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廈將傾,女英雄馳騁沙場,盡忠報國

亂世出英雄,英雄不論出身,也不論男女,只要他(她)勇於承擔責任,能救國救民,便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中國人崇拜女英雄的情節古已有之,在眾多女英雄中,名聲最顯赫者非花木蘭和楊家女將莫屬。不過,花木蘭和楊門女將只是文學形象,而在真實的歷史中,女英雄的故事更加精彩。有的堪比佘太君,南北朝晚期的嶺南冼夫人領導子孫粉碎一次次叛亂,維護國家的統一,說她是佘太君在世,一點也不為過。有的堪比穆桂英,她們親自帶兵作戰,保家衛國,明朝末年的秦良玉便是這樣一個女英雄。

秦良玉是明朝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慶府忠州人,父親名叫秦葵。秦葵身為貢生,卻不汲汲於功名,反而對軍事十分感興趣,特別是在兵法方面。秦葵生有兩兒一女,兩兒是秦邦屏、秦民屏,一女便是秦良玉,他教育子女時經常鼓勵他們到戰場上報效國家。秦良玉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學習文史知識之餘,還練就了一身武藝,等她長大成人後,嫁給四川土司石砫宣撫使馬千乘,離開家鄉,開始了新的生活。

土司有聽從朝廷差遣,參與相關軍事行動的義務。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馬千乘領兵3000從徵播州土司楊應龍,秦良玉亦率領500精兵隨夫出征。第二年,馬千乘和秦良玉夫婦奮勇作戰,在桑木關立下大功。播州之亂平定後,長官瞞報馬千乘和秦良玉夫婦的戰功,馬千乘和秦良玉夫婦卻無怨無悔,口不言功。其後,馬千乘獲罪,死在獄中,由於馬千乘的兒子馬祥麟年幼,朝廷特命秦良玉代領夫職,擔任石砫宣撫使。秦良玉接管石砫土司後,加強對白桿兵的訓練,白桿兵威名遠揚,遂為遠近所憚。

進入明神宗晚期後,政治腐敗愈發不可收拾,加之薩爾滸慘敗後,明朝的內憂外患加劇,戰亂頻仍,秦良玉在沙場上展現自己軍事才能的機會越來越多,她把父親教給自己的知識學以致用,建立了無數軍功。

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遼東戰事告急,朝廷調發石砫土司的軍隊出兵遼東,以抵禦後金軍。秦良玉積極響應朝廷,先派哥哥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領數千人援遼,不料,第二年,秦邦屏兄弟在渾河戰敗,秦邦屏戰死,秦民屏負傷逃回。秦良玉見軍情緊急,於是親率3000精兵趕赴遼東作戰,防守榆關。朝廷為此嘉獎秦良玉,不僅對秦良玉和秦民屏姐弟賞賜有加,還追贈為國盡忠的秦邦屏,使秦良玉享受殊榮。

明朝大廈將傾,女英雄馳騁沙場,盡忠報國

秦良玉的畫像

朝廷為緩解遼東戰事,計劃再調撥石砫土司的2000兵馬,秦良玉和秦民屏接到命令後,迅速回到石砫進行準備。就在這時,永寧土司奢崇明發動了叛亂。奢崇明經過周密的部署,派女婿樊龍攻佔重慶,自己領兵向西進攻成都。秦良玉臨危不亂,待她鞏固自己的大本營後,分兵兩路而進:第一路,弟弟秦民屏和侄子秦翼明(秦邦屏的兒子)領兵4000潛渡重慶,在南坪關安營紮寨,以牽制樊龍;第二路,秦良玉親率6000精兵沿長江西上,援助成都。

此時,各路土司收受奢崇明的賄賂,多采用逗留不進的策略,唯獨秦良玉拒絕賄賂,她鼓行而西,一舉收復新都,直抵成都城下。奢崇明見形勢有變,怕被兩面夾擊,只好選擇退兵,成都於是解圍。成都轉危為安後,秦良玉又回兵重慶,聯合各路土司的軍隊擊敗樊龍,收復重慶。戰後,秦良玉向朝廷上書,諷刺那些畏戰的將領們說:“如總兵李維新,渡河一戰,敗衄歸營,反閉門拒臣,不容一見。以六尺軀鬚眉男子,忌一巾幗婦人,靜夜思之,亦當愧死!”

崇禎三年(1630年),後金軍攻佔永平,嚴重威脅北京的安全。秦良玉和秦翼明奉詔勤王,出家財以濟餉。崇禎帝下詔褒獎秦良玉,並在平臺召見秦良玉。不久,明軍收復永平,崇禎帝令秦良玉返回石砫,讓秦翼明留駐在北京附近。第二年,秦翼明出兵遼東,協助修建大淩河城。其後,秦翼明轉戰全國各地,和各路農民起義軍作戰,又屢獲戰功。而秦良玉在農民起義愈演愈烈的情況下留在四川,開始專注於保衛四川。

明朝大廈將傾,女英雄馳騁沙場,盡忠報國

秦良玉勤王圖

自崇禎七年(1634年)起,秦良玉和羅汝才、張獻忠等起義軍首領多次交手。崇禎十三年(1640年),羅汝才進犯夔州,秦良玉在馬家寨、留馬埡、譚家坪北山、仙寺嶺等戰役中接連擊敗羅汝才,並生擒羅汝才的兩員大將東山虎和副塌天,迫使羅汝才打消了進兵四川的想法。

和羅汝才相比,張獻忠的軍事能力更高。崇禎十三年(1640年)十月,張獻忠攻陷大昌,接連擊敗總兵官張令和秦良玉,張令戰敗身亡,秦良玉所率三萬人亦全軍覆沒。其後,張獻忠在南方不斷與明軍作戰,逐漸打出一片天地,完全佔領湖北。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向四川發起進攻,兵臨夔州,秦良玉領兵馳援夔州,和張獻忠再次展開較量。結果,秦良玉因寡不敵眾,又遭遇慘敗。隨後,張獻忠進兵四川,攻陷四川一座座城池,唯獨石砫在秦良玉的堅守下紋絲不動。

秦良玉如同釘子戶,她和張獻忠堅持作戰,一年又一年,看著張獻忠走向滅亡,又看著清兵佔領四川,但她始終堅持不降,以明臣自居,直到自己在永曆二年(1648年)去世。

秦良玉家族的故事,是名副其實的翻版楊家將。在秦良玉的身上,既有佘太君的影子——她是一族之長,領導家族成員內平叛亂、外禦敵寇;也有穆桂英的影子——她不畏生死,一次次帶兵征戰沙場,為國效力。秦良玉在人生的最後歲月裡,面對岌岌可危的形勢和令人絕望的局面,毅然為國盡忠,其精神感天動地,比吳三桂、錢謙益之流不知高尚多少倍!