村,沒有熱水、供電也不穩定,但村莊歷史頗為有趣。如果從地理角度來說,亞美尼亞與奧塞梯並不交界,為什麼山上會有個亞美尼亞村呢?

這事兒要從16世紀伊朗與奧斯曼瓜分亞美尼亞說起,存在巨大宗教文化衝突的亞美尼亞人被大規模驅逐,其中就有一部分隱居在高加索山脈,直至19世紀亞美尼亞東部被併入沙俄後才陸續遷回家園,唯獨奧塞梯一個山村因交通與資訊閉塞,一直留在這裡生活。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蘭卡爾透過朋友聯絡的住處也是一名獨居老人,當我問她有沒有想過回亞美尼亞時,老人一邊揉麵一邊樂呵呵的說:我出生在卡孜別克山腳下,對亞美尼亞的印象只停留在父母的描述中,雖說山裡生活多有不便,但自己種糧食蔬菜也可以自足,再回到沒有親人的亞美尼亞,估計會更孤單。

值得慶幸的是,2008年喬治亞戰敗後,南奧局勢相對平穩,北奧商人帶來不少廉價的俄羅斯商品(補償性價格),使得山村生活成本很低,再加上越來越多遊客湧入,老人接待照顧遊客起居也有了可觀的收入盈餘。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在老人的指引下,我們走了2個小時才找到北麓的另一個喬治亞村子,說是村子,其實只有一對夫妻在這裡生活,唯一收入就是牧羊。

老爺子一邊剪羊毛一邊用並不流利的俄語說:2004年時,這裡還有200多個村民,每年都有山下的商人跑來收購羊毛,人質事件爆發後就再也沒有人來,再加上2008年俄羅斯與喬治亞軍隊在這裡對峙了5天,雙方各丟下幾十枚炸彈後揚長而去,驚慌失措的喬治亞人連羊都不要就四下逃命去了,只有他們夫妻留了下來。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在村子裡轉了一圈,除了搖搖欲墜的房屋和殘垣斷壁外,沒有看到電線、水管,難以想象這對老人是怎麼堅持到現在的。司機藉著裝水的理由進屋看了看,出來後提醒我別進去,因為房屋地下儲藏著羊毛,所以屋裡味道很難聞。

為什麼不走?老人眼含淚花的說出了原因,他們的兒子與兒媳在2008年俄格戰爭中被炸死了,戰後兩國都不承認是自己的失誤,走投無路的老人只能留在這裡進退不得。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在返回途中,我們還經過了至少10個無人村落,當我不由感慨說出“如果沒有戰爭,這裡應該是宜居之所”時,蘭卡爾苦笑著回道:“南奧素有長壽之地的美譽,幾乎每個村鎮都有百歲老人,但多年戰亂後,當地平均壽命卻低到不足50歲,直到2018年才恢復到70歲”。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下一站是莎尼山,位於喬治亞/南奧與印古什交界處的一座雪山,雖然在奧賽梯語中是冰山的意思,但實際已多年沒有冰川。莎尼山腳下原本有一個100多個村民的小村子,結果2008年俄格軍隊在這裡爆發了一場山地戰,雙方輪換交替數次才停戰。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前後都是無人區和貧瘠高山的莎尼村並沒有實際軍事意義,兩軍爭奪其實是為了莎尼山腳下的一座教堂遺址,據說是奧塞梯第一座東正教堂,不僅俄羅斯與喬治亞主張歸屬,就連亞美尼亞也早在百年前就有過相關記載。更無厘頭的是,遠在萬里之外的印度人也來湊熱鬧,理由是印度教“莎尼神”誕生在這座山上,因此提出異地管轄的“飛地”索求。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離開莎尼村沿著卡孜別克山繼續往前約15公里抵達斯特潘茨明達,按照喬治亞現有行政區劃,斯特潘茨明達歸屬卡茲貝吉市管轄,是喬治亞最東部的城鎮之一,2014年人口約1300人。

但實際上,斯特潘茨明達早就超過了5000人口,其中北奧塞梯人與印古什人就超過了一半,喬治亞人只佔10%左右。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北奧與印古什移民?因為這裡得天獨厚的氣候與土壤。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從蘭卡爾推薦的《奧塞梯考古》一書中,我找到了可信度較高的解釋:大約在2500萬年前(第三紀),南歐與西亞發生多次板塊碰撞和火山噴發,高加索山脈在此期間形成褶皺山系,斯特潘茨明達恰巧處於地勢最低的熔岩粉末沉積處。

簡單說就是,火山岩漿侵蝕成粉末後一點點積存在山谷中,經年累月的植被腐爛形成富含礦物與營養成分的黑土壤,而雪山融水則匯聚成河穿流而過,再加上充足的日曬以及大陸性氣候等等因素,使得當地農作物產量高品質佳,大名鼎鼎的高加索高原葡萄與高原茉莉花、茶花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不僅如此,當地還富含金、銅、煤等礦產資源,1950-1960年間曾有過淘金熱,淘金客們只要蹲守在河邊簡單篩選就能採到大量成品黃金(俗稱狗頭金),直至蘇聯成立保護區後才禁止淘金。

斯特潘茨明達地質博物館收藏有一大包從淘金客身上收繳來的黃金,據說這個淘金客只花了1個月時間就收集到20多公斤。看到這包明晃晃的黃金,我轉身看向蘭卡爾,結果被她瞪了一眼:你要想活著離開南奧塞梯,最好別動那些歪心思,因為當地全民達成環保共識堅決抵制開採,就連喬治亞和俄羅斯都別想開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如果蘭卡爾說的是歐洲發達國家,我可能不會驚訝,但她說的是人均月收入不足2萬盧布的南奧塞梯,當地人居然有如此堅定的環保意識,這不免令人由衷感嘆:“難得啊”!

