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歷經十年,一統天下,建立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從秦孝公變法強秦,使秦國徹底告別積貧積弱的局面。到秦始皇一統天下,共經歷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六代國君。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雖然說經歷了六代國君,但是因為在位時間長短的問題,真正為秦國的一統大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這祖孫三代秦君。

“一個好漢三個幫”,再偉大的君主,都需要賢明的臣子來輔政,古代明君與賢臣經常是成雙成對的出現的,千里馬也得有伯樂才行啊!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與秦國這三代國君相對應的,有四位名垂千古的良相,變法強臣商鞅、連橫名嘴張儀、權相國舅魏冉、睚眥必報的范雎。

為秦國打下統一根基的變法強臣-商鞅

商鞅是秦國極為重要的一個人物,可以說秦國能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商鞅是居功至偉的。

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秦國的變法工作,商鞅整合了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的經驗,在秦國推行“商鞅變法”。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在政治上,商鞅參照晉國、楚國強大的經驗,在秦國推行郡縣制,重新制定秦國的戶籍制度,削弱貴族對秦國的影響。

以軍功授爵、耕戰制度提振秦國的民心,以嚴格的法令,對秦國的民風民俗進行糾正,改變秦國的私鬥風氣。

徹底激發了秦國的戰爭潛力,秦國在統一過程中,可以屢敗屢戰,迅速恢復,正是得益於此!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在經濟上,商鞅下《墾草令》,獎勵墾荒,刺激秦國農業發展,根據秦國實際情況,主張重農抑商。開阡陌,廢井田,允許土地私有及買賣,統一度量衡,為秦國的一統大業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商鞅和秦孝公是秦國統一程序的奠基人,沒有他們的變法改制,就沒有秦國後來的七代強盛,更沒有秦始皇的一統大業。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為秦國舌戰天下的縱橫名相-張儀

公元前328年,張儀在嬴駟繼位的第十個年頭,得到了嬴駟的重用,此時秦國面臨的戰國形勢比秦孝公時更為複雜。

三晉已經見識到了秦國的強大,以公孫衍為首的三晉名士提出了“合縱”抗秦的主張。

張儀擔任秦相的十多年時間,為秦國做出的最大貢獻有四個: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一是出使魏國,以自己的口舌之利,再加上秦國的軍事威脅,逼迫魏國割讓河西給秦國。

二是名為魏相,實為秦國服務,為秦國的東出戰略,鋪平了道路,使秦國的影響力,走出函谷關,傳遍天下。

三是破壞合縱聯盟,多次瓦解“犀首”公孫衍發起的對抗秦國的合縱聯盟,保護了秦國的安全。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四是兩次出使楚國,以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為秦國拿下了黔中的土地。同時戲耍楚懷王,令楚國與齊國交惡。

但是作為秦國從積蓄力量,到後來的東出函谷,蠶食天下的關鍵轉折的秦惠文王時代,秦國最關鍵的動作是吞併巴蜀,但在這一戰略中,張儀的參與度不高。

所以張儀對秦國來說,更像是一個救火隊員,為秦國解決了很多眼跟前的問題,但對秦國長遠的發展,他的貢獻稍顯一般。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執掌秦國大權四十年的權相舅舅-魏冉

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是宣太后的異父同母的弟弟,在惠文王嬴駟時期,魏冉就因為宣太后的關係,逐漸在秦國朝堂獲得一席之地。

秦武王去世之後,昭襄王嬴稷能夠獲得秦王之位,第一要感謝的是趙武靈王,第二要感謝的就是他舅舅魏冉。正式因為魏冉在秦國的強大實力,才讓嬴稷在兄弟爭位中獲勝。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魏冉在秦國掌權近四十年,四度擔任秦相,他可以算是為秦國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主要作用有兩個:

第一個是,破格舉薦白起擔任秦軍主將,率領秦軍攻打韓、魏兩國,伊闕之戰,一舉擊敗韓魏聯軍,斬首二十四萬。

白起最出名戰役,除長平之戰外,伊闕之戰、華陽之戰、鄢郢之戰三場戰役都是在魏冉執政時期完成的。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第二個是,聯合五國,參與樂毅伐齊,一舉將秦國一統最大的競爭對手齊國,拉下大國的神壇。

