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7次下西洋,實力不輸西方探險者,為何沒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鄭和7次下西洋,實力不輸西方探險者,為何沒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一場重大的海上航行事件,經常被拿來與西方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探險作共同研究。而眾所周知的是,鄭和下西洋並沒有為明朝在海外開拓任何殖民地,相比於西方探險者的掠奪、侵佔,鄭和下西洋看起來跟7次長途旅行似的,換來的東西有限。

不過,“鄭和下西洋”當然不是旅行這麼簡單。鄭和受命於明成祖朱棣,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船隊開到印度洋、西太平洋,途徑暹羅、蘇門答、古裡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邊貿易一邊揚大明聲威,忙得不可開交,現在印尼和馬來西亞還儲存著鄭和廟,可見鄭和船隊的影響力之大。

鄭和7次下西洋,實力不輸西方探險者,為何沒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有個問題很讓人疑惑:鄭和下西洋時,歐洲處於文藝復興時期,舊時代還沒過去,地理大發現時,歐洲的發展水平有限,探險者們很擔心航船的安全性問題。

相比之下,鄭和的船隊實力要強勁得多,據《明史》以及《瀛涯勝覽》等資料,鄭和寶船有63艘,大號的“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效能良好,能經得住遠洋風浪,為什麼鄭和沒去建立殖民地,反而是那些西方探險者“後來居上”搶佔了資源呢?

鄭和7次下西洋,實力不輸西方探險者,為何沒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從大體上看,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點,中國古代的文化思維,與西方同時代是不一樣的。中國從秦始皇建立秦朝,到明清時期,封建君主專制不斷加強直到走向巔峰,這其中從來就沒有什麼教會、教皇來威脅君主,君主權威至高無上,“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而這種君主權威,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維護了古代經濟體制的穩定,維護了小農經濟,盛世階段,小老百姓雖然不如貴族有地位,但保障日常生活還是不成問題的,這種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模式,以及遼闊的疆土,讓古代的中國並不需要為了生存而往外探索。

鄭和7次下西洋,實力不輸西方探險者,為何沒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再加上漢、唐等帝國的強盛,久而久之,古人就產生了自認為世界中心、“天朝上國”的理念,鄭和下西洋,目的絕對不像某些西方學者所聲稱的擴張“海權”,更大的可能是為明成祖摸清海外諸國的狀況,使得“萬國來朝”,揚大明聲威,同時與海外諸國建立宗主和藩屬的友好關係,簡而言之就是搞外交,投入的還比人家返還的多。

而西方不一樣,西方的教會權力一度凌駕於王權上,宗教勢力強大,西方的戰爭也不可避免地帶上了宗教色彩,簡單點說就是,西方國家歷史上的戰爭,不光要對手臣服,還要對手改變信仰,與古代中國實行的“奉宗主國為首”、眾星拱月式臣服模式不同,文化的差別,也造就了鄭和下西洋與西方大航海的差別;

鄭和7次下西洋,實力不輸西方探險者,為何沒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其二,當時的古中國,與歐洲的經濟基礎不一樣。歷史上,與遊牧民族比,漢族建立的帝國擴張性沒有那麼強,大名鼎鼎的蒙古帝國,鐵騎遠至西亞、歐洲,但漢武帝、唐太宗等人帝國本就是“承前”,不需要整個搶過來,自然也就不需要像遊牧民族、歐洲探險家們一樣為了生存或者為了所需的資本,拼命搶奪資源了。

漢武帝當年打敗匈奴,揚眉吐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依靠穩定的農耕攢下了家底,同時又練出了可以與匈奴抗衡的騎兵,握住了兩方面優勢。所以明朝實施“海禁”,與清朝的邏輯大體相同,抓住穩定投資,放棄風險投資,在這種邏輯下,皇帝們派人出海可能是同外國搞好關係,可能是追求長生不老,可能是尋求奇珍異寶甚至祥瑞,就是不太可能整個開啟國門。

鄭和7次下西洋,實力不輸西方探險者,為何沒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而西方的大航海時代到來源於資本主義新生,彼時的歐洲,並沒有一個像明朝那樣大一統的帝國,能夠鉗制住商人的腳步。為了找原材料、找貿易伙伴、開闢貿易路線,簡而言之就是為了發財,已經發財的人想守住財富,避免人來搶;而還沒有發財的人,就想著如何開闢新路發財。

其三,鄭和下西洋,與西方大航海性質、行為模式不同。就像前面所說,穿鞋的拼不過光腳的,光腳的為了有雙鞋穿可以拼命,更別說財富和土地的誘惑。那些眼饞的西方探險家會在數百年裡奴役殖民地人民、不惜一切手段,用先進武器進行鎮壓起義和反抗,維護自己的利益,甚至形成侵略慣性;

鄭和7次下西洋,實力不輸西方探險者,為何沒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而鄭和下西洋與航海探險、開闢新商路不同,這樣的活動,在明朝甚至整個封建王朝時代都不常見,明成祖之後,仁宗、宣宗、英宗等人都沒有繼續組織,可能受制於財力、思想,下西洋沒有成為習慣,自然也就失去了看到殖民地利益甚至參與其中分一杯羹的可能。

歷史是人的歷史,無論是鄭和下西洋,還是西方大航海,其產生都源於人的慾望。居其地而守之,佔其地而掠之,歷史的車載著人的慾望前行,鄭和下西洋的歷史,便是一方研究起來令人回味無窮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