當然,這個收入水平並不代表南奧人的生活水準很低,經過蔬果與乾貨兩個市場的走訪,我最後得出2萬盧布也能過上小康生活的結論,比如一公斤西紅柿15盧布、大部分青菜10-25盧布,一張足夠2人吃的羊肉餅只要35盧布、一公斤雞腿55盧布的物價,就連風乾的羊腿也不超過200盧布。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為了更徹底驗證南奧的物價,我們特地選了一家喬治亞餐廳,點了最貴的硬菜:500盧布的羊肉大烤餅。

看到我們點這道菜時還在交談,服務員馬上熱情的解說:羊肉大烤餅的製作過程很繁瑣,羊肉焯水去血沫加入大量草藥與香料慢燉,直到湯汁濃稠後再和辣椒與胡蘿蔔等配菜一起放入麵餅中,雙面碳烤至少50分鐘才能上桌,由於製作時間太久,餐廳每天只會預製兩份,具體口味有酸辣和乳酪等等。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另一家選的是南奧餐廳,特色是豬臘肉、燻牛肉和風乾羊肉,主食只有粗麵饃饃、炸的細面段和烘烤的粗麵皮,蘭卡爾、司機和我各選各的,於是就出現了三種肉和三種主食的罕見場面,就連餐廳老闆都不太相信的連問兩句:真的要這麼多嗎?

事實證明我們都太年輕了,以為一份700盧布含肉和主食的分量應該不會那麼大,結果端上來後三人六目相覷:2100盧布相當於人民幣200元,這要是按照中國人的食譜切片吃,夠一家三口吃半個月了吧。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帶著吃不完的三種肉我們決定趕往冰封谷,結果開到半路發現起霧了,高加索天氣真的是瞬息萬變,能見度低到5米外看不清車牌號碼,三個人足足等了4個小時才原路返回下山。

即將抵達斯特潘茨明達時,蘭卡爾才略帶遺憾的說:冰封谷有座號稱“離上帝最近的教堂”,也就是普希金筆下的《卡孜別克山上的修道院》,據說奧斯曼入侵喬治亞時,東正教徒將大量經書與“聖物”轉移到高加索山區,修建了十幾座教堂分別存放。在21世紀前,人們都以為普希金寫的是卡孜別克山那座聖三一教堂,但2002年證實是海拔4100米的冰封谷教堂,比卡孜別克那座要高近一倍。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由於冰封谷起霧去不了,我們在斯特潘茨明達多呆了一天,剛好看到一戶農家正在釀酒,令人驚詫的是,南奧最頂級的葡萄酒居然還要加入高山核桃,這種工藝別說我是第一次聽說,就連北奧土著司機也是第一次看到。

女主人看到我舔著臉湊過去,大方的請我喝了一杯鮮榨葡萄汁,然後才解釋道:久居高加索的人飲食都不太均衡,尤其缺乏不飽和脂肪酸,常食肉類的飲食習慣也容易出現動脈硬化等等症狀,在葡萄酒中加入核桃的釀造工藝,剛好彌補這兩個缺陷。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回到酒店時,前臺小妹說下午有一場南奧舞蹈排練,讓我們有空可以去看看。

所謂的舞蹈,其實是南奧塞梯的傳統馬術,由於近些年牧民們更願意牧養經濟價值更高的牛羊,使得奧塞梯馬術幾近失傳,為了保留這項傳統,南北奧塞梯聯合了幾十名舞蹈家排練了一出舞蹈情景劇,據說是全球唯一融合高原、實景、馬術、舞蹈的情景劇。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最後一站是高加索最大高原湖阿爾瑪湖,嚮導蘭卡爾安排在薩瑪德村住一晚,年近八旬的什維薩族長聽說有中國遊客到來,第一時間就去宰了一隻山羊用鐵鍋燉了一上午,而奶奶則一早就和麵烤好羊奶餅等著我們。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與傳說中奧塞梯人驍勇善戰很不一樣的是,我們此行所過之處幾乎都是笑臉相迎,哪怕在薩瑪德這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偏遠山村,當地人也是一樣的熱情大方。觥籌交錯正歡時,什薩維族長感慨道:奧塞梯屬於“臭名昭著”型別,多年來的戰亂導致南北奧塞梯都一樣的被人忽視,甚至有人視他們如洪水猛獸。

所以,當奧塞梯人遇到外來人時,都會以最好的食物、最開心的笑容去迎接客人,希望能透過親歷者得以改善人們的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南奧塞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希望能改變刻板印象

在飯桌上我沒有說什麼安慰的話語,第二天下了一場大雨,族長特地趕來勸我們別去,因為山路溼滑容易出意外。我點點頭順便把手機拍的幾張照片拿給族長看,離開前我拉著族長的手說:奧塞梯的美麗遲早會被世人發現,只要保守我們心中熱愛和平的信念,就一定會看到美好的未來。

(紀實旅行不易,希望能得到您的認可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