秦昭襄王時期,戰國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一個是秦國,一個是齊國,並稱東西二,可見齊國當時的強大。如果齊國不跌下霸主之位,秦國的統一就是痴心妄想。

人生就是這麼湊巧,在魏冉執政秦國的時候,齊國出現了內憂外患。在內齊湣王想解除貴族對齊國的掌控,活躍的造反分子孟嘗君田文,開始上躥下跳,聯絡各國打壓齊國。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再者曾經被齊國欺負得差點亡國的燕國,暗中支援蘇秦、蘇代兄弟,瓦解齊國與趙國的聯盟關係,為了爭奪宋國,齊國與三晉徹底交惡。

公元前285年,秦軍越過韓、魏的領土,率先對齊國發起進攻,奪取齊國的河東九城。第二年,秦軍聯合燕、魏、趙、韓組成五國聯軍,大舉進攻齊國,差點滅亡齊國。

可以看出,魏冉對秦國的兩個重要作用,都是極為關鍵,一個“殺神”白起,一個“五國廢齊”,對秦國統計堪稱決定性的影響。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睚眥必報的小人相國-范雎

應侯范雎是一個人品和才能呈現兩個極端的人物,有怨必報、有恩必還,他最終也因為這個性格拖累了自己在秦國的政治命運。

范雎在秦國掌權的時間不算長,滿打滿算不到十年時間,但是他為秦國的統一,貢獻也是很大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遠交近攻的策略,范雎為秦國制定了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一改魏冉後期以利益為驅導的戰略方向。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從秦昭襄王后期開始,秦國將用兵的重心集中到了韓、趙、魏三晉勢力。對於距離秦國較遠的齊國、燕國、楚國,採取聯合修好的政策。

制定了秦國以蠶食的方式,削弱各國壯大自己,先滅三晉,再圖齊楚的戰略方針。可以說是從范雎開始,秦國才真正具有了一統的規劃。

第二是瓦解合縱的攻人攻心的策略,范雎最先向秦王提出了拉攏各國權貴,為秦國所用,幫助秦國完成一統的手段。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范雎派唐雎攜帶黃金,前往趙國,四散分發,瓦解天下策士合縱謀秦的決心。

第三是在長平之戰中,范雎先是以外交手段麻痺趙國和各諸侯,使得各國打消救援趙國的心思。

最後以反間計,令趙王臨陣換將,把經驗老到的廉頗,換成一股子衝勁的趙括,在長平殲滅趙國四十五萬有生力量。

范雎為秦國制定的一統天下的策略,對秦國的影響很大,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依然在採用范雎的策略,范雎也是秦國一位承上啟下的人物。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為秦國作出貢獻的排序為:商鞅、魏冉、范雎、張儀、呂不韋、李斯

從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四人為秦國的做出的貢獻來看,商鞅是秦國強大的奠基人,如果沒有他的變法,秦國就不可能強大,所以他位居首位,是當之無愧的。

魏冉、范雎、張儀三人的排序,魏冉執政秦國,兩大殺手鐧,白起和弱齊,為秦國掃平了障礙,使秦國擁有一統天下的勢力。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正是因為魏冉前面打下的基礎,才有後面范雎的一統天下的規劃,如果沒有魏冉在前面的功績,范雎的規劃不過是空談罷了。

因此魏冉的功勞要比范雎的大,而張儀的連橫與遊說各國事秦的舉措,只是為秦國解決了惠文王時代的危機,並不具有較為深遠的戰略意義,所以張儀的功勞又要稍次一點。

最後說呂不韋和李斯,呂不韋雖然在擔任秦相的十三年裡,同樣為秦國開疆擴土,為秦始皇的一統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呢?

但是他執政的時期,秦國已經基本具備了一統的勢力,這一時期完全是他想幹啥,秦國就能支撐他幹啥,因此他的貢獻不足以和前面四位比,他這個位置,換別人也不會幹太差!

在統一之前,李斯的功勞是微乎其微,統一前後很長一段時間,李斯都沒有走上相位。他最大的功勞是為秦始皇提供了大一統的制度和施政舉措,維護了大一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